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近期我國呼吸道病毒流行情況及流行趨勢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國哨點醫院採集的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和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樣本進行監測顯示,本週急性疫情仍處於較高水平。其中,流感病毒是導致近期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病原體[1]。
自2024年12月19日,中疾控宣佈流感進入季節性流行後,我國季節性流感疫情延續至今,根據最新1期國家流感中心釋出的流感週報顯示:本週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為35.8%,上升趨緩(圖2),今年我國北方季節性流感高峰已達頂點,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下降,陽性率為33.7%,呈現下降趨勢。流感毒株以A(H1N1)pdm09亞型為主[2]。整體高峰要低於前兩年2022/23及2023/24的流感季。
圖1.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病原體核酸檢測陽性率每週變化趨勢
圖2.2021-2025年度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
近期全球其他地區流感流行趨勢
北半球,大部分歐洲國家[A(H1N1)pdm09 亞型為主、A(H3N2)亞型和B型流感同樣被檢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A(H3N2)亞型]、西非(所有流感型別共同流行)、中非[A(H1N1)pdm09亞型]、北非[A(H3N2)亞型]和大部分亞洲地區[A(H1N1)pdm09 亞型,西亞有B型流感共同流行]流感上升。
南半球,南美洲熱帶地區國家(B 型)、東非(B 型)和美拉尼西亞[A((H1N1)pdm09 亞型]的流感活動水平較高且呈上升趨勢。大多數報告國家的流感活動水平保持穩定或有所下降[2]。
圖3.WHO監測全球流感流行病學情況
各國抗流感藥物指南匯總
現有的呼吸道傳染性病毒,目前只有流感病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因此,抗病毒治療是對抗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現有的抗病毒藥物主要分為兩類,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和RNA聚合酶抑制劑,特別是後者是近幾年研發上市的,是直接作用於病毒的複製環節,降病毒效果會優於神經氨酸酶抑制劑。202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和我國部分指南也有更新,以下是對全球範圍和我國抗流感病毒藥物相關指南進行整理彙總。
WHO,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以及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目前可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的治療和預防分別進行了推薦,如圖。WHO釋出了《2024年流感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WHO流感指南》),對流感的防治策略作出重要更新[3]。該指南針對非重症流感患者治療、重症流感患者治療、季節性流感暴露後預防,以及人畜共患流感病毒(與高死亡率相關的新型甲型流感)暴露後預防的抗病毒藥物使用推薦進行了更新[3]。其中對於伴疾病進展高風險的非重症流感患者,不再推薦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而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RNA聚合酶抑制劑瑪巴洛沙韋成為唯一被推薦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對於重症流感患者,推薦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抗病毒治療[3]。
去年我國抗流感病毒藥物指南也有更新,包括每年更新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4],衛健委釋出的《人感染禽流感診療方案(2024)》[5],以及兩個針對兒童患者的指南《兒童流感診療及預防指南(2024醫生版/患者版)》[6]和《兒童流行性感冒的疫苗預防和抗病毒藥物應用的實踐指南(2024版)》[7]。對藥物的具體推薦如下:
總而言之,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瑪巴洛沙韋用於抗流感的治療及預防,其中:WHO特別將瑪巴洛沙韋作為輕症(具有併發症高風險)流感治療的唯一抗病毒藥物推薦;美國CDC/APP 推薦巴洛沙韋用於≥5歲、歐盟推薦用於≥1歲流感的治療和預防;日本指南推薦用於≥12歲甲/乙流的治療和預防,6-11歲用於乙流治療,1-5歲乙流也可以考慮使用。衛健委禽流感指南也同步推薦巴洛沙韋作為禽流感的抗病毒藥物。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流感的流行態勢都處於動態變化之中。我們不僅要密切關注流感病毒在不同地區的活躍程度,更要依據各國權威指南,合理運用抗流感藥物進行防治。對於個人而言,瞭解流感流行趨勢,在流感季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依然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同時,相關部門也應持續加強監測,及時更新指南,為公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共同應對流感帶來的挑戰,守護大眾的呼吸道健康。
專家簡介
熊豔 臨床醫學博士
教授,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1997年原中山醫科大學七年制碩士研究生畢業,2006年6月獲中山大學心血管專業醫學博士學位,2013年9月-2015年8月期間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院外心臟驟停與心肺復甦臨床研究,並在美西災難醫學培訓中心接受系統的災難醫學培訓。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著60餘篇,其中SCI論文18篇,包括中科院一區頂刊論著6篇,研究成果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迴圈等權威雜誌和國際復甦指南引用
廣東省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協會急診與災難醫學專科聯盟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協會高階生命支援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女醫師協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
更多兒科精彩內容掃描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開啟醫生站網頁版即可檢視~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01/t20250116_303895.2.
[2].流感監測週報: 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lgzb/202501/P020250116400197225570.pdf
[3].WH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influenza [R], 2024
[4].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
[5].國家衛檢委,《人感染禽流感診療方案(2024)》
[6].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兒科呼吸工作委員會, et al. 兒童流感診療及預防指南(2024醫生版) [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24, 39(12): 881-95.
[7].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兒科感染學組,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兒科專委會感染組, 中國臨床實踐指南聯盟方法學專委會. 兒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和抗病毒藥物應用的實踐指南(2024版) [J]. 中華醫學雜誌, 2024, 104(40): 3705-25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