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好東西》爆火。
二刷後,我發現電影裡尤其打動我的,是那些非常具有“主體性”的臺詞,溫暖又犀利,讓人有種醍醐灌頂的清爽感。
比如:
“氣氛不會被禮貌破壞,氣氛只會被不禮貌破壞。” “我正直勇敢有閱讀量,我有什麼好可憐的。” “月經又不是屎,怎麼會弄髒呢?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會流血。” “我拒絕綁架,所以相對自由”……
很多網友看完後,稱這部電影為自己的“精神布洛芬”,被深深地治癒和安撫了。
△圖片來源:微博博主@ 蘇汶濤
我們從電影中的3位女性角色——王鐵梅、王茉莉和小葉的故事中可以發現:
建立強大的主體性,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在心理學上,“主體性”指的是:個體的認知、態度和行為都能夠獨立於他人的狀態,有一種“堅定的自主感”。
哲學家馬克思曾這樣定義主體性:主體性是與人的實踐密不可分,包括對實踐活動的自主性、選擇性、意識性、自為性、創造性特徵,指引實踐活動取得預期的結果。
但我們不是生來就是完整的自己,而是在行動和體驗中,在不斷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慢慢成為自己的。
就像尼采說的:“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根就深入黑暗的地底。”
電影中有許多透露著溫柔而強大生命力的場景,讓很多被生活壓制的人,重新感受到:原來這才叫“生活的主人”。
今天,壹心理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劇中最具“主體性”的5句話。
希望在你感到人生被卡住的時候,能幫助你看見自己、瞭解自己、治癒自己。
王鐵梅的鄰居小葉,在人際關係中有嚴重的討好傾向。
同樣是老洋房的租客,她比王鐵梅每月多繳2000元房租。但只因房東給她送了點月餅和青團,她便覺得“情誼無價”,心甘情願做冤大頭。
在戀愛中,她為了討好不想談戀愛的胡醫生,謊稱自己是出軌的已婚媽媽,跟他“臭味相投”。
哪怕胡醫生從不主動找她,見她時總是穿得很隨意,她也給他找藉口:
“我不喜歡別人來我家,他才不來的。”
“他洗得香香的呀。”
雖然小葉一直和王鐵梅強調,自己在感情裡是“更勇敢的那一個”。
但王鐵梅告訴她:“戀愛是兩個人的決定,一個人叫倒貼。”
的確,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裡,兩個人都應當是主體,獨立且主動地參與到關係中。
顯然,小葉在這段感情中是缺乏自主性的。
在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觀點裡,3歲小孩就已經具備自主性了。
自主性,指個體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決定、自我調節並且獨立於外部控制而行動的能力。
如果能做到,就會積累強韌、堅定的意志;如果做不到,就會感到很羞愧,對自己產生懷疑。
由於從小缺乏父母關愛,小葉在感情裡也表現得非常缺愛,一定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寄託在對方身上,不然就沒有安全感。
就像人在最脆弱無力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小葉總是試圖透過努力得到一段關係,來驅逐內心的不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Peg Streep博士在《刻薄的母親》一書中提到:缺愛的小孩最可能具有的特質之一是“缺乏自我信任”。
一個人從小缺乏關愛,就會懷疑自己,認為自己無力掌控一些事物,頭腦裡都是“你不夠好”“你沒有價值”等聲音。
“貼”在一段關係裡,確實可以讓自己短暫感到安全。
但就像王鐵梅說的:“愛男人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一個人想真正感到自己有掌控感、自主權,始終得透過做一些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事來實現。
比如:尊重自己的內在需求,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關心除了愛情和異性以外其他有趣的事。
少討好別人,多取悅自己。
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小葉的原生家庭創傷,一直沒有被療愈。
她在天台上和王鐵梅說,自己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不知道媽媽到底愛不愛自己。
王鐵梅心疼地看著她說: “對不起。”
小葉笑了: “幹嘛和我說對不起,你又不是我媽。”
王鐵梅說:“總要有人和你說對不起。”
一句輕輕的對不起,打開了小葉塵封已久的心。
它讓很多人意識到:
你並不需要為自己的傷痛感到羞愧,因為需要跟你說對不起的,是製造傷痛的人。
在心理學中,道歉對被傷害者有著一定的心理修復作用。
或許我們也跟小葉一樣,一直在等待某人的一句“對不起”。
但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道歉,而是被看見和被理解。
但如果始終沒有人跟我們說“對不起”,我們又該從哪裡尋找慰藉?
