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記錄知識傳承,光影傳播科技力量
12月15日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新聞釋出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等70餘家主流媒體聚焦大會現場。讓我們一起回顧,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六位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的精彩內容。
巴中有哪些值得
去看、去遊、去打卡的地方
新華社:
據我們瞭解,巴中不僅有豐富的科普資源,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旅遊資源。請問,巴中還有哪些值得大家去看、去遊、去打卡的地方?
趙建仁副市長:
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感謝長期以來對巴中的關心和關注。我用三句話,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句話:風景秀美!巴中位於四川東北部,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四季青山綠水、常年藍天白雲、雨後雲霧繚繞、終日鳥語花香,全市森林覆蓋率63.18%,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年均95%以上,擁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中國十大秀美之城等靚麗名片,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21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縱享自然山水的“度假勝地”。
人間仙境光霧山,鋪就680平方公里“亞洲最長天然紅地毯”,被譽為“中國紅葉第一山”。光霧山每立方厘米空氣負氧粒子含量高達3萬多個、是國際標準的2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在這裡可春賞杜鵑、夏納清涼、秋觀紅葉、冬覽霧凇。今年,我們首次以市場化方式舉辦光霧山國際紅葉節,光霧山紅葉亮相紐約、巴黎、曼谷等世界知名地標地,“我把紅葉寄給您”等主題活動火爆出圈,特別是我們邀請中國科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何裕建領隊,開啟一場自然與文化探秘科考之旅,全程跟蹤直播,以科考者的視角去理解、去欣賞紅葉彩林之美、生靈之美、人文之美。
當然我們的神奇靈秀諾水河也不容錯過,這裡別有洞天,喀斯特地貌造就了128洞洞洞相連的“亞洲最大地下溶洞群”,被譽為“世界溶洞博覽園、中國溶洞博物館”。
第二句話:文脈綿長!5000年前古巴人在此繁衍生息,3000年前米倉古道在這裡鑿通南北。我們這次活動的舉辦地——恩陽古鎮,就是米倉古道第一鎮,千年水碼頭。巴中主城區在盛唐時期形成的南龕、北龕、西龕、東龕“一城四龕”獨特景觀,在全國絕無僅有,被譽為“盛唐彩雕、全國第一”。
巴中還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當年12萬巴中兒女參加紅軍、4.8萬人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共和國開國將帥曾在這裡浴血奮戰。現有全國最大紅軍烈士陵園、最大紅軍石刻標語群、最大紅軍將帥碑林等眾多紅色文物。
巴中地靈人傑,孕育了北宋著名天文學家張思訓,與愛因斯坦齊名、被評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之一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被毛主席譽為“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的革命烈士劉伯堅,以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傑才等7位院士,在高校任大學校長的有5人。恩陽區漁溪鎮共有1.4萬戶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走出32位博士、103位碩士,被稱為“博士之鄉”。
到巴中,你可以在感悟厚重人文中遇見更好的自己,會被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深深感動。
第三句話:巴食巴適!巴適是四川方言,意思是“非常棒”,巴食巴適用普通話翻譯一下就是:巴中的美食非常棒!全市有 “兩品一標”農產品209個,是“中國銀耳之鄉”“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富硒茶之鄉”。
菌中之冠通江銀耳,是“清廷御膳之珍饈”,以“皇家養生益年之品”知名於世,並透過“神舟八號”進入太空育種。中國工程院院士、食用菌專家李玉作出“世界銀耳在中國,中國銀耳在通江”的定位和評價。
南江黃羊經過50多年的選育,是被專家稱為“亞洲第一”的優質肉用山羊,肉質軟糯,老少皆宜。
巴中茶葉以“高山、富硒、有機”著稱,享有“川茶品質看巴中”的美譽。
當然,巴中的美味遠不止這些,空山黃牛、青峪豬、山地梅花雞、金銀花等都久負盛名、品質優良,這些都是代表巴中的高品質美食產品,也成就了“巴食巴適”的金字招牌。
當前,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四川省委決策部署,堅持整合資源、整合能力,高質量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巴中新篇章。誠摯邀請所有媒體朋友,來巴中走一走,看看巴中的萬千氣象;也透過你們,邀請全國全世界的朋友們,來巴中參加視聽盛宴,賞自然之美,品人文之韻。巴中交通非常便捷,巴南高鐵連線成渝雙城經濟圈,恩陽機場通航15個城市,2個多小時直達北京、上海、廣東!
巴中,歡迎您!我們在巴中等您!謝謝!
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
在巴中舉行的原因
四川日報:
王家福主任,您能介紹一下為什麼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選擇在巴中舉行?
