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的北部灣,有座沿海城市,名叫北海市,明明靠近南海,為何取名北海?
北海市位於三面環海的半島,這個半島呈犀牛角形,南瀕北部灣,南望海南島,東望雷州半島,市中心緯度是北緯21°28′52″。
北海地勢北高南低,西部是南流江入海口三角洲,地勢平坦;東部犀牛角地勢稍高,是臺地。
北海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面向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大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北海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古代為百越之地。
古代北海這個半島上人煙稀少,生活著採海為生、浮家江海的疍家漁民,他們的村落在北面瀕海的避風港,北望海灣(北海港),所以叫北海村,後來城鎮中心也一直在北部。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兵發嶺南,南征百越,設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北海屬象郡。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平南越後,劃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設在今北海市合浦縣。
合浦郡轄合浦、徐聞、高涼、凌允、珠崖五縣,北海所在的合浦縣,是今廣西東南、廣東西部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也是 “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始發港。漢朝海上絲綢之路也稱南海道,從今廣西合浦、廣東徐聞等地出發,沿著太平洋、印度洋海岸航行,與東南亞、南亞甚至是歐洲、非洲國家進行經濟、文化往來。
合浦位於南流江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一艘航船由長江經湘江、靈渠、桂江、潯江、北流江、南流江,可直達北部灣。當時合浦郡沿海港口數量,位居西漢沿海十八郡之首。
漢武帝多次遣使,從今廣東徐聞、廣西合浦等地出海,大致沿今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海岸航行,穿過馬六甲海峽,再沿海岸線北上今緬甸、孟加拉國、印度沿海,最後從斯里蘭卡折回,開闢海上貿易航線。漢朝用黃金、絲綢等物品,與各國商人交換夜明珠、琥珀、水晶、瑪瑙、玻璃等奇珍異物。東漢時,海上絲綢之路甚至延伸到大秦(羅馬帝國)。
唐朝以後,隨著大庾嶺連通珠三角地區的官道的開通,合浦海上航線始發地位逐漸被廣州取代。元朝時,北海稱廉州,朝廷設廉州提舉市舶司,仍為全國六大市舶司之郡。
1662年(清康熙元年),設軍事性質的北海鎮標,是北海作為地名之始。當時北海是一個小漁村,位於今冠頭角這個半島的北部,因北望北部灣的北海港(海灣)而得名,北海鎮屬合浦縣。
1855年(清咸豐五年),珠場巡檢司移駐北海,北海逐漸成為港口市鎮。1876年(清光緒二年),中英《煙臺條約》增加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等為通商口岸。
1950年,設定地級北海市,屬廣東省。1952年,北海市及合浦縣劃歸廣西省。1955年,北海市劃歸廣東省。1965年,北海市、合浦縣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1987年,合浦縣劃歸北海市。
我國與東盟貿易越來越好,無論是廣西還是北海,都迎來發展良機。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是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包括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十個國家,我們稱為東盟十國。
從地理上看,東盟十國位於中國南部家門口,與中國歷史淵源深厚,關係非常密切。如果將中國與東盟十國放在一起看,廣西位居地圖中央位置。交通而言,廣西海路與東盟十國都能直航,與越南陸地相鄰,區位優勢明顯。
從2004年開始,每年在廣西南寧召開“中國-東盟博覽會”。會議宗旨是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內容包含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等。
廣西沿海三城防城港、欽州、北海,位置最好的是北海,迎來最好機遇,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