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像一面鏡子,記錄著智者的卓越決策和愚者的餿主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有五大決策(主意),一個比一個餿,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一下,看看大家知道多少!
首先第一個, 李斯配合趙高更改始皇帝遺詔。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在第五次巡遊中病逝於沙丘宮,原本擬定好的發給長子扶蘇的詔書並未發出,趙高說服嬴政次子胡亥,威脅丞相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發出一封詔書前往上郡扶蘇處,以“不忠不孝”的罪名令扶蘇和大將蒙恬自盡。
很多人費解扶蘇為何會聽信一封詔書,其實並不難理解。當初嬴政焚書坑儒,扶蘇曾經上書勸諫: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結果始皇帝震怒,將其發配塞北駐守,從此遠離權力的中心。在扶蘇眼裡,父親本就遷怒於他,此刻賜其自盡,想必也是前因所至,因此沒法去懷疑。
而李斯作為法家集大成者,居然願意跟趙高同流合汙,其原因也不過是因和扶蘇關係疏遠,擔心日後扶蘇即位,重用親信蒙恬,而自己失去丞相之位。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扶蘇和蒙恬自盡,胡亥即位成為秦二世,趙高把持大權,此後陷害李斯,指鹿為馬,誅殺大臣,把一個剛剛建立的大秦帝國搞得烏煙瘴氣。
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揭開了秦末亂世的序幕。
長達七年的混戰導致西漢初期積貧積弱,百廢待興,匈奴趁機南下,華夏農耕文明時刻處於草原遊牧民族的武力威脅之下。
假如扶蘇即位,按照我們已知的其性格特點,恐怕秦帝國的歷史不會如此短暫,如果秦朝能夠延續哪怕百年以上,此後所有歷史都將改寫。
其實原本是考慮將趙王陣前換將,以紙上談兵的趙括更換老將廉頗之事列入其一,但思來想去,秦滅六國是大勢所趨,換與不換,都無法改變歷史,倒也無甚遺憾。
只是可惜了那四十萬趙卒。
第二個,為殺宦官,何進召董卓入京。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逝,東漢帝國的官宦矛盾達到頂峰。
大將軍何進屢次勸何太后誅殺宦官,不想何太后以“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為由屢次拒絕。
此時的背景有必要交代一下。
當初漢靈帝為了平衡大將軍何進的勢力,重新招募了一支軍隊,設定西園八校尉分何進兵權,而八校尉之首,就是宦官的老大蹇碩。
但是漢靈帝在189年去世以後不久,蹇碩就在跟何進的鬥爭中被反殺,此後西苑八校尉中的袁紹、曹操等人先後倒向袁紹,原本被用來制衡何進的新軍最後反而成為鞏固何進權力的力量。
此時何進的籌碼是,全國名義上的武裝部隊總司令,手裡更是在直接掌握著京城全部衛戍部隊(南北二軍+西園八校尉)。
而宦官集團十常侍此時除了小皇帝和何太后,手裡再無其他實際武裝。
就這,在中軍校尉袁紹的建議下,何進向駐守西涼的董卓發出了邀請函。
著名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曹操先生的對此評論稱: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
殺幾個宦官,一個獄吏就夠了,何必召外將入京?
同為“建安七子”之一的時任何進主簿的陳琳也趕緊勸諫:大兵合聚,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不必成,祗為亂階。
意思是董卓如果來了,誰拳頭硬誰是老大,到時候你把柄就全在人家手裡,還怎麼搞?
