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小兒很快就要告別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香港稱“幼稚園”),開始他人生的新階段。
他的身份,從一開始的“BB”(初生小寶貝)、到“細蚊仔”(小孩子);
再很快進化到 “小學雞” (小學生)。
講起香港幼兒園的攻略,網上不難搜尋到很多關於準備、面試、擇校等等的資料。
但你有沒有想過:
你家小寶貝進入了心儀的幼兒園之後,這三年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子?
這三年,ta有什麼最顯著的轉變?
這三年,一眾老師和校長,又是怎樣和小孩一起成長的呢?
除了小孩,原來家長之間也在互相影響、互相成長嗎?
如果你也關注這些以第一視角提供的、很難在其他平臺找到的體驗;
那作為“二十四孝爸媽”(好爸爸好媽媽)的你,這篇分享絕對不容錯過。
看到最後的話,還有一個絕密秘聞要奉送哦。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
首先,關於“幼兒園”在香港被稱呼為“幼稚園”的原因,我一直沒有什麼研究。
“幼稚”這個詞之於我,就是電影《那些年》,陳妍希在柯震東背後大喊:
“你怎麼這麼多年,都這麼幼稚!”
不過,入鄉隨俗,“幼稚園”這個詞,在粵語裡是沒有任何褒貶色彩的。
有點跑遠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小朋友三年裡的生活軌跡是怎樣子。
細分為擇校期、適應期、K1、K2、K3等過程。
1)擇校期:
小孩一歲起,我們已經開始探索附近的幼兒園。
所幸的是,開放日的宣傳單張,很早已經發送到家裡的信箱;
我們也連續兩年參加同一家學校的開放日,並選定了這家愛心滿滿的本地幼兒園。
在這個階段,小兒尚未表達自己,行動也不算便利。
和學校的老師算是混了個臉熟(熟悉學校環境)。
2)適應期:
完成了幼兒園註冊程式,開學的前半年,學校會正式開展“幼兒園適應計劃” 。
活動每個星期一次,幼兒需由家長陪同,進行環境適應。
與第一個階段不同的是,這個階段是必須進行的。
並且是同年級所有的孩子一起上課。
小朋友除了自己班上的同學,也會趁機認識其他班上的小朋友(初級的社交技巧)。
3)K1:
K1是幼兒生活的正式開始。
並不是所有的幼兒(家長更甚)都適應分離。
開始的前一兩個星期,每天小朋友還是需要家長陪同上課一段時間。
從第三個星期開始,家長無需再陪同幼兒一起在校內上學,老師和幼兒之間開始樹立信任。
每一個步驟,老師每天都會派發詳細又認真的通告。
感覺在育兒道路上,老師帶著家長“同步走”。
老師們也會一直觀察每一位小孩不同的生活習慣。
例如,老師敏銳地觀察到小兒心理上還在依賴尿片,她委婉建議,小兒可以嘗試戒掉尿片。
我立即這樣子執行了,果然就成功了(幼兒生理心理開始慢慢成熟)。
4)K2:
告別了K1密集程度差不多以日計算的通告,K2開始正常的幼兒生活。
K2的通告開始變得比較少。取而代之的,是比較多的親子戶外活動。
這也應該是小兒開始真正享受幼兒園生活的時期。
除了豐富的社交生活,學校也在繼續進行一些小肌肉訓練。
如敲打樂器、揭開書本、穿珠子、扭開瓶蓋、扭毛巾、綁鞋帶,到比較複雜的寫字、做手工等等。
K2結束的暑假,是小兒飆高的時期。可能也與豐富的校內校外活動有關。
5)K3:
告別了懵懂的K1和開心的K2階段,K3的畫風開始劇烈轉變。
沒辦法,香港還是一個應試教育比較氾濫的地方。
況且,小兒就讀的只是一家普通本地學校。
功課“加量不加價”,課堂要求也是“從嚴不從寬”。
這種突然的程度,就像是當年我們無預警下被告知: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個大人了。”
這也是家長和小朋友需要共同面對的階段。
幼兒園生活之老師篇
我們現在來談談另一組重要的參與者——幼兒園的老師們。
以小兒的校長來說,她已經服務了該校長達十年的時間。
每天早上八點,一眾家長和幼兒都可以在門口,雷打不動地看到校長。
親切溫和,沒有什麼架子。
每次校外活動,校長都會身穿便服,參與其中。
猶記得一個清冷的夜晚,我懷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在稀稀拉拉的食肆隊伍門口,竟然看到校長本尊,在排隊買盒飯。
她看到我,離開隊伍,笑語盈盈地走過來:
“明天天氣轉冷了,小朋友的校服可以自己混搭的哦。”
我詫異地問她:“其實,你不是買好盒飯再回學校繼續上班吧?”
