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古裝電視劇,可是喜歡看古裝劇並不等於可以適應古人的生活。
就拿徭役賦稅來說,古代的徭役往往是非常繁重的。而一個朝代因為繁重徭役的持續時間過久而引發的崩潰的情形往往也不在少數。比如說秦朝與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在朝代滅亡的原因中,普通老百姓徭役負擔太重的情形是赫然在列的。故而一些古人的生活可想而知!如果真的可以進行時空穿梭,那麼我們現代人很有可能一天也堅持不下來。
因為早上要起的很早去田裡耕作。到了需要服徭役的時候呢往往又是極為沉重的體力勞動。這就造成了人們對食物的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的。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填飽肚子。
換言之,生活在古代的窮人其實每天可以吃的東西非常匱乏。從北京滷煮食物中便可窺見:豬下水這種內臟雜食的吃法正是窮人所青睞的,甚至於有些窮人還不能每天吃到。
除此之外,窮人的主食也不都是精耕細作的大米飯和白麵粉。因為這些東西很多都要上交國庫,故而實際上古代的窮人能夠吃的主食範圍基本上都是在五穀雜糧中隨意挑選。
生產力低下導致食物產量有限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生產力並不非常發達。因為農耕時代的生產模式基本都是依賴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模式的通用詬病是十分脆弱,並不能有效抵抗天災人禍。
這一點其實從傳統文化中便可窺見一斑:我國的底層農民每年都會向上天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與今年的糧食作物大豐收。這種古老而悠遠的祭祀與祈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湯時期。
卻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古代生產力低下與頗受各種因素條件影響之大的現狀。這種現狀直接導致了食物的產量極其有限。再加上古代大部分朝代都是集權時代。
所以底層的老百姓手中往往並沒有多餘的糧食。可是一方面又要養活整個家庭,因此古代的人都會普遍進行高生育。讓家中的勞力增多,並以此來抵禦風險。
但另一方面的真實情形卻是:人一多又造成食物的消耗量十分龐大。很多的窮人基本上都是吃不飽的狀態。比如孩子們為了表示對於父母的尊敬往往會將好的食物讓給父母。
等級制度剝削人性
在封建社會中,不容忽視和不忍直視的情形之一就是等級制度的大範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等級制度又可以脫胎自宗法制度。因為在宗法制度當中,等級結構非常鮮明顯著。
從最高掌權者周天子到最底一層級計程車,儼然是一套詳細而嚴密的金字塔形結構。其中上下層級之間還有自下而上的層層負責制度。換句話說,各大分封諸侯要對周天子負責。
下一層級的卿大夫即使想對周天子負責也沒有這種資格,因為只需要對諸侯負責即可。雖然此後的朝代裡並沒有直接沿襲或是沿用這套制度,可是卻已然在暗中佈置和處理好了一切。
即:沉重的賦稅與徭役制。我們都知道,一些貴族特權階層在犯了法的時候通常都會收到一定程度上的優待,這種優待集中體現和表現為八議制度。可是窮人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
恰恰相反,很多窮人基本上都是常年吃不飽飯的狀態,然後便由於積勞成疾而死。但這套嚴密的等級制度又無法得到徹底的清除,反而總是隨著朝代的更迭而持續發揮作用。
戰亂頻仍致使流民四起
其實在窮人當中,不僅有一天耕作到晚然後吃得少的人,還有無數的因為躲避戰亂和災禍的流民。這些流民顧名思義指的是四處流竄的老百姓,從普通人都過得非常艱難來看。
四處流竄的老百姓智慧更難。在逃難的過程中能夠保住性命就非常不容易了,因為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大家的生活都不如意。朝廷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民間一些流寇盜匪也會聚集。
在這種態勢之下,如果用魯迅先生的話來一一代之,那便是:在舊社會里都是人吃人的場景。並且這種情形十分常見,是近代及現代社會以來所完全不能想象的。
故而在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富人一席飯,窮人十年糧。電視劇裡的那些市井文化非常發達的原因通常都是選材在盛世或者是皇帝有作為的年代裡。
如果將選材放在亂世或者是戰爭期間,那麼窮人的生活肯定會慘不忍睹。因此為了提高收視率,電視劇的選材與製作就會集中於故事的敘述以及各種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權力爭奪。
綜上所述,如果讓一個現代人去體驗古代窮人的生活,只怕是一天也撐不下來。尤其是以大學生為主力的乾飯大軍:上課沒精神,吃飯倍來勁。
由於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