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鴉片戰爭之後到20 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外國銀圓竟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為何外國的銀圓在中國如此受歡迎?這是有現實考量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雖然同樣是由白銀鑄造的,但中外兩種貨幣的成色、重量都不同,而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外國銀圓具有成色好、規格統一、質量上乘等優點,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民眾爭相使用,甚至出現洋錢不敷用度的情況,其價值遠超過本身幣值,中國的貨幣主權受到了致命的威脅。
一、本土銀兩之困
自清代以來,官府鑄造的制錢與銀兩已難以滿足日常使用,更無法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得不選擇一種更加方便規整的新幣種,來解決交易需求,於是,外國銀圓便順勢登上了歷史舞臺。特別是自新航路開闢以來,大批外國銀圓湧入內地,並迅速成為通商口岸及周邊各地的通用貨幣。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傳統的制錢與銀兩太過落後,缺乏統一標準、各地互不通用等。
一般來說,一枚“初出銀爐”的銀錠,必須要由公估局派人進行查驗,公估局一般由當地商會或錢莊委派專人組成,查驗之後再標註銀錠的重量和成色,只有有了這些“身份證明”,銀錠才能上市流通。但問題在於,公估局只會鑑定一兩以上的銀兩,一兩以下的碎銀並不會被納入鑑定範圍。另外交易時誰也不會細看,最多用秤衡量,這就給了奸商機會。用低成色銀兩冒充高成色,拿私鑄銀兩代替官制銀兩等,都是常用的手段,無論商人還是百姓,都深受其苦。
更不必說銀兩還分虛實。銀錠和碎銀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銀兩都算作實銀;此外還有一種虛銀兩,如九八規銀。這是為了彌補實銀供應不足的問題,在上海出現的一種在實銀的重量上加以升水(如果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貴則為升水,便宜的話則為貼水)﹐再打九八折得到的通用標準銀。後來很多地方都仿造上海的模式,搞出自己的標準銀。比如海關有海關銀(或稱“關平”),天津有行化銀,漢口有洋例銀……其他各地也都有類似的虛銀。這些虛銀標準五花八門,不光各省不同,一省之內往往都有幾十種名目。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純粹只是一種計賬單位,專門用於各地調劑金融和進行匯劃調撥。
還有,複雜的換算也足以勸退一大批普通商人,因為普通商人光是分清換算單位就足夠費勁了。如果有人要從上海到漢口去交易一批商品,他就要帶著一堆重達 50 兩的寶銀溯長江而上,寶銀上面刻有鑄造者地址、店號、人員名稱甚至銀爐號碼。歷經重重艱險到達目的地之後,並沒那麼容易交易。首先要分清兩地標準銀換算的差別;然後再兌換成當地的銀兩,大額交易用銀錠,小額交易用碎銀;最後刨去交易成本,將貨物沿長江運回。能完成這套流程的不一定是傑出的商人,但他算術一定很好。
這只是理想情況,現實情況往往要比想象中的更為複雜。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商人可能遭遇兌換標準不同、銀兩成色不足、兩地銀兩互不通用的問題,甚至當地官員的個人品行與職業操守也要考慮在內。這一切都構成了巨大的交易成本,無形中給實施商業活動增添了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說晚清時代的商人,絕對是個高危職業,他們一方面必須有無比高超的耐心與心理素質,另一方面還要有極佳的運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幸運地在時代浪潮中脫穎而出。
二、外國銀圓的優勢
相對而言,外國銀圓的優勢就太多了。外國銀圓一般都是機器批次生產出來的,又具有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不必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因此它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由於銀圓的規範性,檢驗起來也方便很多。一般銀店收銀之後會用筆在上面註明符號、寫字畫押,相當於防偽標籤的作用,叫作軟戳。
不過這個辦法並不保險,顏料稍加清洗就失去了效用,起不到防偽的作用。所以銀店更喜歡用硬戳的辦法,就是直接用鋼印把記號打在銀圓上,這樣一看便知真偽。但這也有缺點,那就是如果轉手太多,戳記太密,銀圓可能就跟廢銀沒什麼兩樣了。
但總的來說,外國銀圓相較中國的銀兩還是有著巨大優勢,比如最早打入中國市場的西班牙銀圓,有很多是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鑄造的。有一種正面是西班牙國徽及皇冠,背面為東、西兩半球及雙柱圖案;另一種是鑄有各個國王頭像的銀圓。中國人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前者稱為“雙柱”,後者稱作“佛頭”,兩者則統稱為“本洋”。後來,流行於中國的墨西哥銀圓由於上面刻有鷹徽,也被稱作墨西哥鷹洋。
