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址,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古人留下的一個個墳墓。中國古人信奉,人在死了之後會到達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人還是可以享受生前所享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銀財富還是身份地位。所以古人在死前會為自己修建豪華的墓室,越是有錢,地位越高,墓室的規模就越大。還有的人受道教思想的影響,覺得人在死後能夠羽化成仙,屍體能夠永垂不朽,所以為自己建造玉器,放在七竅之中,以保持屍身不朽。
但無一例外,這些人在死後都沒有能夠保持屍身永存,也沒有能夠羽化成仙,但還是有東西曆經千百年的時間,留存了下來。比如那數量龐大,製作精美的陪葬品,又比如那些早已失傳在歷史長河中的古籍。但在一些古墓中,考古學家也有了一個個驚人的發現,比如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千年不朽女屍,以及那兩千多年還保留其形的藕片湯。食物真的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保持其面貌嗎?馬王堆的藕片湯只是保留了其形狀,但在另外一座古墓中,專家發現了一桌的飯菜。
古墓之中全是壁畫
自古以來,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在人死後或多或少都會有陪葬品,地位越高,陪葬品越是豪華,但在河北的一座古墓之中,專家卻沒有看到絲毫的陪葬品,而是滿牆的壁畫。1993年,在河北張家口市的宣化區,考古學家發現了十座遼代的古墓,而後專家證實,這些古墓是遼代張氏家族的墓葬群,距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儲存相對完好。在這些古墓之中,最令人震驚的,就是那滿牆的壁畫,已經龐大的墓室規模。
墓室牆壁上的壁畫顏色還十分的鮮豔,就好像是剛剛畫上去沒多久,壁畫上的人物畫得十分的活潑生動,各色各樣的人物,生活場景都有,就像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實反映。其中最令人震驚的,還要數張文藻和他夫人的墓室,沒有什麼陪葬品,而牆上也全都是壁畫。最重要的是,修建墓室的人就好像是要給張文藻和他的夫人修建一座微型宮殿,所有的設計都無限地接近了生前的居住環境。墓室的門樓中間的木門還上了鎖,就像是真實房屋的樣子,一開門,人們就能夠看見兩旁的牆壁上畫著的歡迎的門吏。
壁畫價值不低於10億
古墓前室的頂部繪有蓮花藻井,後室頂部被畫上了圓形的天幕,代表的自然就是星空了,天幕上還畫有太陽和28星宿,這些壁畫在今天的價值已經超過了10億元。而壁畫墓的主人張文藻又是什麼身份呢?張文藻來自遼代時期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墓葬雖然沒有什麼陪葬品,但從古墓的規格以及墓葬中壁畫上看,也能夠看出他是一個富有的人。古墓的樣式與漢人不同,可能是因為張文藻是一個契丹人,而在這座古墓中,專家還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考古家:墓主人知道我們要來
張文藻與其夫人的棺木前,放置了一張大木桌,桌上柏油碗、盤、筷、瓶、湯勺以及雁足燈。在這些碗盤之中,還盛滿了各種食物,有板栗梨子葡萄等等,其中有些水果已經乾枯了,板栗卻還完好地放置在一件黃釉龍首碗中,雖然已經過去千年的時間,板栗的表皮卻還是完好無損,猶如剛剛被擺上飯桌的。除此之外,墓中還發現了“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話,也就是說墓主知道自己的墓穴會有被開啟的一天,而考古學家才會開玩笑一般地說:“墓主人知道我們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