劉皇叔的老師、時任尚書盧植也認為“卓兇悍難制,必生後患”。
何進的幕僚鄭泰也跑去勸領導:董卓這人野心賊大,指望他來成就大事,只會刺激、壯大他的野心,你是大將軍,又是輔政大臣,除宦官這事,實在不應該指望外人。
最後見何進滴水不進,鄭泰乾脆裸辭離去,後來碰到至交荀攸,恨鐵不成鋼的感嘆道:何進這人不行的,完全輔佐不了。
用現在的話講,何進有一千種搞死十常侍的辦法,偏偏選擇了最餿的一個法子。我雖然不確定這是不是袁紹故意設局搞亂朝局,想要 從中牟利,但至少可以確定何進這個老屠戶是真的沒啥腦子。
最後的結果是,董卓還沒來,何進就被十常侍幹掉了, 然後袁紹帶兵入宮,殺盡宦官。
此時董卓還在來京城的路上。
最諷刺的地方就在於這裡,人家董卓還沒來, 宦官集團就被搞定了,可想而知這個主意是有多爛。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潘多拉魔盒被開啟,從此開始了亂世。
而關於此次內亂的另一個惡果是,軍閥混戰中為了穩定北方邊境,各個軍閥開始招募胡人充軍,從此開啟了五胡內遷,西晉八王之亂以後, 最終導致古中國陷入持續三百年的歷史大分裂時期,無數百姓被屠殺滅族。
第三,唐玄宗聽信讒言誅殺高仙芝、封常清,逼哥舒翰出戰。
這兩件事必須一起說,才能構成這件事的嚴重性。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唐玄宗緊急啟用高仙芝,帶著新招募的軍隊前去拒敵。
高仙芝帶著軍隊趕到陝郡(今河南三門峽),碰到了剛從洛陽敗退的部下封常清。
封常青對老領導講:敵人太兇殘了,咱們野戰根本阻擋不了,而且後方潼關無兵據守,如果咱們這裡再戰敗,連個退路都沒了。
高仙芝聽取封常清建議,兩人開啟陝郡府庫,將錢財封賞給將使,帶不走的全部焚燬,然後退守潼關蹲守叛軍。
這操作熟悉嗎?這不就是堅壁清野麼?
此後叛軍追到潼關,唐軍堅守不出,幾次交手之後,叛軍後勤補給不足,只好撤退。
此時詭異的一幕出現了,冒出來個大宦官邊令誠(監軍),因和高仙芝素來不和,跑去跟唐玄宗吹風,說高仙芝畏戰不出,而且貪汙軍餉,另外還不忘給封常清也扣上一頂誇大敵人軍力,動搖軍心的罪名。
古往今來,臨陣換將是大忌,而大忌中的大忌,就是陣前斬將。唐玄宗這個老糊塗此時已經完全智商下限,一個月前還在長安給高仙芝端酒踐行,現在居然就同意將高、封二人軍中斬首!
如果說高仙芝因為死的太早來不及證明封常清堅守不出戰術的正確性,那麼接手的另一名將哥舒翰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這個道理。
高、封被殺以後,哥舒翰來到潼關接管唐軍。
此後安祿山派出兒子安慶緒繼續攻潼關,哥舒翰採用前任戰術,分析對手只能速戰,不能拖延,所以繼續堅守不出。安慶緒打了十幾天,最後沒轍還是得退回去。
哥舒翰就這樣一直在這裡堅守了半年之久,足以說明高仙芝堅壁清野的戰術是對的!
遺憾的是,最終楊國忠因擔心被哥舒翰誅殺,勸說唐玄宗勒令哥舒翰出兵主動進攻。
哥舒翰無奈,帶著二十萬東拼西湊起來的唐軍出城,在陝郡進入叛軍埋伏圈,二十萬唐軍僅存八千多人。
此後,潼關失守,哥舒翰被殺,長安危機,唐玄宗出逃,再然後,禁軍譁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賜死。
從這一點看,唐朝的衰敗和滅亡,可能是早已註定的結局。
畢竟,除了邊將擁兵自重,朝廷內部的腐朽以及皇帝的愚蠢,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的歷史趨勢。如果沒有安祿山,會有別人造反嗎?