王家福主任:
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將在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的四川省巴中市舉行。這是大會組委會透過深入調研後作出的一個慎重的決定。
首先,我們充分響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大家都知道,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省視察時,要求四川省打造“兩高地、兩基地、一屏障”,即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構築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築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屏障。其中,打造“兩高地兩基地”的核心支撐就是科技創新。今年,黨中央和國務院賦予了四川省“國家發展戰略腹地”的新定位,四川省在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要求四川省對關鍵產業進行戰略備份。完成這些戰略部署,必須要有濃厚的科技創新社會氛圍,更需要院士、科學家、知名學者的參與支援。同時,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從戰略規劃的高度,大力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而巴中市是四川省唯一、全國12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之一。因此,大會組委會在考察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舉辦地時,首先想到的是四川省舉辦,到四川省後綜合研判國家和四川省發展戰略後,又重點考察了巴中市。
第二,巴中擁有青少年科普視聽的絕佳體驗場地。成都影視矽谷國家級超高畫質基地和川傳虛擬實境視聽國家廣電總局實驗室,這兩個國家級視聽平臺聯合巴中打造的恩陽米倉影視矽谷,秉持“影視科普、視聽科技、動漫科幻、文博科創”原則,透過“1+10+1”的矩陣——即一個球幕飛翔動感影院、十個元宇宙光影館群落和一個大巴山數字記憶館,利用當下最新的數字光影展現形式,實現最佳互動體驗。這些場景讓受眾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感受到數字科技的力量,從而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恩陽米倉影視矽谷是這次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的舉辦場館,其完善的影視製作和展示設施,為大會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第三,巴中人耕讀傳家、喜歡做學問,勇於創新。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象儀太平渾儀,成為全世界水銀機械儀表的開山鼻祖,北宋著名天文學家張思訓;在複合材料和光學材料領域碩果累累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校長韓傑才;首次將混沌理論引入電力系統穩定分析的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主持嫦娥三號工程研製,成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探月總工程師吳偉仁,他們都是巴中人。巴中恩陽有一個“博士之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已經走出32位博士、103位碩士。目前登記在冊的巴中在外鄉友,從事電子資訊、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的超過20萬人,巴中近三年公民科學素質增幅居四川省第一。這些都顯示了巴中濃厚的求知氛圍和創新土壤。
還有,巴中的交通非常便捷。作為一個全國性大會,交通條件是首先考量因素。擁有16條航線的恩陽機場距離恩陽米倉影視矽谷9.7公里,直通重慶、成都的恩陽動車站距離恩陽米倉影視矽谷7.3公里,米倉古道第一鎮的恩陽古鎮距離恩陽米倉影視矽谷只有2.6公里。北京大興到巴中機場直達航班用時2小時多一點,從成都到巴中坐高鐵也是2小時多一點。這些便捷的交通條件不僅為與會者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為大會的舉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們有理由相信,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在巴中市舉辦必將取得圓滿成功。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青少年科普教育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充分發揮青少年
科普視聽系列活動社會效益
四川經濟日報:
四川省準備如謝何將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科普視聽月、科普大講堂等活動的社會效益發揮好?
彭佳局長:
尊敬的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落戶國家戰略腹地巴蜀大地,我們倍感榮光、倍加珍惜,將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科普視聽月、科普大講堂等活動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整合資源、搭建平臺、主動承接。得知籌辦大會後,省廣電已與教育、科協、高校、科研機構等力量聯動響應,依託省級媒體、21個市州和183個縣(區)融媒體資源形成“一盤棋”,加強統籌、開設專欄,統一攝製錄製、統一組織分發。對兄弟省市、上級媒體、自媒體大V和海外媒體,我們一定當好主人翁、服務員,主動暢道渠道、分享資源,把大會的盛況、背後的意義、活動的內容,以及今後每年、每月、每週的活動,以新聞釋出會、分享網路資源庫等形式,及時、準確、全面傳遞到位。歡迎在座的各級媒體朋友去天府之國調研探訪、實地採寫,開啟合作共贏發展新篇章,讓青少年科普之光成色更足、閃耀光芒。
我們將創新形式、最佳化內容、多元傳播。以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科普視聽月、科普大講堂等活動為指引,發揮巴中恩陽米倉影視矽谷載體作用,運用好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等視聽優勢,以網路互動問答、視聽探索帶動等方式,針對年齡、地域和需求定製個性化科普節目包,讓全國的青少年朋友身臨其境地感受科學知識。對於小學生,重點關注自然科學、動植物知識等基礎內容,形成生動有趣的視聽節目;對於中學生,重點傾向物理、化學、生物等課堂前沿知識視覺化。傳播上,堅持“大屏+小屏”互補融合,一方面依託廣播電視設定科普時段、科普專區,播出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活動預告和全程內容,每月播出科普月優質內容,常態植入精彩的科普視聽作品,另一方面在抖音號、微信公眾號等網路視聽平臺開通官方賬號,釋出大會、每月和大講堂預告影片,設定網路話題,鏡頭對準院士科學家,推廣發布科普小知識、短影片等,吸引青少年持續關注和熱爰科普,實現有平臺、有互動、有熱度。
我們將下沉一線、全民參與、形成機制。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科普視聽月、科普大講堂等活動是寶貴資源,走入青少年內心才是關鍵。為此,我們擬與科協、教育共同舉辦“青少年科普遊全川走全國”宣傳行動,邀請科學家一道辦,走入孩子們身邊,舉辦科普視聽作品展覽等,營造濃厚的科普視聽氛圍,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及其家長參與。同時,在全國傳統媒體、新媒體上建立投稿平臺、開通投稿熱線、設定有獎徵稿、舉辦作品評選等,鼓勵“科普網紅”“民間高手”根據每月科普視聽月、每週科普大講堂主題,積極創作、踴躍投稿,選擇一批優秀的科普作品在電視、廣播、抖音、微博、公眾號上展播,將優秀科學成果實踐化、專案化,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科普教育體系,讓科學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為培養新一代國家科技創新人才貢獻力量。
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援,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科普事業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 | 張麗涵
運營編輯 | 張麗涵
質量稽核 | 業蕾
現訂購2024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