(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 張爽)“早餐一般為一個肉包和兩個水煮蛋;午餐和晚餐一般為二兩米飯和一葷兩素;晚上游泳後夜宵為三明治,熱量約為1214千焦,配合200毫升牛奶食用……”
近期,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王春承將自己堅持游泳29天,成功減重6斤的經歷,撰寫成了一份頗具“科研範兒”的論文。論文中詳細記錄了他每日的運動軌跡、體重資料以及飲食搭配,並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減肥方法。在連續一個月的實踐後,王春承的體重成功地從81.5公斤降到了78公斤,體脂百分比也降低了1.3個百分點。
“為了打磨這篇論文,我不僅參考了身邊同學的減肥經驗帖,還查閱了大量科普資料,力求使文章內容更加科學、準確。儘管如此,論文有待完善,為了提高文章的嚴謹性,還需要再參考更多學術文獻和專家意見,這也是目前論文還需修改補充的地方。”王春承表示,也希望以這種方式帶動更多人加入健康生活方式中來。
王春承的減重成果。圖源受訪者
在論壇的評論區,王春承的減肥論文受到了網友們的盛讚。“這樣減肥很快樂哎,居然還可以吃夜宵三明治和一杯牛奶!”“正重新開始我的減肥計劃,這方法就來了,棒!”“牛!科研思維的實體應用在此刻具象化了”“從生活中做論文,很好!”……
但是對於當事人王春承自己來說,卻是一場“人間的修行”。用王春承的話來說“我是以學術眼光去觀察日常生活,能夠幫助我預熱學術思維,激發更多的創造力。”
體重日增幅與游泳情況。(a)日均體重變化與欺騙餐和游泳資料。(b)體重日增幅與欺騙餐情況箱線圖。(c)體重日增幅與非游泳日欺騙餐情況箱線圖。論文截圖
記者注意到,除了如何減重,論文還針對游泳和“欺騙餐”與減重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論文中“欺騙餐”是指連續吃了一段時間低能量飲食後,身體會出於自我保護會逐漸減緩能量支出和脂肪消耗,這時可以安排自己吃一些高熱量美食,維持瘦素(刺激食慾的激素)水平,便於更持久地控制飲食和保持基礎代謝。面對長時間嚴格地控制飲食,王春承偶爾也會放縱自己,享受一頓“欺騙餐”。
不過,王春承透過自己的經歷發現,“欺騙餐”對打破減重平臺期並沒有實質作用,反而讓他的體重有所增加。
透過對62天的體重變化、游泳情況和欺騙餐情況,最後,王春承也得出了自己的“減肥結論”,結果發現:在相對規律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游泳對減重有著正面影響;而參考頻率為平均每4.5天一次欺騙餐對減重有負面作用。因此,在控制飲食,尤其是控制欺騙餐頻率的情況下,在里程為每天2.5千米、約70分鐘的規律游泳習慣下,有助於減重。
“與整天泡在實驗室的研究生不一樣,我平日裡喜歡進行‘跨界寫作’,像《浙大玉泉健身房的槓鈴究竟有多重》《家鄉淄博燒烤怎麼吃》也是我練筆頭的題目,這篇論文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王春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