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只要她肯聽,把我命給她都行。”
媽媽群裡,一位家長聊著聊著,突然情緒有些失控。
一問才知道,是她女兒,臨到期末,突然不肯去上學。
“除了吃飯上廁所,都把自己關房間裡。一問就吵,把她催急了,就在房間裡砸東西。我真的很怕她會傷害自己。”
聽這位媽媽講,她女兒上小學時,很爭氣(全年級前兩名)。但初中進了市重點,競爭激烈,成績就一路下滑。
現在高中才開始,孩子就不想讀了,怎麼勸都不聽。
我們通常認為,要想孩子成績好,重要的是基礎要打牢,從小培養好學習習慣......
但你發現沒有,很多孩子在小學“名列前茅”,在中學還是遭遇了“跟不上”、“不想學”、“怕考試”的困境。
有孩子好不容易邁過了高考的難關,考上了名校,到大學了,反倒開始擺爛......
那孩子學習真的還得靠“天分”嗎?
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學習有“後勁兒”呢?
在觀察了一些中學孩子的學習現狀,以及那些能“彎道超車”,對學習保持持久熱情的真學霸後,我發現了這三點奧秘。
父母“不下場”卷孩子
前段時間,看到一位清華爸爸在輔導女兒作業時情緒崩潰。
影片中,爸爸稱自己當年高考,在十幾萬人中考前幾名。
結果,女兒卻一點不長進,動不動就說“boring(無聊)”、“rude(粗俗)”,分明學習態度有問題。
網上隨便一搜,家長輔導作業被氣住院,和孩子搶奪手機起衝突的新聞,也頻繁發生。
當“管學習”成為一個普遍問題,連高知父母也直呼“臣妾做不到”時,大家有沒有想過:
這或許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孩子不夠努力,而是“父母親自下場卷孩子”這種方式,本身有問題?
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平克曾提出過一個“知識詛咒”的理論,說的是:
掌握某種技能或知識的人,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很難將思維和語言,調整到同未知者平等的狀態,也很難體會他們在這種不對等的溝通中的痛苦。
家長在管孩子時,很容易陷入一種狀態——既不專業,又喜歡吼孩子!
孩子呢,他本是需要幫助的人,卻理所應當地承受著責備,承接著家長的各種負面情緒,那捲著卷著,能量就沒了,自然會粗心、犯懶、磨蹭、學不進去。
那家長“不專業”又能怎麼辦,放任孩子的學業不管?
答案是,先做我們“專業”的事——給孩子愛。
家庭教育專家石芳遂說,她和兒子的界線就特別清晰,“我負責愛他,他負責努力”。
孩子說,不會。她說,不會很正常,就因為不會,才需要學。
孩子說,不想寫。她說,媽媽也經常不想上班,花了好大力氣才克服,你肯定比我有辦法。
孩子考砸了。她說,恭喜你,一下子炸出這麼多知識盲區啊!然後,給他提供資源支援。
孩子真的沒做作業。她說,那你記得好好跟老師解釋噢!
回頭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她又溫柔地安慰孩子,積極陪他制定計劃,解決問題。
有人可能會想,這樣孩子就能有後勁兒?這分明是孩子本身“懂事”,換個孩子你試試?
其實,這背後的邏輯是:
家長都這麼忙了,如果下班後,還得每天盯孩子作業,操心孩子各科成績,那還有什麼時間去休息和提升?
我們付出這麼多,孩子學習還不好,必定著急上火,就更沒好臉色對孩子。
那孩子天天在消極的氛圍下,他得有多扛壓,才能一直保持積極性?
反之,不下場卷孩子的家長呢?
他們並非不重視孩子學業,相比陷於孩子的具體學習任務,他們更願花時間在整體規劃、學科學習方法、家庭教育理念、溝通方法等的瞭解和學習上。
當我們不是當“監工”,而是能後退幾步,去欣賞孩子的“工程建設”時,才會有一個高屋建瓴視角:
面對埋頭苦幹的孩子,能適時關心,為他加油打氣;
面對止步不前的孩子,能幫他分析問題,心平氣和地給予點撥與建議;
面對遇到困難的孩子,能及時為他注入能量,提供支援......
你說這樣的孩子能沒後勁兒嗎?
注重學習興趣和整體性
知乎上有個提問:有哪些道理你很後悔沒早知道?
一句“太用力的人跑不遠”,收穫了超20萬贊。
回顧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我們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小學時,那些學習最刻苦、學得最好的孩子,到初高中,很多就不給力了。
大家的解釋是,努力“過頭”了,女孩不如男孩兒有後勁兒。
其實不然。
教育學經典《為什麼孩子不喜歡上學?》中指出,孩子在學習中的真正困難在於:
一,背景知識不足,導致學習內容抽象乏味;
二,知識不能遷移,導致學習知識點孤立零碎。
也就是說,學習沒後勁兒的根本,不在“過度努力”(努力從不嫌多),而在一味努力,忽視了學習的趣味性和整體性。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是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畢業,妥妥的文理兼修的大學霸。
她說,讀高中那會兒,物理會學原子、分子的物理性質,當時很多同學都叫苦說難理解、記不住,但她卻輕車熟路。
原因是,她小學三年級時,就看《十萬個為什麼》,知道了中子星。
“中子不帶電,原子核的質子和核外電子帶電,電荷相反”,這些對她來說不是什麼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常識。
當大家都覺得“物理課怎麼這麼無聊啊”時,她只感覺是小時候的故事書有了續集!
