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就在大多數植物都還在休息的時候,有些花朵已經在為謝幕做準備了,比如說歲寒三友中的梅花。也正因如此,梅花一直都被當作氣節之花而備受中國文人推崇。
梅花(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相信很多朋友都與我一樣,是從一首詩來了解梅花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其實,在學習了這首詩之後的很多年,我都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黃土高原上壓根兒就見不到梅花,更不用說聞到梅花的清香了。
美人梅(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更讓人抓狂的是,在梅花開花的時候,還有蠟梅來搗亂,以至於很多朋友以為蠟梅才是詠梅的主角,於是就更納悶了,明明是形似蜜蠟的花朵,為啥會被比喻成雪花呢?難道說王安石所在的地方,空氣汙染太厲害,連雪都是黃色的?
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蠟梅和梅花究竟是什麼關係。當然還有吃貨永恆的主題,梅花結的果子是梅子嗎?能吃嗎?
1
梅花不是蠟梅花
要想說清楚梅花,有必要先撇清它們與蠟梅的關係。實際上,梅花和蠟梅無論從形態上,還是親戚關係上都相差甚遠,可以說八竿子都打不著。
臘梅(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先來說蠟梅,很多人會把它們的名字寫成“臘梅”,對,就是臘肉的“臘”。據說是因為這些花在寒冬臘月開放,因而得名。這麼看,好像也有幾分道理。但總覺這樣的叫法讓蠟梅多了幾分油膩的感覺。蠟梅的正名其實來源於花朵的質感,因為那些蜜黃色的花瓣形似蜜蠟,所以得名蠟梅。蠟梅是蠟梅科的代表,它們的花朵上沒有明顯的花瓣和花萼之分,都是層層疊疊地覆蓋在一起,說明蠟梅更接近原始的花朵。
至於說梅花,其實跟我們熟悉的桃花、杏花和李子花是一家子。雖然野生梅花的5片花瓣和5片萼片略顯單薄,但是它們多達40多枚的花蕊讓花朵顯得滿滿當當。那些園藝品種,是因為基因突變,花瓣才變得密密匝匝的。不管怎麼樣,梅花的花蕊要比蠟梅多得多,細數下來,作為薔薇科李屬大家族的成員,梅花倒是桃、李、杏的親兄弟呢。
時至今日,我們對於梅花的瞭解也在逐漸豐富。橫斷山區位於中國四川、雲南兩省的西部,是梅花的自然分佈中心, 也是它們的變異中心,正是從這裡開始,梅花走向了世界。在遷徙的道路上,梅(特別是果梅)的血脈中,滲透了杏、李和桃的種質基因。所以對於植物學工作者而言,要詳細地鑑別一種梅花的確切種類,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SPRING FESTIVAL
2
青梅煮酒煮的是什麼梅
為啥酒裡面一定要煮梅子呢?很多朋友會說這是風雅的象徵,但是沒見過誰用茅臺和五糧液來泡梅子酒。雖然我們無法排除有錢任性的極端例子,但是至少這一點是明顯的。
我們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曾經介紹過中國的梅子,它最初並不是作為水果來使用,倒是更像是調味品。那個時候梅子通常是作為調料和口香糖的角色出現的。《齊民要術》中記載,梅子通常會被搗碎,摻入各種肉醬(醢)和綜合調味料(八味齏)為菜餚增添風味;或者是含在口中以提供清新的口氣。
那個時候的梅子加工,已經與現代的幾無差別,除了有儘可能保持梅子本身味道的蜜制梅之外,還有增添特有風味的煙燻烏梅。
杏梅具有梅和杏的雙重血統
(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有趣的是,在果梅大類中確有一些不錯的鮮食種類,它們就是杏梅,這種攜帶著梅和杏雙重血統的果樹,不僅可以提供比尋常梅花更豐滿的花朵,還能提供口感滋味介於梅和杏之間的果實,可謂是一專多能的優秀梅花代表。
杏梅的果實(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觀賞類梅花結出的果子是可以吃的,雖然用作賞花的梅樹並不擅長結出好吃的果子,但畢竟是可以入口的。但蠟梅的果子就沒有那麼友善了。蠟梅果裡面含有蠟梅鹼,這可是一種能讓動物心臟麻痺的有毒物質,所以好奇的小朋友們就不要打這些果子的主意了。
SPRING FESTIVAL
撰文 | 史軍
責任編輯 | 劉京 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稽核 | 業蕾
❖ 文章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梅花:歲寒三友的心機故事》 ❖
現訂購2025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