她說:“不是哦,吃完了就回去了。
不過,我只是拿檔案,回家再開工,應該要繼續工作到十一點左右。”
我繼續問:“每一天都一樣嗎?”
她則點點頭。
每次開心的校內校外活動,都有老師們的汗水
有一次校內活動,家長被邀請入內,和小朋友同樂。
有位老師在走廊上,看到小朋友的帽子歪了,蹲下身細心地幫小朋友整理好。
之後,一邊溫和地拍了拍小朋友的肩膀,一邊微笑著。
在一旁剛好站著的我,看到老師一臉可愛的面龐上,卻是不相稱的半頭白髮。
我把臉別過去,眼睛像是進了點洋蔥。
幼兒園生活之家長篇
所謂“家校合作”,家長也是幼兒學校生活的重要參與者。
如前所述,隨著幼兒園生活的深入,不僅家長和自家幼兒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的互動也在深入。
家長們不僅可以互相通氣;要好的小朋友,也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出來互動。
家長們都很有心思投放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和幼兒一同創造溫馨的生活回憶。
每位家長,都是一個寶庫:
有位媽媽穿著很酷,紋身也很別緻,原來她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畫家;
有位媽媽的手工很精緻,每次節慶的日子,都會很有心思給班上的每位小朋友送禮物;
有位媽媽為了孩子,甚至打算放棄薪高糧準的公務員崗位,尋覓一份方便孩子上學的工作……
至於我,在小兒成長的這三年,也經歷了職場的高高低低。
而這一切,幸好有一位要好的家長陪伴在側。
在我心靈低谷的時候,做我的人生導師,給我無私的建議。
原來幼兒和家長一起成長,才是雙贏。
小兒這三年的幼兒生活,整體來說,是非常豐富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年升學就會重新換一波老師。老師和學生之間都需要重新適應。
有的老師,甚至是開學了很久,我才第一次見到(因為工作,不在港的時間比較多)。
這三年,小兒從一個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的小屁孩,到一個能跑能跳、能說會道的小朋友。
幼兒園一班老師們功不可沒。
謝謝你看到最後。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在期待最後的秘聞時間?(膽小的請跳過!)
我家小朋友幼稚園的最後一年,每位家長都在忙著選小學。
香港的小學選擇真的是太多了,讓人挑花了眼。
有一家小學,我聽說過很多年前發生過意外。
有位老師身穿紅色,下午五點從最高層一躍而下。
記得剛才我說,很多家長都很厲害嗎?
其實最厲害的,我留到現在才講……
有位剛搬入本區、從沒有聽過這個事故的家長,有次輕輕地和我咬耳朵:
她每次都在臨近五點的時候,收工經過這家學校,很奇怪地覺得……
為什麼有位紅衣女子每次都準時站在樓上……
*影象影音來自網路和作者,本文版權歸香港體驗官所有,轉載請聯絡香港體驗官微信公眾號(ID:ExperiencehkGPQ)。
/本 文 作 者/
在努力的蝸牛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小 助 理 推 薦/
如果你也想將自己在香港的經歷
與更多人分享
投稿或加入讀者群
請聯絡@Ro_salie
在香港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