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越風情 · 平陽鰲江天師洞】
文&圖葉望慶
遊 步 道
天師巖,位於平陽縣江鰲鎮,是一處融合了自然造化與人文韻味的勝地。2014年,蕩群曾從平陽錢倉的白水村方向登臨,時隔十年,再度探訪。選擇了從鰲江塘川社群聯南村方向上山,驅車至半山腰的停車場,然後拾級而上。
停車集體照後,我們踏上了青磚鋪設的山門,那古樸莊重的氛圍令人心生敬畏。門旁的楹聯“天降真人開道通,師傳妙法定乾坤”,橫批為“天師福地”,由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親筆題寫,為整條步道增添了幾分神秘氛圍與文化底蘊。
遊步道,是當地政府於2016年為方便遊客而建。 起點海拔276米,終點海拔575米,全長1.5公里,寬約2米。 條石砌就,蜿蜒曲折,呈小S型步道,部分山道設有護欄,中途有路亭供遊客休憩。
步道之美,不僅在於奇巖異石的景緻,更在於兩旁岩石上篆刻的名人書法作品。這些作品均出自溫州書法名家之手,如林劍丹、汪廷漢、林峰、中原、吳永龍、池志徵等大師。蕩群中的書法愛好者小薇姐,勇哥等為我們深度講解每一幅作品,無論是行雲流水般的流暢,還是蒼勁有力的筆觸,都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魅力。
一路上行我們感到的作品有“雄風”、“仁者樂山,知者樂水”、“倫”、“緣”,還有“迎客石”、“仙疊巖”“幾生修得到”等等,它們或筆力雄渾,或氣勢磅礴,或龍飛鳳舞,或鐵畫銀鉤,或風骨峭峻,或意蘊深遠......每一字都充滿了力量與韻味,它們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這些石刻與周圍的景色相得益彰,為天師巖步道注入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登山之行,不僅是欣賞美景的旅程,更是一場文化的薰陶。 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川的壯麗,更多的是歷史和人文的積澱, 這正是甌越之地的魅力所在。
奇巖異石
在天師巖,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那些奇特的岩石,還沒有到天師巖核心景區,我們就被遊步道兩旁的奇巖異石迷醉了。沿著山腰蜿蜒的遊步道,兩旁的岩石彷彿是大自然的藝術品,每一塊都有它獨特的形狀和故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兩塊巨大的“吻巖”,也有人稱之為“親嘴石”。它們相互依偎,形狀猶如一對恩愛的情侶在親吻,形象生動,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浪漫。據說,相愛的情侶只要在這塊岩石前許願,他們的愛情便會永恆如初,並得到天師的祝福。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八仙岩”。 這裡八塊靈秀岩石錯位疊置,宛若八位神仙齊聚楓香樹下小憩,妙趣天成。 岩石形狀各異,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你可以仔細觀察,看看這些岩石中是否有你熟悉的八仙身影。
再往前走,便是高聳的“神疊巖”。 這塊岩石疊層高聳,每一層都猶如經過精心的雕琢。 傳說中,這裡是神仙們疊石為梯,登高遠眺的地方。 站在這裡,你彷彿可以感受到那種超脫塵世、與世無爭的寧靜。
除了這些著名的岩石外,遊步道兩旁還有許多其他的奇巖怪石, 每一塊都有獨特的形狀和故事,等待著你去發現和欣賞。 這些奇巖怪石是大自然贈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在登山的過程中,讓我們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 師 洞
天師洞,位於巖斗山山腰海拔四百多米的地方,是一處由天然巨巖重疊而成的洞穴,洞內幽深靜謐,冬暖夏涼,山泉叮咚,絃音迴盪,嘗感甘甜,尊為聖水。相傳當年正一派道教祖師張天師在此修身煉丹,留下不少傳說與故事。
穿過狀元門,往左上行,我們看到的是三塊巨大岩石自然搭成的石門,左邊岩石上刻有“天師洞門”四個金字。這裡就是進入天師洞的金光門,因為日出時第一縷陽光會照射到這裡,所以得名。進入洞中,巨石相互疊加,形成了一條通往天師洞的秘道。 沿著秘道前行,隙洞迂迴曲折,光線忽明忽暗,不一會兒就到了天師洞。
洞門口是一處大平臺,被稱為拜師臺,洞旁的石壁上分別鐫刻著“天師洞”及“金榜題名”的金色大字。 走進洞窟內部,別有一番洞天。 正中神座供奉著張天師的塑像,他手持法劍,道骨仙風,神情肅然。 在道教文化中,“金榜題名”代表著成功和榮譽,也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祈求。
洞壁上除了一些名人的摩崖題刻外,掛滿了祈福的匾額與銅牌,撰寫著“天師感應,金榜題名”字樣。 這裡應該是善男信女們祈求文運,福佑平安的宗教寄託之處,他們認為這“洞天求聖”能“威靈顯赫”。 因而每年高考前夕,許多家長和學子也會來到天師洞,衝著“金榜提名”的瑞兆而來,祈求天師感應,希望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難怪登山道上建設了一道“狀元門”,是讓信眾祈福通往狀元的大門,寓意原來在此,起先我以為這裡與歷史上哪一位狀元有關。 不過,真正能取得好成績,還是靠自己紮實的基礎與勤奮的付出。 天師洞的祈願只是一種精神寄託,可以幫助一些學子提振信心,緩釋壓力,並不能代替日常的學習和努力。
天 師 巖
天師巖,位於平陽縣城西南,明·成化丁末年間(1487年)的碑文記載,天師巖系塘川八景之一。它不僅是大自然的傑作,更是人文歷史的傳說。我們在山腳下仰望高峻的天師巖,它猶如一位道骨仙風的老者,矗立在天地之間。
