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病,在亞洲人群發病率高達50%~75%,在黑人女性發病率高達80%以上。雖然發病率極高,但是淪落到需要動手術開刀的患者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攜帶肌瘤安全渡過一生,不需要任何治療,隨著絕經後,肌瘤也會逐漸萎縮。
而面對有症狀的子宮肌瘤(如月經過多、壓迫症狀),或者持續增大的子宮肌瘤,手術卻是唯一有效的治療途徑。
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例超巨大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經臍單孔下手術切除案例。
患者一般資料:42歲,已生育,無生育要求,多年未體檢,因尿頻尿急半年就診,發現巨大子宮肌瘤。體格檢查發現子宮底部已達肚臍以上。她無月經改變,尿頻尿急症狀是因為巨大肌瘤壓迫所致。
我們看看病人的核磁影象!
從影象可以看到,她有兩個巨大肌瘤,一個位於宮底,一個位於盆腔,直徑都分別超過了10cm。另外還有很多個直徑3~5cm不等的肌瘤。
從橫斷面看,盆腔內的肌瘤填塞盆腔沒有一點空隙。
矢狀面讓我們更容易看清楚肌瘤的長度。
這裡可以看到它的血供是非常豐富的,血管非常粗大。
腹腔鏡下的肌瘤是這樣的。
肌瘤表面血管非常粗大。
附件區靜脈叢血管也極其粗大!
但這些都難不倒我們最終毫無懸念地,透過經臍單孔腹腔鏡完成了手術,全子宮切除+雙側輸卵管切除,保留了患者的卵巢。
最後標本取出來稱重,足足有1000g!正常子宮總量僅50~70g!
再看看她原來的肚臍長這樣的。
下面是剛做完手術肚臍傷口是這樣的。
下面這是術後兩個月的照片
要看清楚傷口已經比較困難了!
單孔腹腔鏡技術,對手術者的空間幾何悟性要求極高,很多人說,單孔腹腔鏡做不了困難手術,做不了精細操作,實際上並非如此。相反,單孔腹腔鏡操作,要求術者能更嫻熟低利用狹小的空間,用小而事宜的動作幅度輕柔地完成操作。無論是巨大子宮肌瘤、還是嚴重臟器粘連,亦或是腔鏡下對輸卵管、卵巢、子宮的精細縫合,在熟練掌握空間轉換關係的前提下,操作精度毫不遜色於多孔腹腔鏡模式。相反,很多多孔模式下困難的操作,在單孔腹腔鏡模式下會顯得異常輕鬆。比如這一例巨大子宮的全子宮切除,因為操作孔位在肚臍正中,無論從哪個方向去操作,都不會受到巨大子宮的阻擋,更不容易在操作過程中損傷子宮動靜脈從而引發不可控制的出血。而對於嚴重腹腔粘連的患者,鏡子進去的視野可能被完全阻擋,多孔模式下,操作空因為不在視野範圍內,無法進行安全操作,而單孔模式下,我們的器械永遠在視野範圍內,哪裡的粘連都不可怕,眼皮底下分粘連即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我們這裡,腹腔鏡手術做單孔已經成為主流,全套完整的操作流程,能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本例患者術中失血量不足200ml,術前術後血紅蛋白相差不到20g,充分說明術中出血量是比較少的。病人術後也未出現任何併發症,術後5天順利出院,術後兩個月檢查陰道殘端癒合也非常理想,已經鼓勵患者積極進行性生活,對陰道解剖的重塑和功能恢復會有幫助。至於很多人擔心的,女人沒了子宮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實際臨床工作中所看到的並非如此,諸多風險和影響主要關注在2個月內。很多人術後若干年出現各色各樣的症狀,實際上是因為年齡衰老,或者卵巢功能退化導致的,和切除子宮並無關係。例如該例患者目前42歲,肉眼可見的,等5~8年後,她勢必會出現如腰痠背痛、潮熱盜汗等各種更年期症狀。雖然子宮切了,她沒有了月經,但是她實際上並未絕經,真正絕經是在50歲左右,卵巢功能衰退才出現的。
作者簡介:郭銘川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學碩士
目前就職於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
深諳婦科單孔腹腔鏡的各種技巧,腹腔鏡手術單孔率近乎100%。尤其在複雜困難的單孔腹腔鏡手術上有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