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年,5萬晉軍攻打襄國(邢臺),石勒屢戰屢敗,被圍困在城中,糧草即將斷絕。此時,石勒無奈地說:“如此糟糕的局勢,即便孫武、吳起還活著,也打不贏鮮卑。”
《晉書》記載:“恐攻圍不解,外救不至,內糧罄絕,縱孫吳重生,亦不能固也。吾將簡練將士,大陣於野以決之,何如?”
311年,石勒迎來一個高光時刻,他一舉殲滅司馬越的十萬大軍,處死36位王爺,包括琅琊王氏的首領王衍。
寧平城之戰,晉軍主力覆沒,劉聰、劉曜、王彌、石勒得以攻克洛陽,是為永嘉之亂。但是,石勒“來晚”了一步,洛陽被王彌、劉曜劫掠一空,自己啥也沒得到。
洛陽陷落,匈奴劉氏“漢國”更加強大,處在半獨立的石勒,難以在中原找到一個落腳點。如此,石勒決定南征,消滅司馬睿,在江南立足。
石勒率十萬兵馬南下,渡過淮河,司馬睿派紀瞻抵禦。此時,連日大雨,道路泥濘,糧草補給跟不上,且瘟疫橫行,石勒陷入了絕地,想投降司馬睿。
張賓,號稱張良,與崔浩、王猛並稱十六國時代三大謀士。張賓勸諫石勒:“晉朝宗室,大多被你所殺,還想投降,誰會原諒你。及時撤退,才是上策。”
張賓勸說下,石勒派石虎佯攻晉軍,吸引紀瞻注意力,然後從容撤退。但是,沿途缺乏糧食,士兵疲憊不堪,到了“互食”的地步。
回到北方,張賓對石勒說:“主公征戰多年,經常依附於別人,故而到目前也沒有一塊容身之地。想要成就霸業,必須建立基地,然後經營四方。”
張賓給兩個地點:邯鄲、襄國,說這是能建立霸業的地方。最後,石勒選擇了襄國,並以此為中心,攻殺附近諸侯,開拓基地。
洛陽淪陷,不代表晉軍就覆沒,北方的劉琨、張軌、王浚、邵續等人依然打著晉朝的旗幟作戰,並擔任相應職務。其中,王浚實力最強,他坐鎮幽州,以維護晉朝為名義,發展力量。
石勒佔領襄國,開拓基地,動了王浚的乳酪。如此,王浚決定收復石勒,攻破襄國。那麼,該派誰去攻打石勒呢?很簡單,遼西鮮卑騎兵,也就是段氏鮮卑。
八王之亂時,鮮卑站在司馬越、王衍這邊,匈奴、羯族則支援司馬穎。這種合作關係,在司馬越、司馬穎死後也沒改變。
段氏鮮卑擁戴晉朝,段疾陸眷、段匹磾、段文鴦、段末波都是猛將。王浚發來邀請,他們自然樂意參戰,順便拿點好處。
312年,王浚讓王昌掛帥,與段氏鮮卑一起殺向襄國,總計兵力5萬。其中,晉軍人數很少,也幾乎不參加戰鬥,起到決定作用的是鮮卑騎兵。
面對段氏鮮卑,石勒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如果直接正面對沖,羯族騎兵根本不是對手。當年,段務勿塵率騎兵增援洛陽,劉淵讓石勒去抵禦。結果,一次衝殺下來,石勒損失了萬精銳騎兵。
劉氏匈奴能打仗,但也打不贏鮮卑,否則蒙古草原也不會被對方佔領。劉琨當年鎮守太原,匈奴、石勒多次出兵圍攻。結果呢?拓跋猗盧率鮮卑騎兵殺來,匈奴橫屍百餘里,“漢國”太子劉粲、劉曜都狼狽而逃。
鮮卑部落中,此時段氏鮮卑最強,其次是慕容鮮卑、拓跋鮮卑。如此,石勒面對鮮卑的進攻,也是很狼狽。放棄襄國,則沒有立足之地;與鮮卑決戰,勝利機率太小。
段疾陸眷、段匹磾、段文鴦駐紮渚陽,段末波逼近襄國,開始圍城。石勒決定趁著晉軍立足維穩,率先攻打渚陽,希望段氏鮮卑能知難而退。
