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尊敬的李寧博士,我謹代表我的母親寫下這封信,我們都是來自波蘭的醫生,2023年她被診斷為,2024年肺部出現了新病變。我想詢問她是否有可能參加HS-IT101注射劑治療晚期實體瘤的臨床研究,如果能夠入選,我們願意在試驗期間搬到中國居住。”
幾天前,國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李寧的郵箱內,收到了一封來自波蘭的郵件,發件人是一位來自波蘭的醫生。11月27日,李寧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講述了這個外籍患者入組的動人故事。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院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的走廊,貼滿了已經在此完成臨床試驗並且上市的新藥圖示。牛宏超攝
“這位患者名叫OIga Szotowska,今年54歲,去年春天被確診為後,她先後經歷了FLOT化療、全胃切除手術以及後續放療化療的艱難考驗,病情一度得到有效遏制。”李寧介紹,然而今年年初,隨著肺部新病灶的發現,讓原本初露曙光的康復之路再次陷入黑暗。
出於這樣常規傳統治療無法滿足的迫切需求,他們檢索到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正在開展的細胞基因治療(CGT)臨床試驗,並將其視為最有可能從中獲益的診療方案。
“CGT治療,通俗意義上來講是透過基因編輯的方式改造細胞,從而達到有效殺滅腫瘤的效果,相比於傳統的標準治療更具有精準性、生物相容性,目前已經在血液腫瘤中初現成效。但CGT療法在中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如何解決輸送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浸潤不足等仍是目前的主要瓶頸。”李寧提到。
作為國內外頂尖的腫瘤治療研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GCP中心)正積極探索CGT治療在多種實體腫瘤中的應用前景,提高實體瘤晚期難治患者從中的獲益效率。除此之外,其他前沿的抗腫瘤治療方案的臨床試驗也在該中心有序開展。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GCP中心為其匹配了更適合的臨床試驗,目前已進入深入交流階段。值得一提的是,李寧提到,OIga Szotowska已經是該中心接收的第二位海外入組申請者。在此之前,67歲的越南患者N.V.因右腎嫌色細胞癌術後復發而陷入絕望。在標準治療失效後,透過海量的搜尋對比,最終選擇國家癌症中心GCP中心接受CGT試驗性治療,並經病友介紹微信聯絡到GCP中心專職研究醫生王書航。
“這位波蘭患者家屬在信中表達了堅定的決心,願為參與該項臨床試驗舉家遷居中國。這份跨國求醫的勇氣與決心,不僅是對中國醫療水平的深切信任,更是對我國目前在科學探索與創新醫藥學成就上的高度認可。”李寧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晚期難治腫瘤患者邁過文化、語言的隔閡,跨越山海,來這裡尋找新的希望。
目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GCP中心正在開展百餘種創新藥物的臨床研究,以及數十種創新技術方法的探索與應用。這些研究不僅推動了中國創新藥物邁向國際領先地位,也為腫瘤患者帶來了無限希望。透過不斷的科技進步和突破性成果,GCP中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患者前來尋求治療,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抗癌領域的影響力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