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宮題材的電視劇層出不窮,彷彿故宮裡只有清朝的皇帝和妃子們。這似乎讓一些人誤以為故宮是清朝時期修建的,然而實際上,故宮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永樂皇帝時期。永樂皇帝在修建故宮時,可謂是費盡心思,要注意的是,故宮之所以能夠儲存至今,主要得益於現代工作人員的精心保養,而非單單依賴於永樂皇帝的辛勤勞動。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靖難之役
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在古代的皇權傳承中,非嫡長子通常不能繼承皇位。因此,一開始朱棣並沒有對成為皇帝抱有太多的期望。皇太子的位置一直由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擔任,而朱標不僅深受朱元璋喜愛,而且在文武方面都表現出色,讓朱棣對他的繼任皇位心生服氣。
命運卻對朱標不利,他在朱元璋64歲那年因病去世。朱標的離世讓朱棣重新燃起對皇位的渴望。他自信認為,在眾多皇子中,除了朱標之外,其他的兄弟都無法與自己匹敵,因此他開始寄望於能夠成為新一任皇帝。
當朱元璋最終選擇將皇位傳給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時,朱棣感到極度不滿。儘管大哥朱標已故,但在他看來,仍然有其他合適的繼承人,如何可以直接跳過兒子,將皇位傳給孫子呢?儘管心中不滿,但在朱元璋仍在世的情況下,朱棣不敢公然反對,只能默默觀望朱允炆成為皇太子。他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秘密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登基,但朱允炆在位初期便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實行削藩政策。這一政策的目的在於削弱各藩王的實力,以確保皇帝的安全。由於朱允炆年輕且難以掌握政局,削藩政策導致了許多藩王的不滿,其中包括朱棣。朱棣藉機宣揚“奉天靖難”的口號,呼籲眾多藩王一同討伐,最終成功奪取了皇位。
靖難之役的成功不僅與朱允炆剛上位未穩固有關,還與他聽信讒言,處死眾多有功之臣和明智之士密不可分。
遷都計劃
在奪取皇位後,朱棣迫切地展開遷都計劃,這一構想的淵源並非始於他自己。早在明朝開國元勳朱元璋稱帝時,就已經醞釀著將都城遷至北京的雄心。朱元璋等明朝建立者透過對古代都城地圖的深入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北京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坐落於長城和運河的交匯處,位於渤海之濱,北京具有天然的戰略優勢,一直以來都是南北衝突的主戰場。
朱元璋最終未能實現遷都的雄心,主要原因在於他對北京的歷史背景存有疑慮。北京曾被遼、金、元三個遊牧民族佔領,這些族群在此繁衍生息了四百多年,使得北京充滿了胡人的痕跡。此外,朱元璋等人多出生於江淮一帶,遷都到北京對於生活習慣上的不適應,再加上北京當時正處於戰亂之中,與南京相比條件不如,因此他最終選擇了放棄遷都計劃。
不同於朱元璋,朱棣由於在北方多年的封地經營,對北方環境較為熟悉,且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朱棣一直懷有遷都的願望,尤其是在奪取皇位後。雖然已成為皇帝,但靠謀朝篡位的手段,他知道南京百姓對他仍有偏見。因此,他迫切希望透過遷都到北平(今北京)來彰顯自己的合法性。
朱棣遷都後,將北京命名為北平。在北平,他開始了故宮的修建工程。於永樂四年下令徵調工匠和民夫,總人數達百萬之眾,正式展開修建故宮的計劃。經過多年的建設,永樂十九年十二月,北京郊廟宮殿竣工。至此,故宮全面竣工。
在故宮華美的外表背後,隱藏著數不清的百姓冤魂。修建故宮的過程中,為完成這座宏偉建築,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被徵調,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生命代價。這一歷史背後的冤屈與辛酸,常常被人們選擇性地忽略。
故宮的地磚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故宮地板長期未得到修復,引發了一場對這座宏偉建築的細緻檢查。在進行故宮地磚修復的過程中,一位古建築修復專家意外地發現,故宮地磚不同尋常,居然鋪設了整整十五層!
這個發現令專家們感到震驚,因為故宮地磚並非普通的建築材料,而是被稱為“金磚”的珍貴材料。儘管並非真正的黃金,但其珍貴程度幾乎媲美黃金。
在故宮修建過程中,為朱棣修建皇宮的百萬民夫中,製作地磚的人數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故宮地磚的製作工藝極為考究,使用的土料需要經過七道工序,而製作磚塊本身還需要經過五道工序。從挖取原料到製成地磚,平均來看,每塊磚的製作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因此,將其比作“金磚”並非言過其實。
為何說朱棣狠毒呢?這涉及到朱棣在修建故宮時表現出的冷酷一面。作為國家的統治者,他本應肩負著提高人民福祉的責任,但在朱棣看來,老百姓只是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專家統計顯示,整個故宮使用了八千多萬塊地磚,而每塊地磚都必須達到極高的品質,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能製成。
在故宮宏偉的修建完成後,朱棣竟下令對所有為之辛勤勞作的民夫進行毒害,以維護所謂的“秘密”。這令故宮地磚有著十五層之多的事實長時間被深埋於歷史的塵埃之中。朱棣之所以採取如此極端的手段,源於他對潛在威脅的極度擔憂,擔心有人可能透過地下挖掘的方式危及到自己的安全。
這種殘酷的手段不僅僅是對千千萬萬勞動者的一場無情迫害,更是歷史上一幕令人唏噓的畫面。朱棣的舉動反映出當時政治權謀的黑暗一面,為了維護個人安全,竟然毫不猶豫地將成千上萬人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尾聲
朱棣作為一位歷史上的皇帝,其冷酷手段和對百姓的不顧及確實令人深思。張養浩的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似乎在朱棣身上找到了生動的註解。對於這樣的皇帝,各界觀點或許存在分歧。
無論如何,對於朱棣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君主制度下的權謀博弈,以及權力對於人性的考驗。對這段歷史的反思,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古代社會的複雜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在評論區中,不同觀點的討論或許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全面的認知。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