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百年來,無數墓葬埋藏在黃土之下,靜靜地訴說著它們主人的故事。當考古學家挖掘發現一座古墓時,墓主人生前的種種往事就這樣躍然紙上,為後人揭開歷史的迷霧。
2013年,陝西咸陽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大型唐墓,墓主竟是當年與武則天齊名的女宰相——上官婉兒。這次考古發現,不僅發掘出她墓中豐富的文物,更透過墓誌銘講述了她鮮為人知的一生。
上官婉兒,一個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因一紙墓誌而重見天日。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才貌雙全的女宰相,在墓誌銘中究竟訴說了怎樣的驚天秘密。
一、十三歲入宮,上官婉兒的傳奇之路
690年,武則天稱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時代。在她登基的五年後,一個叫上官婉兒的小女孩被送入宮中,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據墓誌銘記載,上官婉兒的家世並不高貴。她的祖父上官儀曾被武則天打壓,其母也只是宮中的一個奴才。然而,上官婉兒卻天資聰慧,十三歲時就以才華被唐中宗李顯賞識,封為“才人”。
才人,正是後宮妃嬪的啟蒙階段。能在如此稚嫩的年紀獲得這個頭銜,可見上官婉兒的聰明伶俐已遠超正常女孩。也許,她天生的聰明才智,正是上官婉兒後來能與武則天勢均力敵的重要資本。
按照當時的後宮等級,才人只是一個出道的初級階段,真正能進階成為貴妃、皇后的,都要經過采女、宮女、美人等多個階段。然而,上官婉兒似乎並沒有按部就班地經歷這些過程,她很快就獲得了武則天的賞識。
據說,上官婉兒不僅聰明能幹,長相也極為豔麗動人。當她第一次被帶到武則天面前時,正值花季少女的她沉魚落雁之容、星眸流轉之姿讓武則天大加讚賞。一個十三四歲的美少女,又極富才氣,武則天看在眼裡,自然對她倍加照拂。
也正因如此,上官婉兒獲得武則天的寵信後,便開始了異軍突起的宮廷之路。她不僅深得武則天寵幸,也受到唐中宗的寵愛,成為雙寵之際。在後宮極度複雜的地位爭奪中,上官婉兒依靠自己的智慧縱橫捭闔,最終一度登上巔峰,成為與武則天齊名的女宰相。
然而,上官婉兒的一生波瀾壯闊,她與武則天也有過短暫的“同床共枕”時期。墓誌銘中一個震驚的記載道:“十三歲,為才人”。這意味著,上官婉兒13歲進入宮中的那一年,就已經被封為才人,脫離了宮女的身份。
照此推算,她很可能曾經與年過四十的武則天共侍一夫,服務於當時的唐中宗。一個13歲的少女,便與中年女皇帝相熟,可見上官婉兒的不同凡響之處。
然而,墓誌銘中這一驚人記載,與史籍中的記述似乎互相矛盾。按史書所說,上官婉兒的祖父曾被武則天殺害,上官婉兒和母親都淪為宮奴,直到14歲才得到武則天賞識,逐步升遷。
二、墓誌揭開不為人知的往事
上官婉兒一生傳奇,但真正令後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她與武則天之間你爭我奪的故事。兩位聰明絕頂的女性統治者,一生較量,最終以上官婉兒的失敗而落幕。
墓誌銘中所記載的上官婉兒生平,揭示了一些人們從未知曉的歷史真相。它證實了一些只存在於野史中的傳聞,例如上官婉兒曾與武則天共侍一夫等。
據墓誌記載,上官婉兒13歲入宮開始,便受到武則天的提拔重用,先後與她一同侍奉唐中宗。而在武則天駕崩後,新登基的唐中宗也對上官婉兒寵愛有加,42歲那年,上官婉兒被封為“昭榮”。
“昭榮”,正是武則天晚年獲得的一種特殊封號。這意味著,上官婉兒與武則天曾有一段極為相似的經歷:都曾依靠自身才智,從後宮妃嬪起步,先後受到兩位皇帝的寵幸,最後獲得特殊的封號。
可以說,上官婉兒曾一度步武則天后塵,成為權傾一時的女政要。但更多時候,她與武則天之間充滿了暗潮洶湧的較量對立。
墓誌銘中描述了上官婉兒生前勸諫唐中宗,反對韋皇后和安樂公主謀反的經過。她甚至剃髮懇求,並以飲下毒酒的方式發誓效忠。然而唐中宗還是輕信了韋、安二人,導致自己最終被害。
這些墓誌銘中的記載,與正史中的記述有些出入。正史多認為,上官婉兒在政變中態度曖昧,既為唐中宗辦事,又試圖討好韋皇后,最後還是沉淪於政治鬥爭中。