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雕刻精美,頗受中國人歡迎。在當時很多人看來,相較於外表坑坑窪窪、雜質又多的中國銀兩,這種外國銀圓不僅好用,還能當作工藝品收藏,就像如今各國發行的紀念幣一樣,具有保值的作用。
三、潛藏的危機
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因為在市場太受歡迎,需求量遠遠高於供給量,以至於洋錢不敷用度,其價值遠超過本身幣值,有些商人會藉此換取中國的紋銀以獲利,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象將會導致極大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市場上銀兩一般以合庫平銀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分。這樣一來,老百姓不知不覺中就被外國銀圓掏空了口袋,無形中造成中國經濟利益的巨大損耗。
就這樣,外國商人利用這個漏洞以銀圓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成銀幣,然後流入中國。試想,用一枚重七錢二分、成色不足九成的外國銀圓和重一兩、成色為九成多的紋銀進行交換,顯然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偏偏當時的民眾還樂此不疲,積極拿自己手上的銀兩兌換銀圓,足可見傳統的銀兩多不受歡迎。
當時的中國可沒有什麼管理市場的政府機構,外國商人如此迴圈套利,反覆賺取差價,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度支部的統計資料,僅外國銀圓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西方商人就是利用這種不平等的貿易方式賺取了大量白銀,而中國方面卻對此茫然無知,甚至還在推波助瀾。洋人以外國銀圓購買中國產品,這在當時清朝的海關政策中被視為中國貨物的出口,並非外國銀幣的進口,所以海關只收出口稅,而不收外國銀圓的進口稅。這實際上是為洋錢的進入大開國門。但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其實外國銀圓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過度的傾銷會對國內貨幣市場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看到銀圓有這樣大的利潤空間,列強自然眼紅不已。那時,西班牙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已近200年,墨西哥也剛被美國佔領大片土地,不得不徹底放棄美洲霸主的夢想,憑什麼他們還能擁有如此堅挺的貨幣?英國人首先站出來批評清政府的愚蠢,聲稱讓如此鉅額的外國銀圓進入中國,甚至佔據國家貨幣的關鍵地位是萬萬不可的,這會造成巨大的隱患。隨後,英國卻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鑄幣廠鑄造銀圓,聲稱“有著標準的成色和重量,將成為事實上完美和可靠的貨幣,很快被市場接受,並將取代本洋和鷹洋”。
後來,日本和美國也相繼盯上銀圓鑄造這塊蛋糕,爭先恐後地插手。日本人在同治十年(1871年)鑄造了自己的銀圓,因幣面上印有飛龍圖案,所以被稱為“日本龍洋”。剛開始,這種銀圓競爭僅限流行於中國的本洋和鷹洋,很難搶到市場份額。但日本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距離近、投放快。隨著中日貿易關係的日益密切,日本政府要求到華的日本商人和軍警都要自覺地使用龍洋,用量越多越好,最好全部留給中國人。這種辦法果真有效,與日方做生意的中國人多少都接受了這種新的銀圓,不僅在日資企業集中的商埠港口,甚至在朝鮮、安南、暹羅等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文史君說
外國銀圓在中國市場的自由流通,對於中國貨幣主權安全無疑是致命的威脅。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可能容許這樣的局面存在,所以如何打好這場特殊的經濟戰,成為了擺在清朝統治者面前的棘手問題。自此之後,中國開始走上自鑄銀圓的道路。客觀而言,各國銀圓的湧入雖然擾亂了中國的貨幣市場,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貨幣體系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為近代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與成熟提供了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黃壽成:《外國銀圓在中國的流通》,《中國典籍與文化》1994年第4期。
張國輝:《晚清財政與咸豐朝通貨膨脹》,引自《近代史研究》1999 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