石勒主動進攻,除了被吊打,還是暴揍,屢戰屢敗。石勒登上城頭,看到鮮卑騎兵的陣容,不由嘆氣:“即便孫武、吳起復活,也難以打贏鮮卑。”
糧草斷絕,又沒有援軍,孫武、吳起親自上陣,直接與鮮卑騎兵搏殺,還真的不一定能贏。但是,打仗除了搏殺,還需要智謀,方能以少勝多。
孫武、吳起何許人也?都是時代的強者。3萬打20萬,還攻克楚國京師,孫武也是猛人。吳起更厲害,走到哪裡都能贏,不管自己多弱,對手多強,不影響吳起取得勝利。
5萬“魏武卒”吊打50萬秦軍的陰晉之戰,吳起名震西陲。此後,秦國不敢輕易東征,看到吳起就躲起來。可惜,吳起“德”字不行,這位全能型的兵家“亞聖”,終究被貴族射死,雖說他死前還能設局復仇。
困守襄國不是辦法,石勒為了求得活路,試圖孤注一擲,置之死地而後生,乾脆直接決戰,險中求勝。但是,部將都反對,他們希望堅守,等到晉軍的糧食消耗光,自己就會走。
拼後勤,顯然行不通,石勒會率先垮掉。直接決戰,無異於找死,跟當年的趙括沒啥區別。此時,還是張賓出計謀,讓他以“計”取勝,且機率很高。
王昌是主帥,晉軍是名義上的“王師”,實則是鮮卑騎兵在打仗。鮮卑騎兵的中精銳,由段末波率領,只要擒拿段末波,鮮卑騎兵自然會撤退。
擒拿段末波,如何做到?張賓分析:“鮮卑連日獲勝,又瞧不起我們,肯定會放鬆戒備。此時,我們挖掘暗道,等鮮卑騎兵來進攻時,突然發起襲擊,直奔段末波營帳,定能擒拿他。”
石勒按照計劃行動,挖掘二十道暗門,然後派兵挑戰鮮卑。段末波輕敵,直接殺過來,羯族騎兵招架不住,退到城池邊。此時,孔萇趁勢從暗門中出來,突襲鮮卑營帳,捉拿段末波。
張賓的這一招,讓段氏鮮卑受了不少損失,段疾陸眷、段匹磾、段文鴦趕緊退回渚陽。此時,段文鴦建議整頓兵馬,繼續發起進攻,不要放過石勒;段疾陸眷擔心段末波被殺,故而沒有答應。
石勒突襲勝利,但他十分清楚雙方實力的差距,如果段疾陸眷再次進攻,死磕襄國,自己還是會慘敗。如此,石勒不但厚待段末波,還主動派使者去議和,與段疾陸眷妥協。
段文鴦拒絕和解,對段疾陸眷說:“石勒已經窮途末路,只要繼續打下去,他一定會被俘虜。錯過這次機會,將後患無窮。”
從當時的局勢看,段文鴦是對的,石勒沒有援兵。劉聰的“漢國”還跟劉琨在太原死磕,且一直不希望石勒壯大,也不會來救援。如此,石勒危在旦夕,但段末波救了他一命。
石勒同意放了段末波,段疾陸眷答應退兵。沒有鮮卑騎兵協助,王昌的晉軍自然不敢招惹石勒,也只能率兵返回幽州,襄國之圍得以解除。
襄國之戰,石勒險中求勝,終於在河北有了一塊根據地。314年,王浚大意,被石勒突襲,丟失了幽州。317年,拓跋鮮卑內亂,劉琨沒有援軍,石勒又拿下了太原,具備了與劉聰抗衡的實力。
段末波回來,也影響了段氏鮮卑的發展,是內亂的原因之一。當然,段末波的影響還不只是這點。段末波兩個女兒嫁給慕容垂,生了兒子慕容令、慕容寶,也是影響時代的人物。
慕容垂號稱戰神,實力不輸韓信,軍事水平一流。慕容令,慕容鮮卑新生代的扛把子,卻栽在王猛的“金刀計”下。慕容寶就不說了,參合陂之戰,葬送了8萬精兵,拓跋鮮卑一躍而起 ,北魏具備了立國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