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臘壓力山大馬其頓方陣得那次感謝迷路,不分東南西北有時竟然能改變命運!萬一我們不迷路,真的就改變歷史了,整個歐洲可能都是中國的!
我們歐洲專家每次一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歐洲歷史的關係,都忍不住驚歎:這要是馬其頓沒有迷路,恐怕歐洲的天都塌了!
但你要說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不牛B,那我們第1個不服!
亞歷山大東征13載
我們的大老闆亞歷山大東征,從公元前336年就開始打仗,整整十三年!從希臘出發,一路碾壓過去,什麼中亞、波斯、埃及,通通被我們老大打趴下。
我們老大亞歷山大不僅能打,還能吹,他總說自己是神的兒子,我們一聽,行,那就跟著神的兒子去闖天下吧!
我們馬其頓軍團可是響噹噹的威名,尤其是那方陣,簡直就是移動的肉牆。每次我們列隊衝鋒,對手的膝蓋在打顫,都嚇尿了。
我們一方陣衝過去,敵人就跟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倒一大片。
四大文明古國被我們滅了三個,波斯那幫土豪,儘管財大氣粗,還是被我們撂倒。
至於埃及,就更是不在話下了。
當亞歷山大大帝打下了這個巨大的帝國時,就開始琢磨著征服中國。那時候的中國被我們希臘人和波斯人叫做賽里斯國,意思就是“產絲的國家”。
在我們的傳說中,中國遍地黃金,富得流油,這讓亞歷山大體內的征服慾望直接爆表了。
於是,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決定帶著他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東方進發。隊伍各個精神抖擻、摩拳擦掌,彷彿已經看到了那遍地黃金的賽里斯國。
只是有一個小小的問題——當時的地圖實在太不靠譜,簡直就是一張亂塗亂畫的塗鴉。我們走著走著,莫名其妙地走到了印度,然而更搞笑的是,亞歷山大還特自信地認為他走對了,把印度阿三當成了中國。
印度倒了血黴
最幸運的是亞歷山大,最倒黴的是印度。
於是,我們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用了不到四個月就輕鬆佔領了整個印度。
那段時間,希臘軍隊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每次開戰,亞歷山大都要來個激情四射的演講:
“兄弟們,前方就是黃金遍地的賽里斯國!幹了這仗,我們就可以回家抱金磚了!”
結果呢,我們是抱回了不少印度的香料和奇怪的神像,但金磚一個沒見著。
亞歷山大還驕傲地認為自己已經打到了世界的盡頭,拍著胸脯對我們說:“兄弟們,我們到了世界的盡頭!你們想家的可以回去了!”軍隊裡頓時一片歡呼,但心裡都在嘀咕:“大帝,這地圖怕是買一送一的吧,咱們打的是哪兒啊?”
剛好軍隊也疲軟了,戰士們都出現了厭戰思鄉的情緒,亞歷山大下令班師回朝。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回國途中,染上了疾病,於巴比倫撒手人寰。一代希臘戰神死的讓人心碎,整個軍隊都哭得稀里嘩啦的。
亞歷山大躺在病床上還唸叨著:“賽里斯國的黃金……我的帝國……”
同一時期,在東方也有一位強大的戰神,他叫白起。
亞歷山大確實厲害,那與白起比,孰勝孰劣呢?下面我從各個角度上進行對比。
當時的秦國有多強?
這就是亞歷山大生的年代不對,正趕上商鞅變法結束,秦國史上最強。
秦國的祖宗是個給周王養馬的馬伕。秦國這地方地處西陲,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山東各國都把它當成是化外之地。
可千萬別小瞧這個養馬的馬伕的後代,因為他們把自己變成了一臺高效的戰爭機器,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窮則變,變則通”啊!
公元前359年,亞力山大還在馳騁歐洲呢,秦國那邊突然冒出了一個叫商鞅的傢伙,開始搞改革。
這麼說吧,沒有商鞅,就沒有強大的秦國。
這商鞅是個人物,搞得秦國越來越牛B。
公元前340年,商鞅還不滿足,又帶兵去揍魏國,結果順利拿下了河西之地。搞得魏國哭爹喊娘,商鞅回去後得了個封地,還起了個特別酷的名字——商君。
到了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見面,兩個人互相稱王,像倆孩子玩過家家:“我當王,你也當王,好開心!”
