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什麼樣的人活得最辛苦?
不是沒錢、沒愛,而是“擰巴”。
一顆“擰巴”的心,會讓人內耗不斷,陷入情緒的漩渦,總是跟自己、跟別人、跟這個世界過不去。
一個“擰巴”的人,會經常對自己不滿意,對很多事情看不慣,但又難以改變現狀,於是在矛盾中反覆拉扯,活得疲憊而緊繃。
相反,那些看起來內心強大,每天活得通透、淡然的人,都早早修煉了一種“頂級心態”——允許一切發生。
莫言在《晚熟的人》裡說:
“真正的強大不是對抗,而是允許發生。允許遺憾、愚蠢、醜惡、虛偽,允許付出沒有回報。當你允許這一切之後,你會逐漸變成一個柔軟放鬆舒展的人。”
今天,壹心理就來和大家聊聊:
怎樣才能擁有“允許一切發生”的心態,成為一個柔軟舒展而有力量的人?
怎麼理解“無常”?
其實很簡單:無常=變化=不確定性。
我做心理諮詢時發現,許多焦慮的來訪者都有一個共性:難以忍受不確定性。
我給一些人填寫了“無法忍受不確定量表”(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簡稱IUS),TA們的得分都比平均值高出很多。
心理學認為:焦慮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恐懼。
其實所有人都有一種恐懼,那就是人對控制感的本能需要與客觀不確定性的衝突。
控制感又與“自我效能感”相關,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如果一個人面臨的不確定性過高,或者對不確定性非常敏感,往往會體驗到失控感和無力感,從而引發焦慮或抑鬱。
然而,世界唯一的常態就是“無常”。
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處於變化之中,我們的情感、身體、思想以及外部環境,無一不在流動與變遷中。
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談到人生觀時他說:“歡迎自己的人生有各種可能性。”
我笑著反問:“壞的可能性你也歡迎?”
本想詰難他一下,誰知他面色平靜,輕輕點頭:“壞的可能性也歡迎。”
剛開始我的內心有些震撼,但一番探討下來,也明白了:
似乎人人都懂人生無常,但實際上很多人,包括曾經的我,只喜歡好的“無常”,只希望在意料之外,都是命運賜予的驚喜。
討厭一切糟糕的變化,是人的本性。
正如《紅樓夢》裡的一首曲子《恨無常》唱的: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不管是好的、壞的無常,都沒關係。
這是一種不加評判的接納,一種真正的豁達柔軟。
我們可以欣然地擁抱一切變化,擁抱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知名演員吳越接受採訪時說的一段話,令我感觸很深,在此分享給大家——
“一切的發生,本身你就是不可能去阻擋它的。 你害怕也這樣,不害怕也這樣。所以我選擇讓它過去,不再跟它較勁。 當你允許一切發生之後,就會變成一個柔軟的人。”
心理學中的“情緒認知理論”告訴我們:決定一個人情緒的,是人對一件事情的認知,而非事情本身。
境隨心轉,我們是痛苦還是平和,取決於怎麼看待人生的變數。
看見無常,允許無常,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和強大的標誌。
曾經有段時間給大學生做心理科普時,我每次都會提一個問題:
“想象一下,如果現在地球上只剩下你自己,你的那些困擾還會存在嗎?”
真相是,我們99%的困惑和痛苦,都來自人際關係。
我認識一位可愛開朗的女孩子叫小柏,一年多未見,再次聯絡時卻得知她患上了抑鬱症。
她說她失戀了,那個曾經特別愛她的男友,離開了她。
她無法從痛苦中走出來,因為強烈的憤怒、傷心和不甘。
她晚上總是睡不著覺,翻來覆去地想:“為什麼?為什麼人會這麼快變心?”