究竟墓誌銘的記載更為準確,還是正史更具參考價值?專家至今也難下定論。但無論從哪種記述看來,上官婉兒都是與武則天稱雄一時、智勇雙全的唐代女政要。
三、謀反失敗,宰相自盡之謎
如果僅看墓誌銘中的記載,上官婉兒可謂是忠義之士。她為勸諫唐中宗防範政變,不惜飲下毒酒發誓,最終還是自盡殉國。然而史料中的記載卻南轅北轍,更增加了這段歷史的神秘色彩。
墓誌銘中寫道,上官婉兒終年勸諫唐中宗防範韋后和安樂公主謀反。為表達自己的忠心,上官婉兒甚至當眾剃髮,向唐中宗叩頭髮誓。當唐中宗還是不相信時,上官婉兒便在殿前當著眾臣的面飲下毒酒,表達自己效忠的決心。
根據墓誌的記載,上官婉兒明知韋后已經佈下天羅地網,還是義無反顧地替李氏發聲,最終壯烈自盡。然而,據史書記載,上官婉兒的所作所為似乎不那麼高尚。
正史多認為,上官婉兒在這場宮廷政變中左右逢源,態度極為曖昧。她一面替唐中宗辦事,表面上維護李唐江山;但私下裡又同韋后等人暗通款曲,試圖拉攏關係。
上官婉兒這樣曖昧的態度,也許是想在政變中儲存實力,謀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但這在唐玄宗李隆基眼中,無疑是兩面派的表現。所以李隆基奪回大唐江山後,還是將上官婉兒賜死,以絕後患。
究竟是墓誌銘記載更加準確,還是正史的說法更具說服力?歷史真相難以考證。但作為當時的女政要,上官婉兒確實身處亂世動盪之中,她的所作所為也難免受到各方勢力的影響。
不過,無論墓誌銘還是史籍,都記載了上官婉兒最終選擇自盡的事實。縱觀其一生,她成功登上權力頂峰,卻在晚年遭遇政治風波,身死國亡。
四、墓穴遭破壞,宿怨難平
墓主人的一生波瀾壯闊,而她的墓穴即使埋藏於地,也未能得到安寧。這座隱藏了上官婉兒秘密的古墓,在辭世後的命運同樣坎坷,充滿了痕跡模糊的歷史謎團。
2013年,考古人員發掘上官婉兒墓時,發現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墓早已被洗劫一空。不僅墓內隨葬品不翼而飛,就連墓主人的棺槨和遺骨都不知去向。
這明顯不是典型的盜墓行為。考古專家分析,這座墓穴更像是剛完成不久就遭到了有組織的破壞。除了掠奪墓中的財物,破壞者還有意移走了上官婉兒的骸骨,似是要加諸某種侮辱。
這一行為似乎暗示了某種歷史宿怨。有學者推測,上官婉兒生前在政治鬥爭中態度曖昧,極可能招致仇家。這些勢力在她死後,有可能對墓穴進行了報復性的破壞。
那麼,是誰這樣痛恨上官婉兒,要在她死後加諸這樣的屈辱?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自然蹦入腦海。墓誌銘和史籍都記載,李隆基奪位後就將上官婉兒賜死。
有人推測,李隆基對上官婉兒頗具怨恨,所以下令暗中派人破壞她的墓穴,抹消所有隨葬品,以示懲罰。這或許能夠解釋墓穴遭破壞的原因。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的猜測。歷史上的種種碰撞,都在這座破敗的墓穴中留下了難解的疑團。我們無從得知真相,只能透過現有的蛛絲馬跡,試圖還原上官婉兒與她墓穴的命運軌跡。
曾風光一時的女宰相,就此在歷史長河中沉睡,墓穴破敗,身後之事成謎。上官婉兒傳奇的人生在墓誌銘中重現,而她死後的命運,也留給後人無盡遐想。
結語
歷史,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當我們站在今天審視歷史,很難簡單地下定論誰對誰錯。上官婉兒的一生,更是留下了撲朔迷離的謎團,難以簡單評判。
透過這墓誌銘的發現,我們似乎找到了上官婉兒生前鮮為人知的種種經歷。她出生寒微卻爬上權力之巔,她曾與武則天爭寵奪權,她在政變中態度曖昧,她自盡殉國卻死後蒙羞......這些故事隨著墓誌銘的出土而重見天日。
然而,我們不能輕信墓誌銘中所描寫的一切,因為它或許帶有某種傾向性。同時,史書中的記載也非全真全確,不同史料總有或多或少的偏差。
所以,我們需要把墓誌銘與史料記錄結合起來,互相佐證,才能儘可能還原歷史真相。具體到上官婉兒,她的所作所為既不是十惡不赦,也談不上窮盡忠誠。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確定她在政變中到底出於什麼樣的考量,但可以確定的是,她曾與武則天並駕齊驅,一同掌握過大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