就像我自己,時常會在想起傷痛時說: “算了吧,都過去了,別計較了。”
但真的能算了嗎?
我們依然渴望與自己之外的群體做深刻的情感連線,在關係中所受的傷,最終還是需要在關係中得到療愈。
這意味著,我們要主動選擇能夠帶來價值的人和事。
學者Baumeister認為:關係自我是主體性重要的組成部分,主體的功能和目的,都包含與他人產生聯絡。
就像在做心理諮詢時,我們會因為諮詢師的一句“不是你的錯”,淚流滿面;
會因為朋友的一句 “你還好嗎” ,瞬間繃不住;
會因為愛人的一句 “別怕,有我在” ,長舒一口氣……
想起電影裡有個很觸動我的情節,小葉的媽媽會因為她的眼睛長得像自己,對她說: “別看我,我討厭你的眼睛。”
而王鐵梅的女兒王茉莉聽她說完這段往事,卻認真地看著她說:“我喜歡你的眼睛,我喜歡你看著我,怎麼看都沒關係。”
是的,我們不一定能得到“對不起”,但仍然要努力去愛,去聯結。
因為在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你會發現: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願意看見你的傷痛,理解你的脆弱,但依然願意愛這樣真實的你。
搬家之後,單親媽媽王鐵梅一直在忙工作、接孩子、做家務……日子連軸轉,壓力越來越大,快扛不住了。
但她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會精疲力盡。
小葉問: “為什麼就不能搞砸?”
王鐵梅說: “因為我是一個媽媽。”
小葉說: “可是你也不是超人啊。”
王鐵梅說: “沒辦法,這遊戲就是這麼玩的。”
小葉說:“那我們就不要玩他們的遊戲了”。
雖然一些內心強大的人,會傾向於挑戰比較難的任務。
就像王鐵梅,無論離婚前後,她都是家裡的頂樑柱。
但學者Baumeister認為:自我調節才是自我存在和行動的核心。
要驅散焦慮和疲憊,關鍵就在於:
理解自己能控制什麼,不能控制什麼,然後掌握能控制的,接納不能控制的。
電影最後一部分,王鐵梅問王茉莉: “為什麼你總是寫悲觀的東西?”