她給我打了個比喻:“就好像我倆在跳一支雙人舞,音樂還在高潮中,我還開心地沉浸在裡面。結果他突然停下來,冷冷地看了我一眼之後下臺走了,剩我自己在臺上尷尬無措地傻站著。”
兩個月後的一天,我又給小柏發訊息,出乎意料的是,她說自己的抑鬱症經過治療調整後已恢復了大半。
我問怎麼做到的,她說:“我想通了,也許我並沒有那麼瞭解他,把他想得太好了。也許他這樣做正好證明了我們是不合適的,說不定以後我會遇到更好的物件。”
她的經歷也讓我想起,曾有一些自以為關係很好的老友,幾年沒聯絡後,我主動發訊息給TA們,感受到的卻都是字裡行間的冷淡和疏遠,頗覺受傷。
我們的生活裡總有種種不快和委屈。比如工作被領導PUA、遇到很苛刻的甲方、被他人說壞話、不被父母理解、被朋友/伴侶背叛……
我們為此痛苦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持續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則需要意識到,這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存在“過度理想化”,對他人抱有不合理的期待。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提出:過度的理想化,阻礙了人們對自我的真實接納,導致對他人和自我的認知產生偏差,使我們更加遠離現實的複雜本質。
現實的本質是,人存在差異性和複雜性。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三觀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
每個人,都是TA過去成長經歷的總和。
當我們放棄“理想化他人”,便擁有了允許的力量。
允許別人和自己不同,允許有人比自己優秀,允許愛的人不愛自己,允許被討厭,允許善與惡交織、光明與陰影相隨……
允許我是我、你是你,允許一切如其所是,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我和很多朋友一樣喜歡餘華老師,因為他真的很懂年輕人,語言表達細膩、幽默又通透,非常有人格魅力。
但很多人不知道,年少時的餘華,其實很敏感、怯懦。
在他的自傳文學《我膽小如鼠》裡,餘華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從小就膽小,在同齡人裡排第一; 小心翼翼,從來不敢打架、惹是生非; 哥哥把自己丟在外面,也不敢哭鬧,總是一個人在黑暗的恐懼裡默默走回家。”
這些性格里的“弱點”讓他多年裡一直自我懷疑,沒有勇氣正視自己,內心始終惶恐不安,像死裡逃生一樣艱難長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和痛苦,我們會犯錯、愚蠢、自卑、自大,會迷茫、糾結、膽怯、放棄,都因為我們是“人”。
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過一個核心觀點:人類最大的心理成就,就是能夠接受人必有死亡的自然規律。
因為這體現了個體對自我全能感的放棄,以及對自身有限性的認可,進而實現心理上的轉變與成長。
“自我全能感”指的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潛藏著一股想要掌控一切的力量。但當現實不如人意時,人就會因為全能感受挫而自我懷疑、自我攻擊。
接納自我,意味著要放棄對自我全能感的堅持,接受自己的有限和平凡,實現真正的成長。
直到如今,餘華身上的敏感和怯懦依然存在,但他已經能夠重新理解和接納這些不完美——
“膽小的人大多敏感,而敏感是一種珍貴的天賦,敏感會帶來發現和樂趣。”
“怯懦是一種美德,只有善良的人才有恐懼,因為善良,才有無盡的共鳴和無窮的希望。”
接納也是一種勇敢和智慧。
正如莫言在《晚熟的人》一書中所說的: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接受孤獨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接納本身,就孕育著希望和改變。
當你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就能勇敢地活出自己,活得自洽而內求,清醒且堅定。
我挺喜歡網上最近流行的一個梗——“那咋了?”
它看似“擺爛”“無所謂”,實則具有“允許一切發生”的力量。
一時找不到工作、收入低、上岸失敗、上班遲到被扣錢、沒房沒車沒物件……
那咋了?人生完蛋了嗎?地球毀滅了嗎?
不管怎樣,我們還在繼續努力地活著。
哈佛心理研究員丹尼爾·吉爾伯特在研究中發現:人們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時,無論是毀滅性災難還是一些生活難題,都比自己預想中要表現得好。
人們以為自己不會再笑了,但還是會的;人們以為自己不會再愛了,但也還是會的。
TA們會去買東西,看電影,也會在婚禮上跳舞。
或許,我們遠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強大。
一切悲歡苦樂、好壞得失,不必執著。
當我們放下執念,才能開始享受生命的流動之美。
正如著名詩人海靈格的《我允許》詩中所道——
“我是為了生命在當下的體驗而來,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 就是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最後,祝福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允許一切發生”的心態,在真實的世界裡,活得柔軟舒展有力量。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時今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路、unsplash
參考文獻:
[1].張曉梅,王樂然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焦慮的影響及其機制.四川精神衛生雜誌,2023.1
[2].卡爾·羅傑斯.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M].楊廣學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7
[3] M.T.White&M.B.Weiner.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M].吉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8.3
楊絳先生曾說:“最高的智慧,是接受生命中的一切。”
如果你也想學會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無常,全然接納自我,做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學交流群,從學點心理學開始。
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習心理學知識、觀看大咖直播課,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緩解焦慮;可以與群友溫暖互助,獲得改變的勇氣,擁有“允許”的力量;還可以免費領取1V1心理職業規劃,0基礎入行心理行業,持續學習進步,提升面對未來不確定性與抵禦風險的能力!
立即點選海報,免費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