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典(中國科學院大學)
燈具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它們的歷史悠久,經歷了漫長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中,漢代的燈具凝聚了那個時代的智慧與美,閃耀著中國古代文明的光輝。
千姿百態的漢代燈具
漢代的燈具數量龐大、種類豐富,是中國燈具發展歷程中的首個高峰。根據材質的不同,可分為陶瓷燈具、青銅燈具、鐵質燈具、玉石燈具和木質燈具5大類;根據造型的不同,可分為豆形燈、淺盤(碗)形燈、耳杯形燈、卮(zhī)形燈、多枝燈、釭燈和動物形燈等。
可以翻轉的耳杯形燈
耳杯形燈是一種起源於漢代的獨特燈具,通常為扁橢圓形、中部帶雙耳的基本造型。與其他燈具不同,它的燈蓋分為兩半,用一個鈕銜環連線,其中一半固定在燈底上,另一半可以翻轉到固定部分的上方,形成一個燈盤。
當點燃燈火時,油脂會漸漸聚集在燈蓋的內部。當燈油充滿時,可以透過燈蓋上的小流口將多餘的燈油卸入燈底。當燈具不使用時,只要合上燈蓋,油脂就會順著流口迴流到燈底,起到回收燈油的作用。這種設計巧妙地解決了燈油的使用和回收問題,同時也保護了燈油不受灰塵汙染。
火樹一般的多枝燈
漢代還有一種多枝燈,它由若干單盞燈組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壯觀的燈架。大多數多枝燈的燈盤分層錯落安置,點燃後光芒交相輝映,異常明亮。
多枝燈的製作非常複雜,起初燈盞的數量較少,例如西漢時期的經學家劉歆(xīn),在其著作《西京雜記》(古代歷史筆記小說集)中曾提到“青玉五枝燈”和“七枝燈”。之後,燈盞的數量不斷增加,從最初的五盞、七盞,到後來的九盞、十三盞,甚至有二十九盞的大型多枝燈。有一些豪華的多枝燈燈盞數量遠不止於此,古人記載下這樣的盛況:“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意思是,當所有燈盞點燃時,光芒閃耀,猶如火樹一般。
多枝燈透過錯落有致的燈盞排列方式,使其能從不同角度照亮室內。而且多枝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力學的研究——在底盤不算重,且燈盞佈局並非對稱的情況下,使燈體保持平穩。
釭燈——環保的設計理念與巧妙的燈罩
漢代燈具展現了豐富的技術資訊,尤其在造型和裝飾方面。其中,釭燈是備受讚譽的一種燈具,其獨特的造型、技術令人矚目。釭燈通常由燈蓋與燈盤上方的穹形部分相連,透過導煙管將燃燒產生的煙霧引入燈具的中空腹部(也被稱為“釭”)。這種設計不僅實現了燈具中空容器的功能,還能濾除煙霧,使室內保持清潔。
釭燈的另一個巧妙之處在於燈盤邊沿設有凹槽,可以插入弧形屏板作為燈罩。例如,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呈現出一個跪坐的宮女形象,她左手託著燈盤,右手伸入燈蓋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宮女右臂下方的喇叭形燈蓋與她左手託著的燈盤垂直對立。而燈蓋和燈盤的外周則設計有凹槽,使兩片瓦狀罩板可以嵌入其中。透過手柄的移動,能夠自由地開合瓦狀罩板。這樣的設計使燈罩與宮女的造型完美結合,呈現出優美的形態。
燈罩板分為2種類型:有鏤空和無鏤空。無鏤空的燈罩板稱為光面屏板,它的調節方向會影響照明的方向。開合角度越大,照明範圍越廣,亮度越強;開合角度越小,照明範圍越窄。然而,光面屏板的背光面通常較闇弱。因此,這類釭燈通常被放置在不需要大範圍照明的檯面上,例如幾(古人用來憑倚或擱置小物件的小矮桌)或案(狹長的桌子,主要供進食、讀書時使用)等。它無法同時滿足空間照明範圍大和亮度靈活調節的需求。
相比之下,鏤空的燈罩板具有菱形孔,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能夠有效散熱和透光。鏤空屏板不僅可以調節照明範圍和方向,還可以調節亮度強弱。當兩片燈罩板緊合時,鏤空屏板透過菱形孔的透光效果,能夠滿足較大範圍的照明需求,同時又避免了過於集中和刺眼的光線,適合夜間使用,類似於現代夜燈的效果。
此外,漢代釭燈多采用銅製材料,銅具有良好的導熱效能,避免了燈火在相對封閉的燈爐內長時間燃燒導致外壁發熱的問題。鏤空屏板的出現可能是對光面屏板的改進設計,也可能是將兩者分別用於不同的空間區域,以發揮各自的作用。
漢燈搖曳的光芒,猶如天上的星辰閃耀,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和視覺上的愉悅。透過一件件精美的燈具,我們能夠更好地瞭解漢代先人的智慧和文化,也能夠傳承和發揚古代工藝技術,使之在當今煥發新的光彩。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映照千古的漢代銅燈》,作者陳典,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現訂購2024年
只需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