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高峰迴落,但多地仍處於警報期,高危人群需謹防重症發生。
撰文 |文慧
責編 |汪航
據澎湃新聞今日(2月3日)訊息,中國臺灣女演員、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在日本感染流感併發肺炎去世,年僅48歲。
生前,大S在影視、主持等領域頗有建樹,演藝及個人生活備受公眾關注。今日因病突然離世,令不少粉絲、網友感到錯愕、惋惜,也讓流感再次回到大眾視野。
據《日本經濟新聞》今日訊息,自2024年12月下旬日本流感感染人數創歷史最高水平以來,當地部分醫療機構和藥店出現了治療藥物庫存不足的情況。專家提醒,在流感高發期,部分高危人群要警惕重症風險。
日本流感疫情創歷史新高
日本此次暴發的流感疫情始於2024年11月8日。當天,日本厚生勞動省宣佈“全國進入流感流行期”,隨後,流感疫情在日本迅速蔓延。
為掌握流感疫情資料,日本政府要求全國大約5000個定點醫療機構上報每週新增患者人數。每個醫療機構的新增患者超過1人就會標註“進入流行期”,超過10人會發布“注意”警示,超過30人則會發布“警報”。
截至2024年12月15日的一週內,日本每個定點醫療機構新增患者人數為19.06人;截至2024年12月22日的一週內,新增患者人數為42.66人。
此後,日本流感疫情進一步擴散,確診患者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一週內,全國約5000家醫療機構報告的季節性流感患者數為每家醫療機構64.39人,是30人這一警報標準的2倍多。
這也是1999年採用目前統計方法以來,日本感染人數最多的一次流感疫情。
截至今年1月10日,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患者數量均出現上升,且均有醫療機構流感患者數超出警戒水平。
其中,位於日本九州東北部的大分縣患者最多,平均每家定點醫療機構報告近105名患者。東京、大阪及福岡等旅遊熱點城市亦有不少感染者。日本共同社的報道稱,日本流感患者人數已連續10周增加。
日本流感感染者人數。圖源:日本經濟新聞
對於激增的流感患者,厚生勞動省的官員認為,可能與當下適逢假期、民眾擴大活動範圍有關。另有專家研判,主因跟這幾年流感未流行導致免疫力下降有關。
隨著流感患者數創新高,訪日的外國遊客也難以倖免。TBS(東京廣播公司)電視臺報道,一間位於東京的診所,不斷有外國觀光客前來看診。一名求診的澳洲男性出現鼻塞等輕微症狀,但他的妻子則感染流感。
另據NHK(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流感病例激增使醫療機構面臨壓力,醫院病床吃緊。橫濱市一家醫院的550張病床幾乎全滿,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也遭受感染。1月17日,這家醫院已無法收治必須動緊急手術的病人。
與此同時,一些流感治療藥物也出現了供應緊張的情況,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24年底向製藥行業提出了增產相關治療藥物等要求。至今年1月中旬,日本流感感染者開始減少,相關藥物的緊缺情況才迅速緩解。
1月31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釋出的最新一期流感監測報告顯示,1月20日至1月26日,每個定點醫療機構新增患者人數為11.06人(54,594 份患者報告),低於前一週每個哨點的18.38人。顯示出流感疫情已呈下降趨勢。
此外,日本定點醫療機構報告流感相關住院病例數1308例,較前一週的2708例大幅下降。 其中,部分住院患者的年齡結構為: 40多歲(23例)、50多歲(59例)、60多歲(117例)、70多歲(241例)、80歲以上(551例)
雖然日本流感高峰已過,但醫生提醒,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不少民眾春節期間赴日本旅遊,回國後存在流感潛伏期,“要超過4天才能確認本次到日本沒有感染流感。”
警惕流感重症
媒體報道稱,大S是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至於感染何種流感病毒,目前尚無詳細資訊公佈。
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資料,日本本輪流感流行的主要毒株為甲型流感A(H1N1)pdm09亞型,約佔94%。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 年版)》指出,流感大多為自限性,肺炎是其最常見的併發症。少數患者會因出現肺炎等併發症或基礎疾病加重從而發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也可能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
據 WHO 估計,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導致 300萬-500 萬的重症和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這提醒部分高危人群要警惕流感重症。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 年版)》指出,重症/危重症的高危人群有五類。一是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二是年齡≥65 歲的老年人;三是伴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等;四是肥胖者;五是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大S曾因癲癇發作多次被緊急送往醫院,其母親也透露大S患有心臟二尖瓣脫垂。
對於重型或者是危重型流感患者,專家建議儘早住院治療。除了要積極抗流感病毒治療之外,還要密切監測和防治各種併發症,特別是呼吸、心臟、腦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支援和保護。
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常見表現,此時需要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包括常規吸氧、高流量氧療、無創通氣或有創機械通氣等。對一些難治性低氧血癥患者,需要使用ECMO等特殊支援裝置治療。
此外,重型流感患者容易繼發或合併細菌或真菌感染,一旦臨床診斷或病原學確診,應該及時、合理應用抗細菌或抗真菌藥物。
專家提醒,流感的傳播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溫度、溼度、人群聚集,以及人群免疫力等。
流感流行季過後,流感病毒的傳播會減少,但是不會消失,會轉為極低水平的流行,因此春節返程期間,仍要注意防範流感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恆佳
編輯:莉 莉
值班編輯:文慧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