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途經杭州臨安昌化鎮的時候剛好是飯點,雖然街道兩邊麵館和飯店林立,卻並沒看到能“吊”起我的胃口的招牌或店名,直到看見一個“煎餅攤”,有人排隊也有人坐在一邊大快朵頤,生意貌似挺不錯。才靠過去看個究竟,原來這裡只賣這種來自安徽宣城的美食——寧國粑粑。
顧名思義,“寧國粑粑”自然來自寧國,是當地的特色小吃之一,以香、軟、油而不膩而出名,不僅深受群眾喜愛,外地遊客品嚐後,也往往對其讚不絕口。有意思的是這種“粑粑”源於在徽州很出名的“徽州粿”,只不過“徽州粿靠石頭壓著,以火炕之”,而聰明的寧國人加以創新“以油上下翻煎之”,便形成了跟傳統米粿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風味。
這種寧國粑粑的餡料取材廣泛,常見的有老醃菜、豇豆、蘿蔔、豆腐乾、筍子,甚至還有南瓜、韭菜等,一般還會另外加入肉絲或者雞蛋,都很好吃。攤位上本來有幾個現成的,有葷有素,但因為被個騎電瓶車的本地大姐搶先一步,我就失去了選擇權,最後挑了八元一個醃菜肉餡的(價格分兩種,雞蛋、素的六塊一個,帶肉的八塊一個)。據老闆娘說,它也是寧國粑粑最經典的味道!
剛出鍋的寧國粑粑就適合新鮮吃,金黃酥脆的外皮下包裹著鮮美多汁的內餡,咬上一口,又軟糯而不油膩,外皮的勁道與內餡的鮮美完美融合,醃菜的鹹香、豆乾的醇厚、筍丁的脆嫩,加上摻雜其間微微的辣,讓每一次咀嚼都極富層次感,確實有點讓人慾罷不能。
幾乎沒有片刻閒暇,老闆娘一有空就會繼續手上的動作,把準備好的餡料包裹進麵皮中,再用擀麵杖細細碾壓,一個個圓潤飽滿的粑粑便躍然案上,不得不說,那餡料的分量可是真足啊!看到她將包好粑粑用擀麵杖推擀成圓形,我還有些莫名的擔心:“不會撐破了吧?”當然,這純屬瞎操心,面皮薄了再煎出來才更好吃哦。
現做寧國粑粑的煎制過程需要五六分鐘,所以老闆娘平時會隨機選擇幾種餡料,先煎熟了備用,聽她自己說是“肯定能賣光的”,個人覺得應該屬實。畢竟連我這樣本來只是路過的,也沒能經受住誘惑啊。有趣的是透過聊天得知,這個小店(攤位擺在路邊,方便招攬生意)其實才開了沒幾個月。聽旁邊一位吃客說,老闆娘是去安徽寧國學來了這門手藝,口味挺正宗,難怪現在能這麼受歡迎了。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分享轉發、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影片素材可約,謝謝。)
這個店面的具體位置我沒仔細看,地方在G330(唐昌街)、大橋北路和昌黃線的交叉口,因為有紅綠燈,對它感點興趣,或者正好也想找點吃的,無論司機還是路人,經過時肯定都能留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