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規則不是無視人情的擋箭牌,如果學校管理都缺乏人情味,又如何立德樹人呢?
近日,廣東某學校發生的一起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一名學生在家人危重的緊急情況下,凌晨請假回家卻因宿管堅持校規而被阻攔,最終錯過了回家的飛機,未能見到家人最後一面,此事讓人不理解:
宿管為何如此沒有人情味呢?學校難道沒有對宿管工作進行培訓嗎?
11 月 24 日凌晨,學生接到家人病危的訊息,於是立馬請假回家,購買了早上7點半的機票,可是在凌晨5點的時候請求宿管開門遇到了麻煩。
宿管堅決不同意,認為學校有規定,6點半才能開門,除了生病,其餘情況一律不給放行,或者拿到學工部的批文。
凌晨該如何是好?
學生在群裡不停地協調、請求,並向被幹擾的人道歉。
可是宿管無動於衷,就是不開門,學生在宿管門口下跪都不行,讓學生情緒崩潰。
最終導致學生錯過了航班,失去了和家人見最後一面的機會。
事件發生後,迅速在網路上發酵,網友們對此事議論紛紛。一些網友認為宿管太過於死教條,不知變通,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應該以人為本,靈活處理。
畢竟,家人病危,學生回家見家人最後一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而另一些網友則表示,宿管也是在按照校規行事,維護學校的管理秩序,如果隨意破例,可能會導致管理混亂,要怪也只能怪學校管理太死板。
11 月 25 日,該校學工辦工作人員表示,此事正在處理中,但沒有透露更多進展。
客觀地說,這起事件不僅僅是宿舍管理的問題,更是涉及到校規與人情之間的平衡。
學校制定校規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的安全,但在特殊情況下,是否應該更加靈活地處理,值得深思。
學生家人都病危了,還堅持規定嗎?此規定是否過於僵化?
在制定校規時,是否充分考慮到了各種突發緊急情況?例如學生家庭出現重大變故、緊急法律事務等,而不僅僅是生病這一種特殊情況。
另外,對於特殊情況的審批流程是否明確且高效?要求學工部批文,但在緊急情況下,學生能否及時獲得批文,學校是否有應急機制來快速處理此類特殊請求。
而且溝通也存在明顯問題,宿管既不提供學工部電話,也未透過學生的微信好友請求,這反映出學校在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建設上存在缺陷。
這件事對所有學校都有啟發意義,在此之前還看到另外一所學校的學生吐槽,自己遇到了呼吸困難,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可是醫護人員到達宿舍樓後遇阻了,值日的學生不讓醫護人員上去,理由是醫護人員是男性。
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人情味的管理,學校應該有針對性地予以改善,不要把學生管得太死,多一點溫度才能讓人更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