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在網上看過這樣的影片:
主持人問受訪者“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答得上來。
代入一下自己,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最近,在同類話題下,有個網友的答案獲得了上千人點贊:
當你想好好生活,有個人和你一起健身逛街、一起種草某家餐廳、一起安排周邊旅遊; 當你想要下一代,有個人和你一起研究葉酸、一起做孕前檢查、一起規律生活調理身體; 當你累了病了,有個人幫你把咖啡衝好、出門買退燒貼和藥、扶你去醫院掛號看醫生。
已婚的我,看完深有感觸——原來,有“參與感”的關係,就是結婚的意義,也是在一起的意義。
簡單來講,關係中的“參與感”就是指:
有些事其實一個人也能做,但因為有了另一個人的參與,就會變得格外滿足和幸福。
在現實中,有太多的婚姻,並非存在多嚴重的問題,但往往因為缺乏伴侶的“參與感”,最終走向不好的結局。
那麼,為什麼參與感在關係中如此重要?伴侶沒有參與感,應該怎麼辦?如何提升自己的參與感,讓關係更牢固?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決定一段親密關係好壞的3個字——參與感。
一段融洽美滿的關係,一定少不了雙方的“好好參與”。
傅首爾和老劉,就曾是一對參與感極強的伴侶。
剛在一起時,老劉沒能力承擔倆人的各項開支,欠了一些債,默默幫忙一起還。
她清楚老劉雖然花錢大手大腳,但每個月用的錢也就那麼多。
於是結婚後,她把財產交給老劉打理,不讓他報賬,也從不控制他的開支。
傅首爾參加《奇葩說》決賽前,壓力大到想退賽,給老劉發訊息:“我快堅持不住了。”
老劉回她:“沒關係,想退賽我們就退。”
決賽當天,老劉帶著一束花坐高鐵到節目現場,給傅首爾加油。
後來結婚時間長了,傅首爾的事業越來越忙,老劉也整天忙著接送孩子、操持家務,夫妻倆一個月見不著幾次面。
生活節奏逐漸錯開,彼此的參與度也越來越低。
傅首爾說:“我倆都有各自的快樂,但是越來越少和對方有關係。”
其實參加《再見愛人3》之前,他們就已經離過一次婚了。
後來會復婚,原因也和參與感有關:老劉覺得傅首爾需要自己。
可過了那段時間,兩個人感受不到彼此的需要,生活再次沒了參與感,又走向了離婚。
一篇關於婚姻滿意度與穩定度的文獻提到:婚姻難以令人滿足時,夫妻更不健康、更痛苦、更短壽。
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影響婚姻幸福感的關鍵因素,是伴侶互動質量。
由此可見,親密關係來來回回也就那三件事:有人愛,有人陪,有人護。
而沒有參與感的婚姻,容易缺乏愛意、陪伴和守護。
1、愛意匱乏。
《2021婚姻幸福滿意度白皮書》顯示,中國女性婚姻滿意度低於男性。
為什麼滿意度低?答案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近3成受訪女性表示,在進入婚姻之前沒有被求婚,感覺不到“丈夫真的愛我”,她們的婚姻滿意度明顯低於被正式求婚過的女性。
2、缺少陪伴。
超過25%的男性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內沒有約會、傾訴情話、互贈小禮物,他們妻子的婚姻滿意度明顯更低。
3、沒有守護彼此。
資料顯示,婚齡達到5-9年的伴侶,雙方的婚姻滿意度最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倦怠”:
白天面對面說不到幾句話,晚上背對背躺著玩手機;雙方都懶得再為對方做點什麼,日子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過下去。
婚齡達到9-15年,中年人的身體健康開始走向低谷,這裡痛、那裡酸,少不了另一半的陪伴和照顧。
隨著伴侶的參與度提高,婚姻滿意度也有所上升。
好好參與彼此生活的夫妻,感情羈絆更深,哪怕激情褪去,這日子離開對方也索然無趣;
而參與感低的夫妻,感情羈絆更淺,誰都不需要誰,發生點小摩擦可能就一拍兩散。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透過觀察50對夫妻,得出一個結論:
決定婚姻幸福的關鍵是“深厚友誼”。
具體包括:知道伴侶的好惡、怪癖、希望、夢想;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跟伴侶有關都會密切關注;
願意陪伴伴侶度過低谷時期,也願意和對方一起走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無論我好或不好、快樂或悲傷,你都在我身邊,參與著我的生活。
但有時,大家會喪失對這份“友誼”的熱情。
具體原因包括:
1、情感盲區大。
前兩天回老家,有一對鄰居夫妻鬧矛盾,左鄰右舍都來勸架。
妻子怒氣衝衝地控訴丈夫:
“結婚時你承諾要給我幸福,現在我幸福在哪?”
