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孩子現在完全達到臨床緩解,可以正常生活,已經重返校園。上次為注射生物製劑返院時,我們看到她面色紅潤,也長胖了。”11月21日,在提到之前那位因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住院患兒的近況時,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吳捷滿眼欣慰。“聽到她說‘叔叔阿姨,見到你們我真高興’時,我這心裡也暖暖的。”
從去年4月開始,15歲的林柔(化名)排便總是帶有鮮血,臉色蠟黃,163釐米的身高只有70斤。今年7月,因幾乎暈厥被送到北京兒童醫院,後被診斷為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且出血處於重度活動。
林柔在北京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受訪者供圖
“孩子剛送過來的時候,每天血便次數超過6次,血便量每天大於1000毫升,還伴有嚴重貧血、低蛋白血癥及明顯的全身炎症反應,病情危重。”吳捷知道,不盡快控制病情,林柔面臨手術切除結腸的風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可林柔的治療卻並不順利,激素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均以失敗告終。看著孩子憔悴的面容,家長充滿擔憂的眼神,吳捷和血液淨化中心的副主任孫嬙決定嘗試選擇性白細胞吸附療法。
據瞭解,該療法在成人炎症性腸病中已有應用,但在國內兒童炎症性腸病中很少開展。孫嬙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該病在腸道中存在炎性細胞浸潤,黏膜改變等。“白細胞吸附療法是把患者的血引到體外,透過一種過濾裝置將血液中的‘致病成分’過濾出來,再把血回輸體內。這種過濾器能夠選擇性地吸附血液中的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減少炎症浸潤,從而改善、緩解病情。”
因為林柔的年齡小、體重輕,在進行血液淨化治療時,比成人患者更加困難,風險更高。“兒童患者在治療時,尤其要精準計算體外迴圈血量,常常要採取一些保護措施,以避免低血壓的發生。”孫嬙說。
第一次治療時,吳捷和孫嬙很擔心孩子接觸過濾器會過敏。幸運的是,整個治療過程非常順利,孩子的臉上只有放鬆和好奇的表情。第一次治療後,林柔的病情略見起色,第二次治療後,鮮血便明顯減少,一直到第五次治療結束後,林柔已完全停止了便血,可以逐漸進食。
“孩子在疾病活動最為嚴重的時候,只能每天少量多次地進食腸內營養劑,她每天都問我,‘什麼時候能吃飯’第三次血液淨化治療後,孩子腹瀉及消化道出血癥狀明顯改善,我們就逐漸給她新增飲食,時隔3周吃到普通食物,她含著白米粥不捨得嚥下去。現在她每天也能感受到一粥一飯的美味了。”吳捷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