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重建親子關係
撰文:楊佳妮
在臨床工作中,有一位住院患者令我印象深刻:她的雙腿遍佈“X”型的劃痕......甚至有次請假外出,返院時雙腿上又新增了劃痕。在為她消毒時,我輕聲詢問:“消毒水塗上去痛嗎?”她笑了一下回答道:“我又不是沒有知覺,當然痛啊。”我疑惑繼續問她:“知道會痛為什麼還要劃自己呢?”她沉默了,不久後哭著說:“爸爸媽媽都不理解我,他們都不懂我。”
對於孩子自傷,家長往往震驚又難過,同時又對孩子的行為感到不解,認為孩子的這種反抗方式太過於極端。但家長不知道的是,自傷是孩子表達情緒和緩解痛苦的一種方式。他們之所以自傷,並非為了尋死,相反是為了“求生”。從積極的角度來說,他們一直在為好好活著而努力,只是用了不健康的方式。
那家長可以為此做些什麼呢?
1
正確認識自傷,調整心態應對
非自殺性自傷的早期孩子可能會咬傷,抓傷自己,一般他們會做得比較隱蔽,或找藉口遮掩,因此不易被發覺,容易被家長忽視。因為不瞭解非自殺性自傷,有時候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傷口也覺得這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可能會去責怪、批評或忽視孩子,卻很少思考孩子自傷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
很多孩子是想透過身體的傷害來緩解心理的痛苦,自傷其實是他們的求救訊號,需要引起家長的關注。當孩子尋求幫助無果之後,才會在無言中一次又一次傷害自己。因為沒有找到更好的出口,他會在一次又一次地反覆自傷中形成對這個方式的依賴,有時候他想停卻停不下來,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威脅到生命。
作為家長,在孩子出現自傷時請陪伴他,積極地回應孩子的合理需求,嘗試理解和接納他。同時,家長自身也要保持情緒的穩定,因為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到你的焦慮、質疑、憤怒、不理解,這會進一步增加他的心理壓力,並增加再次自傷的風險。
2
正確認識自傷,不要互相埋怨
當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之間可能會出現如下對話:
“你一直在家為什麼你不看好孩子,我工作很忙的,沒時間管孩子的。”
“孩子這麼大了,我不可能事事都盯著他,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裡,房門一關我怎麼知道ta會做什麼。”
有時候我們互相指責,只是想降低自身對孩子的愧疚感。實際上,孩子是否自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和生理、心理、家庭和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相關。
如果家庭真的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因為相互指責不但不利於幫助孩子,還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成為推動自傷的又一個風險因素。因此家長要停止互相指責,學會成為彼此的支持者,孩子可信賴的支撐。
作為家長,請共同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瞭解孩子真正自傷的原因。作為家長,請用語言交流意見、澄清誤會、傳遞共情,這些行為對孩子而言也會是很好的示範,有利於重建孩子內心安全感,增強孩子應對情緒困境的信心。
3
正確認識自傷,重建親子關係
自傷的青少年雖身處絕望,但ta們仍未放棄對未來的希望。ta們也絕非希望用自己的絕望來擊退家長。
面對孩子的自我傷害,家長會思考是否自己對孩子不夠關心,或反思是否對孩子太過嚴厲。家長會因為過度內疚而對孩子產生妥協,一味討好,來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真實需求,這無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孩子可能繼續偷偷進行自傷行為,還會導致親子關係出現裂痕,使本就不堪一擊的親子關係雪上加霜。
作為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長的平等對待,尊重與理解。
4
親子耐心溝通,應對孩子自傷
這一溝通往往會經歷漫長的嘗試、挫敗、再嘗試、磨合……這一反反覆覆的過程,最終才能實現關係的重建。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中途孩子又出現了自傷行為,家長也不要放棄,和孩子一起探討孩子選擇這麼做的原因,陪孩子一起去慢慢克服這個問題。或許自傷將會變成我們重新反思養育方式與調整養育策略的關鍵時刻。
5
正確認識自傷,尋求專業幫助
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孩子和家長重新認識自傷行為,理解自傷的潛意識驅動力,以及情緒的意義。孩子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建立新的情緒調節方式,獲得更有彈性的情緒調節能力,找到新的情緒調節方法。同時還可以幫助家長改變教育思路和策略,協助孩子渡過難關。
最後,還想告訴家長:
孩子發生自傷前往往經歷了較為激烈的情緒體驗。當最初的良性互動建立起來時,自傷行為很可能還會發生。此時一方面不要急於否認已經建立起的良性互動的價值;另一方面關注在當下剛剛發生的自傷行為:自傷發生前ta經歷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問題的累積並非一日,解決也非一兩次深入交流就能實現。只有共情是不夠的。停止批評是為了給我們帶來反思空間,共情能夠促進家庭成員內部可能的合作。
家長需要知道即使孩子身處痛苦、即使自我隔離,整日標榜自由獨立,家長對孩子而言仍是那個需要在場的最重要的人。
家長需要向孩子傳遞的資訊應該是:我希望我能夠更好的理解你的痛苦,更加希望我能幫你以更安全的方式表達你的痛苦、緩解你的苦楚。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線上檢視~
本文來源:上海精神衛生飄揚的綠絲帶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