王茉莉說:“正因為我們足夠樂觀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劇。”
認清這個世界的全貌,好與不好盡收眼底,但仍然用好的視角看待外界,保持積極的心態。
不執著於盡善盡美,而是過濾掉那些不想做、做不到的部分,保留自己想做、能做到的部分,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生。
別人的遊戲規則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有意識地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
所以,別被外界的規訓主宰你的內心。
能做到60分,就足夠好了,剩下的40分,你儘量做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王鐵梅的女兒王茉莉,小小年紀也有自己的憂愁。
班級演出,她被老師安排在舞臺下鼓掌,理由是她“鼓掌鼓得特別好”。
媽媽鼓勵她去學打鼓,一開始她拒絕了: “我不喜歡演出,我喜歡做觀眾。”
但在大家的再三鼓勵下,她學了架子鼓,還鼓起勇氣走上舞臺,完成了演出。
本以為王茉莉會繼續打鼓,享受舞臺,沒想到她在作文裡寫道:
“我在一個很大的舞臺上表演,但我沒有特別高興,只覺得做完了一件事。我還是喜歡做一個觀眾。”
其實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想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可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王茉莉很幸運,媽媽能理解她,支援她做自己。小葉也羨慕她“你是全上海最幸福的小孩”。
但熒幕外的我們,或許就沒有這麼幸運。
大部分人從小到大遭遇很多否定、打擊、不理解,找不到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對不對。
心理學家很早就探討過這一種情況:
當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創造性會受到懲罰,死記硬背會受到獎勵,TA們就會專注於別人希望TA們說的話、做的事,而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馬斯洛在《需求層次理論》中,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視為人本主義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
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大部分想法都能被外界很好地接納,內心也深深地接納自己。
斯坦福大學教授斯蒂芬·吉利根把這份創造性理解為: “我要這樣做,但我內在某個部分關閉了,或焦慮,或害怕。”
通常人們認為,面對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最佳解決辦法,就是完全不理會自己的內在感受。
但這會讓你與真實的自己“開戰”,讓你非常厭惡自己內在的這個部分。
而內在這個極其柔軟的部分,卻藏著你最深的創造力。
或許,創造力是你與生俱來的天賦,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被諸多外界的聲音扼殺了。
然而,外界否定的聲音,根本不能定義你自己。
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不管是當觀眾還是主角,只要是你熱衷且享受的就很好。
王鐵梅和鼓手小馬互相喜歡,小葉對王鐵梅說: “他配不上你。”
王鐵梅豁達一笑: “可是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啊。”
小葉也笑了:“能讓你開心的,就是好東西。”
她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好東西”:撇開優劣、高低、對錯,能取悅自己的,就是好東西。
一個東西到底好不好,我們心底其實很清楚,卻常常掩飾本心,用外界的評判標準來替我們做出決定,選擇那些貴的、高的、有錢的、華麗的……
明明內心不喜歡、不愉悅、不滿足,卻告訴自己“這就是好東西”,說明我們心底並沒有誠實地對待自己。
在馬克思的主體性理論體系裡,“自為性”包含了人的獨立性、探索性、建構性等要素。
綜合來看,它決定了一個人與外界互動的整個模式。
比如:
什麼能豐盛我?什麼會削弱我? 和怎樣的人事物產生連線能使我滿足? 建立怎樣的關係會讓我感到心力憔悴?
這一切的答案都指向“我是誰”。
答案越清晰,我們越能認清自己,把生活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模樣,長久地滋養我們。
如果你的生活找不到方向和出路,去找到真正能取悅你的“好東西”,準沒錯。
就像“水哥”王昱珩說的:
“堅持自己喜歡的事物和穩定的生活之間,我只選擇了前者,並不太考慮後者。但是我發現當堅持前者的時候,後者自然就來了。”
所以,在生活中迷茫困頓時,儘管去選擇那些讓你感到開心的、平靜的、幸福的“好東西”吧。
希望我們都能:勇敢拒絕被綁架,獲得相對的自由。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芒來小姐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路、unsplash
參考文獻:
[1].陳志霞. 社會心理學[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6.1.
[2].Baumeister, R. F. 我從何來:自我的心理學探問[M]. 梅凌婕譯.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4.8.
[3].馬斯洛, 亞伯拉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動機與人格[M]. 吳張彰等譯.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22.8.
人生這場電影裡,我們都是自己的主角,需要掌控自己的人生,照顧好自己心裡的內在小孩。
如果你感覺不夠了解自己,總是忽視自己的內在需求,不夠愛自己,想要給自己更多關愛,那麼不妨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在心理諮詢中,你可以放心向諮詢師傾訴煩惱,你能透過當前生活的困境追溯童年的創傷,從而療愈內在小孩,重新看見自己。諮詢師會陪伴你直面心理問題,找回人生掌控感。透過心理諮詢,你能夠看見自己、瞭解自己、治癒自己。
為了鼓勵更多人體驗心理諮詢,壹心理推出了半價諮詢優惠活動。原價¥400~1000的心理諮詢,首次下單低至¥200/次!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