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迎來了立春節氣。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標誌著冬季的結束,春季的開始,象徵著希望。
今年是乙巳年,天干“乙”屬陰木,地支“巳”屬陰火,木火相生,被稱為青蛇年或綠蛇年,預示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吉祥年。同時,今年因年頭、年尾各有一個立春,雙春閏月,又被稱為“雙春年”,好事成雙。
經歷了嚴寒之後,立春時節到來,東風送暖,大地寒意消退,萬物復甦,冰雪融化,春的氣息悄然而至。從四季、五臟的對應關係來說,“腎主冬、肝主春”,人體的陽氣與陰精在冬季均藏而不瀉。“春氣通於肝”,木氣升發,肝氣升發助生陽氣,以啟迪諸髒、調暢氣機,共同推動人體新陳代謝的活躍。
全國名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終身教授尤昭玲認為,女子如花似水,擔當孕育之責,以腎為本,以血為用,只有精血充沛,胞脈通暢,陰陽平衡,方能經調孕順,鮮花如期綻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冬三月,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於女子來說,寒冬之時,百花凋零,若調攝不慎,極易受寒,寒邪侵襲,胞宮不溫,水凝成冰,氣機阻滯,月經失調,難以攝精成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尤昭玲教授認為,立春之後,永珍回春,萬物生髮,此期調治在於“生”,生歸春氣,生髮萬物,藉助春生陽長之勢,暖宮融冰,調經助孕,方能春暖花開。
立春養生
立春之時,陽氣漸生,但陰寒未盡。尤昭玲教授建議,女子此時更要避風寒、暢情志、調飲食、慎起居。
堅持“春捂”原則,不可過早減衣,謹防感冒。注意頭部、頸部、腹部、腳部等重點部位保暖,保持室內溫度適宜,空氣流通,避免潮溼。
肝稟風木,外合於春,春天肝氣易亢,女性要調暢情志,及時宣洩不良情緒,保持心情舒暢,警惕陽亢化火,傷津陰液。
肝屬木,主青色,飲食上,可多進食芹菜、萵筍、菠菜、香椿、青菜等青色的食物養肝護肝,多食甘味,補益脾氣,少食酸澀之品,阻礙肝氣的疏洩。忌食發物,以免生髮太過,助火生熱。起居上,適度性生活,促進女性的生殖系統煥發出勃勃生機。
藥膳食補
立春乍暖還寒,尤昭玲教授結合女性生理體質特點,提倡立春節氣進食暖春粥和暖春湯,避寒暖宮,調經助孕,健身養顏,延緩衰老。
1、暖春粥
▲組成:地瓜10克,燕麥10克,菠菜1顆(切碎),優質豬肝10克(切小片),生薑絲、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地瓜洗淨切丁,加水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至7分熟,加入燕麥同煮,起鍋前加入生薑絲、菠菜碎、豬肝片,文火煮3-8分鐘,食鹽調味。
▲地瓜健脾益氣,菠菜補血抗衰老,色青平肝潤燥,兩者相配氣血雙補。豬肝性溫,血肉有情之品,補血養肝,健脾補氣。燕麥輔佐降低地瓜的糖分,減低豬肝的高膽固醇。生薑溫中散寒,調和氣血。立春服用暖春粥,益氣補血,溫中暖宮。
2、暖春湯
▲組成:九制黃精5克,瘦肉20克,白蘿蔔5克,紅蘿蔔5克,生薑絲、食鹽、胡椒適量。
▲製作方法:九制黃精、白蘿蔔,紅蘿蔔切丁,瘦肉切片,加薑絲適量,隔水蒸30分鐘,起鍋時加入香菜、胡椒。
▲黃精滋腎填精,養陰潤肺,是補脾益肺的食療佳品。白蘿蔔與胡蘿蔔相配,一白一紅,健脾胃、補肝明目、除痰潤肺、抗衰老。香菜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胡椒溫中散寒。立春服用暖春湯,補脾益肺,滋補肝腎,助卵養巢。
服用方法:立春當日,上午服用暖春粥、下午服用暖春湯,每三天服用一次,服用三次。
中醫認為,上午為陽中之陽,上午服用暖春粥益氣溫中補陽為主;下午為陽中之陰,下午服用暖春湯滋補肝腎,取陰中求陽之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古人認為,三元合一,三光同輝,萬物出焉。故粥、湯取三為數,寓意天地人合,事事順遂。
尤昭玲教授提醒,如果您經常出現月經不調、孕育失敗;長期遭受氣色差、失眠、脫髮困擾,建議在2025“雙春年”的立春節氣,服用暖春粥、暖春湯,生髮陽氣,溫通經脈,暖宮養巢,讓您在新年容光煥發,以最佳的狀態孕育新生。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曾晶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