丈夫漲紅了臉,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我哪知道你要的幸福是怎樣?我又沒做錯啥!”
跟這對夫妻一樣,很多人在婚姻中,只懂得延續一種傳統的相處模式:搭夥過日子。
TA們沒有習得拉進情感距離的正確方法,以至於雙方的參與感極低。
一旦另一半想要換種相處模式,就感到恐懼不安、迷茫無措。
2、迴避與焦慮。
多項研究發現:迴避型依戀者、焦慮型依戀者,都無法好好參與到另一半的生活中。
這一點,在婚育階段尤為明顯。
婚育階段,往往更能檢驗丈夫的參與感,從而體現他的責任感。
而回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這兩類男性,通常都無法做好孕期陪護。
妻子在懷孕的過程中,由於各方面的因素,需要得到丈夫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如果丈夫是迴避型依戀者,往往給不到妻子更好的陪伴,無法好好表達關心,因為他們總是非常被動;
而如果丈夫是焦慮型依戀者,則會過度緊張,情緒起伏大,很容易和妻子發生衝突。雖然參與了,但比沒參與更令人糟心。
3、心靈結構原始。
有的人在生理上成年了,心靈卻還停留在孩童時期的“原始結構”裡:
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顧自己開心,不關注對伴侶造成什麼影響。
妻子要產檢,推脫“工作忙”“要出差”“領導喊加班”;
妻子孕期不舒服,一晚上起夜好幾次,他卻怎麼都喊不醒,醒了也裝睡懶得伺候;
妻子生產完又痛又累,結果他只顧著玩手機,聽到妻子的要求甚至很不耐煩:“你咋那麼多事?”
身邊姐妹常常吐槽這類伴侶“自戀”“巨嬰”“自私”“沒責任感”……
但本質上,他們就是隻關心自己,不願意為另一半付出。
既然“低參與感”的伴侶如此糟糕,那麼,伴侶多多參與是不是一定有助於關係呢?
其實不一定。
一位網友抱怨:“丈夫的參與感太強了,導致我產後患上焦慮症,天天和他吵架。”
試想一下,餵奶時,有個人在旁邊不停地指點你:“抱娃姿勢不對”“讓孩子多喝點啊”“你能不能好好喂”;
換尿布,有個人在孩子周圍打轉:“怎麼拉那麼少”“怎麼屎那麼硬”“是不是病了啊”;
娃咳嗽一聲,你還沒反應過來,他“嗖”地一聲彈起來:“糟了糟了,肯定病了”“別亂給娃吃藥”……
長此以往,夫妻之間肯定會產生很多摩擦。
參與度太高或太低,本質都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平衡自己和伴侶的需要,不是忽視了別人,就是虧欠了自己。
201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個時代的婚姻正在走向兩極化,好的更好,壞的更壞。
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婚姻裡的投入產出變得公平。
每週至少和伴侶單獨相處一次的人,擁有美滿婚姻的可能性高於其他夫妻3.5倍。
這意味著:想要婚姻幸福美滿,就要在對方身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但這種投入,必須是在平衡自我空間的基礎上。
適度參與到另一半的生活中,同時照顧好自己的需求,才算真正做到了“好好參與”。
想要參與感強的婚姻,到底該怎麼做呢?
