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上將許世友的最大膽作戰方案,可惜沒有得到軍委的批准,假如他的方案得以實施,估計世界歷史都要改寫。
越南這個鄰居是不是一直存在都不一定,到底發生了什麼?讓許世友兩次下決心滅了越南。
中蘇交惡之後,蘇聯轉身開始扶持越南,恩將仇報的越南掉頭就向中國發難,甚至越過邊境侵佔中國領土。
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展開。老將許世友掛帥出征,被任命為東線總指揮。此時,徐世友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對邊境形勢十分熟悉。
大戰在即,他提交了一份詳細作戰計劃,向中央軍委建議,一舉殲滅敵人以絕後患。
具體部署為:東線兵團正面對敵,西線兵團從寮國借道直接襲擊。越南中部傷及元氣,在向北與東線部隊會合,這就是我軍極為擅長的迂迴包抄戰術,這樣一來,至少可以殲滅30萬越軍,對越南堪稱致命襲擊
中央看到這份堪稱藝高人膽大的作戰計劃會如何反應?為何最後沒有批准呢?
許世友提出的一套對越作戰方案,上呈中央軍委後,委員們無不感到震驚,這不相當於讓越南直接滅國嗎?
許世友心不甘情不願,但身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虎將,即便是正面對抗。他也堪稱是把越南軍隊壓著打。
進入高平後,我方戰士接連打下越南北部多個重鎮。
就在許世友率領部隊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中央下達命令,暫停攻擊撤軍談判。
許世友感到十分憋屈。再次,向中央軍隊提交新的作戰計劃,暫緩撤退追擊柬埔寨方向的越軍,完全可以一舉消滅他們精銳部隊,短期內越南難以恢復元氣。
這堪稱直搗黃龍的一招又狠又絕,然而中央再次拒絕了許世友的作戰計劃。
中央為何不讓許將軍一舉滅了越南?而卻全都緊急叫停,因為我國出兵越南只是為了自保,而並不是為了侵略。
將越軍打回河內已經完成了戰略目標,不需要再拉長戰線,以免我國陷入戰爭泥潭,影響自身發展。
許世友身為老將,雖然覺得又可氣又憋屈,但還是遵守軍令隨軍後撤。率軍撤離的時候,為了防止越南軍隊在後方窮追不捨,許世友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個命令,運走抗美援越期間中國援助的武器和物資;
第二命令,拆除越南北部重工業裝置,而這些工業裝置中有不少還是當年幫助越南建立起來的;
第三個命令則是在邊境線埋下大量,讓越軍知難而退。
每一個舉措都深有遠見,但是因為我軍主動撤回,越南至今依然認為自己才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方。
然後才有了後來的十年“輪戰”,真的把越南打得經濟崩潰,把蘇聯的經濟也拖垮。我們卻利用這十年開始發展工業,跟上世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