接著蘇秦這傢伙開始在各國之間遊說,搞了個“合縱”的大計劃,想要聯合起來抗擊秦國。秦國自然不樂意了,於是派出大將犀首去揍魏國,把魏國的四萬多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還順手活捉了魏將龍賈。
犀首這傢伙真是有兩下子,接著又攻取雕陰,還打算繼續東進。
這時候蘇秦急了,怕秦國搞破壞,只好去激怒張儀。
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犀首逼迫齊國和魏國聯合攻打趙國,這一下搞得各國的盟約瞬間土崩瓦解。
這就是變法的牛B之處。一個養馬的家族竟然變得如此厲害!商鞅也是足以寫進史書的人物。
秦國能夠把資源、糧食、兵力、文武大臣都調動起來,這樣一來,在對六國的戰爭中就始終佔據上風。
商鞅上來第一階段就直接實行連坐制度,輕罪重罰,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還搞了個二十等爵制度,重農抑商,焚燒儒家經典。
由於變法開放了秦國平民的晉升體制,所以取得了重大成功,開始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
然後,商鞅又開始了第二階段變法。
這一次更是狠,他廢除了井田制,開阡陌封疆,推行縣制,遷都咸陽,還剝奪了貴族的權力。
你能想象到貴族們當時的表情嗎?那臉都綠了!商鞅的變法卻是最徹底的,這讓秦國成為了戰國最強國家。
秦國總共有100多萬大軍
秦昭襄王
秦國初期,人口只有200餘萬,軍隊滿打滿算10多萬人。經過商鞅變法後,直接攀升到20多萬。這不光光是人數上的攀升,這是國家實力的增強是國家經濟的體現。
到了秦惠文王巔峰時刻40萬。而在秦昭襄王更讓秦國突破了700萬,40萬的軍隊整個帶法如果再加上動員能力直接出動50分部隊,跟玩兒一樣。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國總共有100多萬大軍!
你說這秦國人怎麼這麼能打?簡直就像希臘人吃了菠菜變成了大力士一樣神奇!秦軍一個個像瘋狗一樣衝上去,殺得六國計程車兵屁滾尿流。
變法是牛逼,但是更牛B的是老秦人的戰鬥精神。
秦國人,專門喜歡打仗和砍腦袋。
話說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殺了多少人呢?
司馬遷在《史記》裡邊寫到:秦國在伊闕之戰斬獲首級24萬,吞併魏國時斬首13萬餘,跟趙國幹仗的時候,先後斬殺趙國人45萬多。
聽聽,這數字多嚇人!不過,秦國人就是喜歡這“大手筆”。
秦國吞併韓國的時候,白起這個將軍竟然殺了5萬多人!
這個白起要說砍頭比賽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而且這個記錄可不是隨便說的,西晉學者皇甫謐在《帝王世紀》裡說:
秦國和山東六國的戎卒有五百餘萬,按人口數來推,當時估計有千餘萬。而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使軍民死傷三分之二。
聽聽,簡直比希臘神話裡的特洛伊戰爭還要慘烈。
咱們給秦國算個賬,翦伯贊先生在《中外歷史年表》裡給秦軍斬首的數量做了個統計:
公元前331年,秦國敗魏,斬首八萬;丹陽之戰,八萬;,18年後,宜陽,六萬;3年後,地點重丘,二萬;1年後,襄城,此後中間大大小小,上百萬;前260年,長平大戰,四十五萬;最後攻趙平陽,斬首十萬。
統計結果:128萬人只多不少!
在那兩千多年前,人口還挺稀少的情況下,這個數字多麼可觀!可以看出秦國強大的戰鬥力,而且以兇狠著稱。
秦國如此殺人如麻,誰不害怕?
亞歷山大有多強?
再來看亞力山大的部隊。為什麼亞歷山大能打穿亞歐?
因為歐洲軍隊落後又混亂,亞歷山大才能在不佔數量優勢的情況下,輕易將對方打敗。
這要是秦國呢?秦國那會兒正是公元前330年左右,正好是秦惠王時期,剛剛完成了商鞅變法,整個國家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兵力高達60萬,簡直能打到天上去!
他們還各種黑科技,光靠弓弩就能對付我們著名的馬其頓方陣,那簡直像割麥子一樣,砍瓜切菜,誰能頂得住?
東邊的齊國還沒倒黴到頭呢,墳頭草已經長了兩米高了。
如果當時秦惠王知道歐洲還有一個這麼又富又不經打的國家,那得樂翻天了。
要是再晚點,碰上秦始皇,那長城估計都得修到我們希臘門口了。
想著這些,簡直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