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不要以“參與”為目的進行參與。
而是將各自的角色歸位,丈夫做好丈夫的事,妻子做好妻子的事。
丈夫和妻子各自有自己的婚姻功能,各自守好自己的站位,就已經是對彼此最好的支援。
朋友小娜產後那陣子,常常一個人忙著帶孩子,脾氣變得非常暴躁。有一次,她跟丈夫說想吃榴蓮,結果丈夫說了一聲“貴”。
她失控了,打了丈夫一巴掌,夫妻倆大吵一架。
晚上她跟我們怒罵丈夫:“他憑什麼喊貴?根本沒管過孩子!沒管過我!”
雖然大家都很心疼她,知道她丈夫因工作忙,照顧不到她和孩子,但也覺得打人有點“過”了。
小娜倒是聽勸,冷靜下來後給丈夫道了歉。
丈夫過了好久才回復:“我也有錯,我以後會更關心你,儘量多陪你和孩子。”
在接下來的那段時間裡,她丈夫的做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即使在公司,他也會每天抽空和小娜視訊通話,關心她和孩子;
回家前會問小娜想吃什麼,買好帶回家,或者陪小娜、孩子出去散步;
回家後會跟著小娜練習如何帶娃,幫忙給小孩換尿布、洗澡。
這給了小娜莫大的安慰,她總算體會到“為人妻,為人母”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人妻,指的是有丈夫可以依靠,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會永遠做你的後盾;
為人母,指的是有個人和你一起愛孩子,當你快撐不住時,他會永遠做你的避風港。
除了夫妻各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還有一點也很重要:
好好參與,要建立在平衡“愛自己”和“愛他人”之上。
在愛自己的基礎上關心別人,才能在關係裡一直保有餘力。
我另一個朋友小玲的丈夫,是一個合格的爸爸,在育兒上完全不讓小玲操心,雖然產後才半年,但小玲身心都恢復得不錯。
起初,她做什麼都放不下孩子,後來發現丈夫確實能幫忙後,就逐漸把關注點放回自己身上。
她會向丈夫撒嬌、索要擁抱,這能夠刺激體內荷爾蒙分泌,帶來更多柔情蜜意的快樂;
也有時間好好處理孕期耽誤的工作,讓領導稱讚她事業、家庭雙豐收;
她還會經常找一些能夠平復產後抑鬱的樂子,比如做瑜伽、追劇、逛街、聚會……
她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在丈夫需要幫助時,她也覺得自己的能量是飽滿的,很樂意參與到丈夫的事情裡。
“為人妻、為人母”的同時,她也成為了自己。
就像伍爾夫所說:“沒有什麼比做自己更重要,等我們學會從事物本身看一切;我們的關係不僅僅是男人與女人的關係,而是人與真實世界的關係。”
高參與感的本質,不是有一方拼命付出,而是良好、有力的互動。
互相借力,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家都在婚姻中更好地成為自己,才不會對選擇走入婚姻的自己失望。
進而,更願意為創造好的關係,不遺餘力地投入。
所以無論如何,請你記住:
唯有自己內心繁華似錦,世界方美好如春;唯有自渡圓滿,生活方靜好安穩。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協會(IAPSP)會員。真實姓名:李心潔。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想要保持長久幸福的婚姻關係,離不開彼此在生活中的互相參與和扶持。
如果你也想提升親密關係中的參與感,構建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收穫幸福美滿的婚姻,不妨加入壹心理療愈互助群——【情緒加油站】。
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習《470個心理學療愈小妙招》,掌握傾聽與表達的藝術,學會正確表達愛意與情緒;可以與群友交流互助,改善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還可以免費觀看乾貨直播公開課,與心理諮詢師0距離互動,獲得實用的建議,學會平衡自己和伴侶的需求,在親密關係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立即點選下方海報,免費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