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療法首次用於治療,未來可能會改變大多數侵襲性和晚期腫瘤的治療方式。點選文末“醫學前沿”專欄合集,瞭解更多內容。
撰文丨凌駿
當地時間2月16日,全球抗研發賽道再次迎來高光時刻,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生物醫藥公司Iovance Biotherapeutics旗下產品lifileucel(LN-144),用於治療已嘗試過其他療法,耐藥或失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業內評價,lifileucel的獲批是腫瘤治療史中的又一里程碑,未來可能會改變大多數侵襲性和晚期腫瘤的治療方式。
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lifileucel也是免疫細胞療法第一次獲批用於抗擊實體瘤。TIL療法的應用前景遠不止惡性黑色素瘤,“肺癌、頭頸癌、、膀胱癌.......TIL療法的發展和迭代將在癌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莫菲特癌症中心執行長Patrick Hwu博士稱。
“在各類細胞療法紛紛折戟實體瘤治療的情況下,lifileucel的獲批起到了風向標作用,代表了實體瘤治療的全新可能。”河南省腫瘤醫院免疫治療科主任高全立教授告訴“醫學界”,他長期從事TIL療法的臨床科研工作,“但目前TIL產品的製備和給藥過程還較為複雜,價格也限制了其在全球的可及性,包括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問題,還有不少難點有待攻克。”
根據披露,在不考慮醫保和其他優惠措施的情況下,目前lifileucel的標價為515000美元。
挽救“無藥可治”的人群
黑色素瘤(惡性)是一種致命性的癌症,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2.5萬新發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約有5.7萬人因病死亡。我國每年約有2萬人確診,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同時發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年增長率約為3%-5%。
高全立向“醫學界”介紹,早期黑色素瘤可採取手術切除,絕大多數可以治癒。如果發展到中晚期,主流的治療方式是免疫治療,如PD-1抑制劑,或靶向治療。“但其中有接近60%的人因不敏感、耐藥等問題治療無效,對於這些患者,目前毫無辦法。”
而TIL療法,針對的正是這一類“無藥可治”的人群。類似於CAR-T治療,TIL也屬於一次性的細胞治療方式,透過提取自體腫瘤內的免疫細胞,體外擴增後再回輸給患者,以實現抗腫瘤功效。
早在2023年5月30日,基於lifileucel優異的臨床試驗資料,美國FDA授予其優先審評權。此次正式獲批是基於II期臨床試驗(C-144-01 )結果,入組患者為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成年患者,此前均已接受過PD-1等免疫治療。
資料顯示,在完成規定劑量給藥的73人中,客觀緩解率(ORR)達到31.5%,即23人腫瘤縮小至少達到30%以上,其中3名患者(4.1%)實現完全緩解。在18.6 個月的隨訪期間,43.5%的應答者病情緩解超過一年。
另一項涵蓋153名患者的彙總分析顯示,所有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 (OS) 為 13.9 個月,其中接近一半生存超過3年。
“這個資料非常驚豔。”高全立表示,“入組的都是‘最晚期’的患者,即便是當下火熱的PD-1療法,客觀緩解率也就約30%。而在PD-1抑制劑治療失敗後,此前這類患者的預估存活時間不會超過1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全立表示,此次臨床試驗是針對歐美人群,多為陽光損傷型黑色素瘤,即瘤體長在皮膚組織表面。根據統計,在美國皮膚型黑色素瘤的佔比達到91.2%。
“而在我國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皮膚型只有不到1/3,其他多為黏膜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既往研究表明,黏膜型和肢端型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敏感性不佳。”高全立表示,TIL療法能否在這類患者中複製相同結果,目前還缺乏資料,有待觀察。
我國黑色素瘤患者分型佔比
“總體來看,TIL療法的前景令人期待。除了黑色素瘤,相關產品此前在晚期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中均披露了亮眼資料。”高全立表示,“TIL療法的研發歷時數十年,終於有第一個產品獲批,療效還如此‘神奇’,這是lifileucel能引起業內轟動的重要原因。”
36年磨一劍
如果說CAR-T療法的出現改變了血液瘤的治療格局,那TIL療法則填補了免疫細胞療法在實體瘤領域的空白。
TIL和CAR-T同屬於個性化定製的細胞療法,差別在於,CAR-T療法提取的是腫瘤患者血液中的免疫T細胞,再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能識別和攻擊癌細胞,隨後經體外擴增並輸回給患者。
而TIL療法則直接在患者腫瘤內分離出浸潤淋巴細胞,無需改造,這類細胞群本身就含有大量天然的、針對腫瘤特異性突變抗原的T細胞,抗腫瘤靶點多,預估殺傷力也更強。
1988年,TIL療法發明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Steven Rosenberg博士和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報道了用其治療黑色素瘤患者,並披露了初步陽性結果。TIL療法隨之進入學界視野,並陸續在不同癌種中展現出優異的臨床試驗資料。
但在近36年後才問世首個產品,歸結原因,高全立對“醫學界”分析,一方面,最初學界並不看好腫瘤免疫療法的前景,此外,TIL療法需要獲取患者的腫瘤組織,特別是對於非體表的癌症,“可以想象,一個晚期癌症患者,你和他說要做臨床研究,得再開一次刀切一塊腫瘤組織,大多數人很難接受這種試驗方式,相比其他療法,TIL療法的臨床試驗較難開展。”
