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文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血液科
原題:2024.12.16 時間就像一頭野驢
看著姐弟倆2015 年的配型報告,再看看依舊茫然無措的媽媽,能說的是,請儘量跟我們保持聯絡,我們一起給孩子安排好治療計劃。
九年,也不過轉瞬之間。3 歲做配型,12 歲還在等,其中一定有太多不得已。等待中,幾十個孩子再也沒有訊息,等待中,一百多個孩子已經移植脫貧。
新診斷的不到一歲的小姑娘出院回家了,雖有遺憾,還好父母終於意識到當初孕期任性拒絕檢測的代價有多大。計劃生育這個詞兒對他們夫婦真的貼切,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應該可以幫他們孕育健康的第二胎。第一胎接下來好好照顧,也算亡羊補牢。
五年前第一次來醫院就診的孩子曾經一出院即杳如黃鶴,如今切脾數年還在糾結孩子住院會影響“幹工”收入,偏偏就是他們家,醫生都已經評估透過,硬是不能接受基因治療預實驗臨床風險,放棄唾手可得的試驗補貼,拱手讓人。今年十四歲的男孩子,個頭跟八九歲的不相上下。怎麼說服和幫助到這一對夫妻成了我的新課題。
一眨眼,海島工作七年多了。天津站的吳站長雖是反面人物,但這角色演繹太成功了,而且金句頻頻,比如,時間就像一頭野驢,跑的是真快啊!眼看著香蕉開花,新麥入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