第四,宋欽宗聽信巫術,郭京大開城門,導致開封淪陷。
這事說起來鮮為人知。
實際上靖康之變中,開封城是被從內部開啟的。
公元1127年1月9日凌晨,被包圍了二十多天的開封城宣化門突然從內部開啟,幾千名由市井無賴組織起來的宋軍從宣化門衝出去,嗷嗷的衝向對面的金軍大營,開始跳大神。
沒錯,不是夜襲金軍,而是半夜跑去給金軍跳大神。
這就是宋欽宗御用巫師郭京的破敵之策。
此刻,郭京就坐在城頭,準備施法。
然而郭京這個老巫師在城頭上吭哧半天,最後也沒召喚出任何動靜出來,倒是眼見這批軍隊被金軍擊潰,馬上讓守將張叔夜將自己夜縋出城,理由是我得下去作法。然後下去以後馬上開溜,不知所蹤。
金軍在擊潰這批神奇宋軍之後馬上開始攻城,城門倒是被潰兵及時關住了, 但是按照郭京的既定的做法安排,城頭上已經清場,無人據守(乃啟宣化門出,戒守陴者悉下城,無得竊覘)。
金軍很快登上城牆,攻入東京城,接下來就是大家熟悉的環節,“二帝北狩”,一去不返。
《宋史》列傳 卷一百一十二:“金兵分四翼噪而前,京兵敗退,墮於護龍河,填屍皆滿,城門急閉。”
郭京是個大仙, 他的破敵之術就是由他選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組成六丁六甲神兵,可生擒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甚至揚言“擇日出兵三百,可致太平,直襲擊至陰山乃止。”
宋欽宗居然就這麼相信了。
於是賜給郭京大量金錢,讓他自行募兵, 有個武將不放心, 自請加入郭京手底下幫忙守城,郭京裝摸了摸鬍鬚來了一句:“君雖材勇,然明年正月當死,恐為吾累。”
我在看到宋史中關於這段的描寫時,敲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宋欽宗的腦回路。
一國之君可以昏聵無知愚蠢到如此令人髮指的地步,大宋朝亡國還有啥遺憾的呢?
思來想去,想必應該是那句“天若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吧”。
第五,王振力主英宗親征,釀成土木堡之變。
公元1449年7月11日,也先大軍攻克大同,明朝大同守將吳浩戰死。
訊息傳到京城,大明皇帝明英宗驚訝之餘,內心居然浮起一絲絲熱血,畢竟,作為明成祖朱棣的曾孫,他也曾渴望像曾祖父一樣征戰沙場,留名青史。
作為英宗的心腹,大宦官王振同樣希望皇帝親征,如果僥倖取勝,那作為力主親征的人,他王振自然是除了皇帝之外的首功之臣,那以後走路還不得飛起來。
反正,也不知道是誰暗示了誰,誰又勸了誰,搞不好是不謀而合,在王振明面上的極力主張下,大明在兩天之內拼湊了二十萬明軍,對外號稱五十萬,在第二天下午, 開出京城,向大同進發。
這事不是沒人勸阻,當時的朝野,習慣了互相內鬥的百官們,出奇的團結在一起。
兵部尚書鄺埜、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紛紛上書,表示只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陛下“不必親御六師,以臨塞下”。
但明英宗已經被臆想中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彷彿誰再勸阻, 就是阻止他名垂青史。
隨同英宗親征的,還有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及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員,但是明英宗為了不讓他們干預自己,將一切軍政任務都交給了大宦官王振。
儘管出發第二晚就遭遇了“炸營”,第七天兵部尚書鄺埜墜馬重傷,此後天氣更是遭遇極端天氣,陰雨連綿、道路溼滑,明軍還沒開到大同,就出現士兵病死餓死的現象。
但王振表示我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八月一日明軍抵達大同,也先軍隊已經撤出大同, 但王振派出的鎮守太監郭敬傳來訊息,外圍的明軍戰事不利,盡皆戰敗。
這時候老天再次下起大雨。到這時王振才終於害怕起來, 於是在抵達大同三天以後,明軍再次撤出大同,準備班師回朝。
回來的路上,神奇的一幕再次發生。
為了給自己拔份子,王振說服明英宗借道自己老家蔚州撤軍,走出四十里又反應過來,大軍過道,自家莊園的莊稼肯定是要遭殃的,於是又折返回去。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由於行軍緩慢,耽誤了行程,也先再解決完殿斷後部隊以後,再8月14號,於土木堡追上明軍,明軍全軍覆沒,王振被明英宗的護軍將軍樊忠棒殺,英宗被俘。隨行的百官五十多名朝廷重臣也基本戰死。
土木堡之變導致明朝損失大量精銳,此後邊防政策從積極進攻轉為消極防禦,同時也讓東北女真諸部落對大明產生了輕視。
俗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而土木堡之變,就是一拳沒開啟,百拳接踵而來。
罪魁禍首,僅僅是一個年輕好勝的皇帝,和一個不知兵的太監。
以上即筆者總結的歷史上五大餿主意,其實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所謂五大,只是挑選了五個筆者 認為最愚蠢的主意而已,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案例,歡迎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