即便成功獲取患者腫瘤組織,TIL製備時間也相對較長,並有三成左右的患者無法成功培養出TIL,試驗成本高,預期售價昂貴,也成為了限制其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的最大障礙。
一直到2014年PD-1抑制劑、2017年CAR-T橫空出世,腫瘤免疫學學科飛速發展,美國FDA相繼批准多款腫瘤免疫療法,再次點燃了學界和產業界對免疫細胞治療的關注。
2016年,TIL療法迎來了高光時刻,在由Rosenberg教授負責的TIL療法臨床試驗中,一名晚期KRAS突變結直腸癌患者肺部的7個轉移病灶全部消退,這一結果震驚了腫瘤界。
2017年《腫瘤學年鑑》報道,6例晚期轉移性卵巢癌患者經TIL治療後,5人病灶縮小;2019年《臨床腫瘤學雜誌》報道,TIL療法在27名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中客觀緩解率達44%,1人完全緩解,11人療效長期維持;2021年《自然·醫學》報道,TIL療法聯用PD-1抑制劑,13名晚期患者中11人腫瘤負荷降低,2人在1年半後實現完全緩解。
目前,全球至少有75條TIL療法研發管線在推進之中。但儘管接連取得不俗戰績,業內仍預測,TIL 療法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被批准用於其他型別的癌症。
“將數十億個細胞重新輸回體內,並非完全沒有風險。”美國癌症協會首席科學家William Dahut近日在接受採訪時稱,“人免疫系統可能會遭受細胞因子風暴,從而導致類似流感的症狀、低血壓和器官損傷。 ”
高全立則對“醫學界”補充道,一般情況下,在TIL回輸人體後,醫生需要對患者輔以化療,並進行白介素-2伴隨用藥,“目的是為了抑制人體免疫系統,促進TIL體內擴增,這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隱患。”根據FDA的說明,與lifileucel相關的常見副作用包括心率異常、液體積聚、皮疹、脫髮和呼吸急促。
此外,目前TIL療法的效果不一,在同一批臨床試驗入組患者中,一部分人療效優異,也有一部分患者毫無響應,“這有可能是因為從某類患者腫瘤中提取的TIL,本身就不能殺傷癌細胞,也有可能受個體腫瘤微環境差異的影響。相關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高全立說。
更大的挑戰在於難以規模化生產。目前TIL療法均需個體化定製,涉及多道工序,單人治療製備週期在一個月以上,期間還存在各類不確定因素。在這一問題得到解決之前,TIL的成本和售價仍將居高不下。
“鑑於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群的臨床需求未得到滿足,我們很自豪能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一次性治療選擇。”lifileucel獲批後,Iovance臨時執行長Frederick Vogt稱,“我們還在推進研發工作,以滿足更多的醫療需求,使這種新型細胞療法能夠惠及更多型別的癌症患者。”
本土團隊進展如何?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卡替醫療、君賽生物、沙礫生物、勁風生物、西比曼生物等,眾多本土企業同樣接連佈局TIL療法賽道,並在免疫細胞群篩選、體外體內擴增、基因改造、載體設計等環節搭建了自主創新平臺,以期進一步提升TIL療法的穩定性、有效性和可及性。截至目前,已有6款本土TIL產品獲中國國家藥監局IND批准。
高全立團隊也進一步開發了液體TIL(L-TIL),並與相關產業方合作推進研發。據介紹,在累計治療的超30名晚期癌症患者中,一例伴有腦轉移的腎癌患者,腦部腫瘤在治療後明顯縮小;兩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達到客觀緩解,其中一例已無瘤生存近五年,實現臨床治癒。
“根據既往文獻,血液中也存在一部分從腫瘤組織中釋放出的TIL。無需開刀,我們直接透過患者外周血提取並擴增製備TIL,解決了傳統TIL療法取材困難的限制。”高全立表示。相關研究釋出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Ladle教授評價稱,“雖然仍需進一步證明L-TIL療法的療效,但這一技術極大解決了TIL療法在臨床應用中的一大障礙。”
調研報告顯示,自2017年首款CAR-T療法問世起,全球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市場迅速增長,2018年至2021年年均增長率為87.7%,預計到2028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359億美元。在中國,2030年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市場預計將增長至945億元。
“10多年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預期存活時間平均為1年。隨著免疫療法接連問世,目前5年存活率已經超過50%,是極為了不起的成就。”高全立說。此外,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腫瘤新抗原疫苗、核素靶向治療(RDC)......腫瘤創新療法多點開花,捷報頻出,尤其是針對乳腺癌的治療,業內已有樂觀情緒稱,乳腺癌即將進入“慢病時代”。
對於本土科研力量,高全立表示,本土團隊在技術環節上追趕迅速,“我們的學習能力很強,這幾年國家也鼓勵生物醫藥創新。但最終要實現‘彎道超車’,就不能僅僅侷限於模仿,比如對於TIL療法,需要在包括免疫學在內的基礎學科領域沉澱、做出突破,才能真正做出一款‘革命性’產品。”
至於頻頻引發熱議的創新藥“天價”,高全立則認為,除了在產學研領域不斷推進研究,透過改良各類技術手段等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包括醫保在內的各類支撐政策也至關重要,“臨床創新不僅僅是科學突破,有時候政策的突破更為重要。產學研和政策需要緊密配合,做出一體化的頂層設計,才能使前沿療法最終惠及多數患者。”高全立說。
“醫學前沿”專欄
探索前沿醫學,展示創新技術。
“醫學界”特推出“醫學前沿”專欄,旨在以“專業化、系統化、高價值、突破性”為核心,挖掘醫學研究中的先鋒探索和硬核成就,解碼新發現、新技術、新進展、新應用。
若您所在單位/機構/科室在臨床診療、學術科研上有新的發現、新的進展和新的應用,歡迎聯絡我們,共同傳播醫學前沿資訊。
郵箱:
來源:醫學界
責編:田棟樑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