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萌萌)在上半年大漲的白朮、黨參、當歸、紫菀等高價品種中,部分品種價格已大幅下滑,有的價格甚至腰斬。據康美中藥網資料,中藥材價格綜合200指數已跌至3200點以下,此前在價格大漲的6月份,該指數曾一度超3500點。
11月10日,安徽亳州的中藥材批發零售商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目前白朮的產地價格只有110元/公斤,而在上半年價格最高達180/公斤,價格跌幅在40%左右。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中藥材種植基地,農戶正在篩檢雜質。李桂蘭攝
連翹、黨參等此前價格居於高位的藥材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下滑。康美中藥網顯示,亳州市場的連翹價格也跌至每公斤80元左右,而在今年1月的時候每公斤報價170元。
“今年藥材整體掉價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品種的供給量增加。中藥材已持續高價位兩三年,部分藥材種植戶盲目擴種,加之當前進入最大的‘產新’季,造成產能過剩,下游短期消化不掉。”11月10日,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委會副主任劉紅衛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中藥材上漲具有周期性,一般‘漲三年,跌三年,不漲不跌又三年’。如今中藥材價格已經連漲4年多,回落是正常的趨勢。”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教授表示,首先,上半年價格高漲刺激種植面積擴大,產量提升,市場供應充足;其次,部分藥企在上半年高價時儲備了一定量的中藥材,短期內需求減少;同時在價格高漲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中間商減少囤貨,促使價格迴歸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