我一位朋友,他每年都會在暑假前,去借一套孩子下學期的教材來翻一翻。
不是為了提前學,而是看一下孩子即將接觸哪些對他來說可能“太抽象”“完全沒感受”的新詞,然後讓孩子儘可能提前去體驗。
他說,這樣不但能提升孩子“聽課”的效率,還能激發孩子“自驅”學習。
比如,有一次他看到孩子接下來會學“拋物線”,暑假的時候,去河邊玩,他就專門提出要跟兒子進行扔石頭大戰。
開始兒子還嫌他“幼稚”,後來比不過又開始不服氣。
有次放學回家,兒子神秘又驕傲地對他說:“爸爸,我知道怎麼贏你了!不信我們再比一次!”
原來,他新學到了,45°角的拋物軌跡可以扔最遠。
這之後,凡是遇到類似的幾何題,他兒子都特別肯鑽研。因為他發現,這些知識不但有趣,還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很多家長從小就很重視孩子學業,但這種重視往往更強調“效率”。
哪些科目刷題,哪些科目靠記,哪些“閒書”沒必要看,哪個假期要用來提前學......都幫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從不問孩子的興趣。
孩子如果不情願,就用“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道理來激勵孩子。
這種看似高效的做法,雖然也能推著孩子前進,但卻讓孩子總在被動聽課,吃力啃課本。
略過學習本該有的“風景”,孩子早晚會感到“無意義”。
郝景芳和這位朋友的案例告訴我們,學習也可以不是一個一個孤立難記的知識點,而是知識和知識的連結,知識和生活的連結,是一個既有趣,又鮮活、豐富的整體。
如果能給孩子多點時間去讀“閒書”,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就是在幫他豐富學科背景,鍛鍊思維能力,獲得更深入的學習體驗。
學海無涯,用“樂”做舟。
這才是孩子持續學習的後勁兒。
不把“問題”當“問題”
當父母后,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事。
解決好一個個問題,彷彿就是在幫孩子積攢“後勁兒”。
但真的是這樣嗎?
群裡的那位家長,之所以情緒失控,是因為他覺得,“孩子要是真不上學,這輩子估計就完了。”
為了孩子好,就不停催孩子復學,跟孩子強調不上學後果的嚴重性。
孩子既要面對成績下滑、提升困難的痛苦,又要面對家長對他現狀的否定,內心才更彷徨無力。
曾經有父母給心理學家李松蔚寫信,問他,孩子“不自信”怎麼辦?
原來,這對父母鼓勵孩子當學霸,但孩子說,自己就想做“學渣”。
從這句話裡,父母斷定孩子是因為“不自信”,才一點志向都沒有。
李松蔚老師回覆說:
如果我同意了孩子不自信這個“問題”,那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做出的任何努力——比如,鼓勵孩子:“你要對自己自信一點!”——不但無用,還可能在向孩子暗示:“你怎麼是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同樣一句話,我看到的是,這個孩子很自信。
因為他不需要透過成績排名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是嗎?我們需要考慮的只是,“有哪些方法,可讓一個對自己信心十足的孩子,對學習更感興趣?”
換到群裡這位“不肯上學”的孩子身上,如果家長看到的不是“你這樣作,是要把自己的人生毀掉嗎?”
而是“你這樣排斥上學,說明真的遇到了很嚴重、很困難的事。問題暴露出來是好事,爸爸媽媽願意陪你一起去面對和解決。”
當家長不把“問題”當“問題”,只把“遇到問題”當正常、當機會、當成長時,孩子才不會總陷入內耗和自我否定,才相信自己有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還記得曾經刷屏朋友圈的游泳國手傅園慧嗎?
2016年,傅園慧在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比賽中奪得銅牌,成為中國女子仰泳第一個登上奧運領獎臺的選手。
她在接受採訪,被問及對決賽的期望時說:
“我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我對自己很滿意。”
這句話曾帶給很多人震撼。
因為它體現出,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接納和肯定。
一個真正有自信、有力量的孩子,不是每天喊著“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而是“我對現在的自己也很滿意!”
如果我們能對孩子少點否定,多些“滿意”,
那孩子是不是也能多點這樣的後勁兒呢?
“教育”是有分工的:
“學校教育”側重對孩子知識的教育,環境的教育;
“家庭教育”側重對孩子心性的教育、能力的教育;
這兩個教育最終要實現的,是促成孩子的“自我教育”。
即:讓孩子自己管自己進步,自己幫自己抵擋誘惑,自己助自己扛過困難。
缺少任何一環,教育都不算成功。
所以,要想孩子學習有後勁兒,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學校教育的工作扛進家裡,主動當起孩子的“副班主任”。
而是,站好“家庭教育”的崗位,愛孩子,助孩子,從心性、動力、能力上,幫孩子扎穩更深更廣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