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2月9日報道 (文/本報記者 史林靜 談昦玄)2024年是中國農曆甲辰龍年,也是中國春節獲列聯合國假日的第一年。龍春聯、龍燈籠、龍玩偶……春節將至,一切和龍相關的事物,正裝點著中國人的生活。
放眼寰宇,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民像中國人這樣熱愛龍,並自稱為“龍的傳人”。
這是2月6日在莘莊燈會拍攝的龍年主題彩燈(王翔 攝)
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淵源久遠,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血液中。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龍的起源與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有關。《補史記·三皇本紀》中記載伏羲“蛇首人身,有聖德”。東晉《拾遺記》中描述伏羲出生時的樣貌,就是後世傳說中龍的形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袁靖認為,古人從創造龍開始,就賦予龍以神聖的含義,這種觀念代代相傳。先秦文獻中提到龍,往往與王權、上天相關聯,如《詩經》中祭祀商王武丁的詩《商頌·玄鳥》中有云:“龍旂十乘,大糦是乘。”大意是駕十輛插龍旗的大車,用豐盛的食物供奉先王。
此外,新石器時代產生的龍崇拜多與農業生產有關。在農耕文明時期,中國古人把龍視為能夠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靈。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第七十四》中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古人以舞龍的方式求雨的過程。
雖誕生於想象,但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裡,俯仰之間皆能尋到“龍”的蹤跡。
從考古發現看,大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中國龍崇拜現象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各地先後考古發掘出各種不同的龍崇拜遺物和遺蹟。最早的龍以堆塑手法成形,如遼寧省查海遺址的石堆塑龍、河南西水坡的蚌殼堆塑龍等,已經具備中國龍形象的基本特徵。
蛇身、熊掌、鹿角、鷹爪,形態瑰麗奇幻;昂首弓身、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騰空飛舞。這是一條約6500年前的龍,人們用蚌殼擺塑而成,安放在逝者身旁。1987年,當考古學家開啟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遺址的一處墓葬時,這條蚌塑龍得以重見天日,被考古學家稱為“中華第一龍”。
這條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蚌塑龍,身長1.78米,高0.67米,造型與現代龍相近,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蚌塑龍形,也是目前最早符合現代人對龍形象認知的考古實物。
以“中華第一龍”的時代為座標,環顧上下,不同時代、不同形態的“中國龍”,附身於各式各樣的精美器物上,鑄於青銅,制於陶瓷,琢於玉器,熔於金銀,繪於書畫,繡於華裳,它們或威嚴遒勁,或華美富麗,或飄逸靈動,或憨態可掬。
在中國,龍的形象也在不斷變化。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龍”字十分形象,有頭有尾,頭像鱷魚,嘴巴大張,身軀兼有鱷魚和蛇的軀幹,尾巴長而捲起。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認為,龍是一種以大蛇作為圖騰的氏族為主角,兼併了以馬、鬣狗、鹿、狗和魚作為圖騰的其他氏族,吸收了那些氏族的圖騰動物的形狀特徵,成為一種新的圖騰“龍”。
袁靖認為,在新石器時代,古人主要依據揚子鱷的形象和蛇的形象塑造龍。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龍的形象主要以揚子鱷為原型。自戰國時期開始,將揚子鱷與蛇的原型合為一體,龍的形象開始與現代人印象中的龍有所接近了。
南宋時期,畫師陳容所畫的“所翁龍”,成為宋代以來“龍圖”的標準。這一時期的龍形象,多具有圓睜的龍眼、張開的龍嘴、鋒利的牙齒、飛揚的龍鬚、粗壯強勁的龍軀、尖銳的龍爪,或躍于山巒之上,或穿梭在雲氣之間,或遊弋于波濤之中。自此,龍的形象基本確定下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海濤說,“龍”是圖騰崇拜的產物,後逐步昇華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淵源最為久遠、傳承時間最長的文化之一,已深深植根於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當中。直至今日,各地還流傳著很多與龍相關的民俗,如划龍舟、舞龍燈等。
“在數千年的歷史程序中,‘龍’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和方式出現,象徵強盛、安寧、吉祥、美好的龍圖騰、龍信仰早已超越血緣和地緣的侷限,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徵和文化符號。”趙海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