看過天師洞後,我們沿石階繼續上行,在右側的登山道上的標牌邊上的最佳觀賞位置,看到了那令人驚歎的巨石——天師巖。 一座擎天的巨巖高聳入雲,頭頂的道士帽與岩石融為一體,猶如一位鶴髮童顏的道長,莊嚴肅穆地鎮坐在山峰,俯瞰著塘 川大地,彷彿是道家始祖張道陵的化身 。
岩石下方有一塊平坦的巨石,與天師巖相互呼應。 深壑陡峭的石壁邊,突兀出一塊40多平米的懸崖平臺,雲霧繚繞,相傳是張天師修煉昇仙的仙台。 上有天師巖下有配套的昇仙臺,真是鬼斧神工絕配啊!張道陵,又稱張天師,是道教的一位傳奇人物,被尊為正一派的祖師爺。儘管張天師並非平陽人,更未曾踏足此地,人們之所以將天師巖與昇仙臺與他聯絡在一起,更多的是信奉者源於對自己祖先的崇拜和對神秘事物的嚮往罷了。
站在昇仙臺上,整個塘川平原盡收眼底。 遠處的山脈連綿起伏,彷彿是大地的波浪。 蜿蜒的鰲江如同一條銀帶,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山水美景、田園畫卷、人間煙火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 此時此刻,你會感受到飄逸出塵,清心寡慾的道教靈氣與那種超脫塵世,融於自然的神奇力量。
天師巖其實是有多快巨巖疊加而成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象,沿山道再上行至頂峰,鳥瞰就如一隻懸停在山峰的巨大蒼鷹,那鷹鼻子實在是太像了,雄鷹聚眸,俯視大地,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天造地設。
聽竹風 賞奇石
看過“天師遺像”我們繼續沿山間小徑上行,穿越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前往山背賞石。 越往上行,風勢漸大,發出陣陣呼嘯聲。 然而,一塊岩石上刻著的“竹風”二字,卻讓這風聲瞬間增添了幾分高雅之氣,彷彿給它賦予了新的生命,讓它變得儒趣而又不失野性。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此刻竹葉在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竹風”聲,如同天籟之音,縈繞在耳畔。
繼續向上攀登,我們來到了天師巖的山背上。 這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奇石,猶如一個大自然的奇石展覽館。 攀天師巖,怎能不賞奇石? 山背上的石頭形態各異,有的宛如天上掉下的仙桃,飽滿的桃子,圓潤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有的則像是仙女遺落在山間的鞋子,“繡羅裙上雙鴛帶,今日階前重見。 ”蕩友轉身還發現了另外一隻大家閨秀的繡花鞋,它靜靜地躺在那裡,彷彿在等待著什麼。
這些石頭經過歲月的洗禮,早已不再是簡單的自然之物,它們更像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藝術品。或許,這只是大自然的巧合,但在這巧合之中,我們卻能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美。 在這片奇石嶙峋的山背上,我們盡情發揮著想象力,賦予每一塊石頭獨特的形象和故事。 三分形似,七分神似,這些石頭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栩栩如生,引發無限遐想。
俯瞰著周圍的美景,我們抓緊用手機攝錄,並從不同的角度比拼誰拍的照片更神似。 奇石、翠竹、清風,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水畫卷, 讓我們領略了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希望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都能帶走一份美好的回憶,留下對天師巖的深深眷戀。
登 頂
在“聽竹風,賞奇石”的同時,我們繼續攀登上行,終於抵達了山頂,一個名為“雲間閬苑”的亭廊映入眼簾,亭廊古雅,與周邊奇巖異石交相輝映,美不勝收。踏入亭廊,登頂的喜悅與震撼油然而生。“雲浪難分晨曦先入苑,天峰相接夕陽懶歸山”,閬苑中的這幅楹聯,將天師巖頂峰的美景刻畫得入木三分,更添一抹詩意與浪漫。
山至高處人為峰,站立於此,仿若整個世界盡在腳下。山巒起伏,雲海翻滾,豪邁之情在心中澎湃。“憑欄可掬雲間月,入苑相期天上仙”,另一幅對聯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此情此景。
環顧四周,俯瞰山脈,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形態各異。 它們或立或臥,或奇或險,有的猶如群獸上坡,顯示威武而壯觀; 有的則像蛤蟆望天,充滿趣味和想象; 有的卻似老妞背娃,體現暖心與愛意... 這裡的每一塊奇石都似乎在訴說著大自然的故事,引人無限遐想,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天造地設與鬼斧神工。
然而,最讓人驚歎的還不是這些美景,而是我們在閬苑裡目睹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飛渡”表演。當時,一支民間救援隊伍正在進行訓練。只見天師巖與另一座岩石之間,懸著一根纖細的繩索。我們看到都感覺到腳骨發涼,毛骨悚然,心跳加速,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而攀巖者卻在高空懸索上從容自若,自由穿梭,如履平地。
雖然每一次的滑越和翻轉都充滿了驚險與刺激,然而,身姿矯健而靈活的攀巖者們卻表現得異常從容和自信。“身輕如燕凌絕壁,心堅似鐵跨險峰”,他們的勇氣和技巧讓人驚歎不已。這場“飛渡”表演不僅是對自然的挑戰,更是對人類勇氣和智慧的讚美。看過“飛渡”表演,我們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