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米飯、饅頭、麵條、米粉等精米白麵這些細糧早已經牢牢佔據了我們的餐桌,相比之下,粗糧大家吃得少。
什麼是粗糧?簡單說就是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穀物,常見的有小米、黑米、薏米、糙米、紫米、玉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莜麥等,也包括紅薯、山藥、芋頭等薯類。相比我們平時常吃的白米和白麵,粗糧含有更多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一些人認為:粗糧營養好,應該經常吃!
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粗糧含鉀磷多,得了腎病應該儘量少吃粗糧!
到底誰說的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常吃粗糧,腎衰竭風險更低!
從數值上看,大部分粗糧含磷、蛋白質的量確實比細糧高一點。但實際情況下,如果腎友們把吃的量控制好,同樣能做到低磷飲食、低蛋白飲食。
並且,粗糧裡的磷生物利用度低,對血磷影響不明顯!所謂低磷飲食,最重要的是限制加工食品裡的各種含磷新增劑,比如火腿腸、泡麵、可樂等。
最近,腎病權威期刊CJASN上的一項研究就為此提供了證據。
該試驗一共納入5000多名腎病患者,各抽取4000多人分配到橫斷面調查組和前瞻性調查組,透過飲食調查表收集他們平時吃粗糧、細糧的習慣。
化驗這些腎友的血磷、血鈣、PTH等與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骼疾病相關的生物標誌物。並且,長期監測他們的尿蛋白和腎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情況,結果發現:
粗糧不增加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骼疾病的生物標誌物。
與基本只吃細糧相比,愛吃粗糧的人心血管疾病、腎衰竭和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也就是說,經常吃粗糧的腎病患者,儘管理論上算出來攝入的磷多了,但實際最後沒有導致他們的血磷升高,也沒有加重甲旁亢、腎性骨病。
常吃粗糧的腎友腎衰竭風險更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風險也更低。
總之這項研究發現,腎友吃粗糧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粗糧的營養更全面
粗糧和細糧都可以作為主食提供能量。
不同的是,細糧在加工後去除了穀皮、谷胚和糊粉層(糠麩),它的營養幾乎只剩下能量。
保留這些結構的粗糧則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
粗糧還能提供一些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比如β葡聚糖、葉黃素、不飽和脂肪酸等。
這些營養成分能為我們帶來許多好處:
粗糧含膳食纖維多,膳食纖維能幫助調節腸道微生態環境,不僅幫助消化和營養吸收,還能改善免疫系統功能。
經常吃粗糧,血糖和血脂更穩定。
粗糧屬於抗炎食物,細糧屬於促炎食物,經常吃粗糧,體內炎症水平更低。
部分粗糧所含蛋白質比細糧更少,比如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薯類,可以減輕腎臟負擔。
粗糧含鎂、硒多,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
粗糧含鐵多,對預防貧血有好處。
指南鼓勵腎友常吃粗糧
頂級醫學期刊NEJM的一項腎病管理綜述中提到:
腎病患者應該搭配著吃一些高纖維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麥麵包、雜糧、穀物、燕麥片等。
透過改善腸道益生菌生長,減少便秘,有望減少磷、尿素和肌酐等代謝廢物的產生。
國際權威指南推薦的慢性腎病飲食模式中,也將全穀物作為腎友日常飲食的重點:
腎友粗糧的推薦量
慢性腎臟病1-2期,腎功能正常的腎友,可以用粗糧代替1/3的精米白麵,每天1-2兩粗糧。
慢性腎臟病3-5期,腎功能不全的腎友,每天1兩粗糧,與低蛋白主食搭配吃。
仍然擔心的腎友們,可以將粗糧提前浸泡一晚上,這樣就能去掉一部分鉀、磷。
總之,腎友長期只吃精米白麵,對健康不是一件好事。
經常搭配一些粗雜糧,食物多樣化,才更有利於腎病康復。
參考文獻:
1.Association of Intake of Whole Grains with Health Outcomes in th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 Study.
2.Whole grains in the renal diet--is it time to reevaluate their role?
點開下方圖片,可關注、檢視、搜尋腎上線所有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