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普天同慶。
但是,這個勝利卻來之不易,尤其是與英國之間的唇槍舌戰,激烈萬分。
其中,最讓雙方爭論不休的是,關於英國在香港究竟是投入得多,還是索取得多。
那時,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曾狡辯:“我們沒有從香港拿走一便士。”
這話說出去,被不明真相的公眾聽到了,估計很多人都以為英國對香港的繁榮功不可沒,做出了巨大犧牲。
那麼,實際上是如此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並且是 被我國外交部原副部長親自認證過的……
英國人的殖民歷史
在19世紀,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全球任何一個大洲都有自己的殖民地。而對於東方的這塊寶地,英國人自然也不會放過。
於是,在堅船利炮的作用下,英國人從滿清朝手裡奪得了香港的使用權。
自此,香港也就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當時的香港只是一個小小的港口、漁村,但毫無疑問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事實也證明了英國人的眼光,在它們的殖民經營下,香港逐漸成長為了東方最重要的港口基地,而後奠定了國際一流的金融中心地位。
不過,在香港的發展過程中,功勞絕對不能全部算在英國人頭上。即使英國人將自己國家的一套直接照搬了過來,給了香港先進的制度、法律。
而香港之所以能夠達到後來的高度發達地位,跟背後的內陸是絕地分不開關係的。
正是在後者的大量資本和人員的加持下,香港才能夠得到強勁的發展動力,取得了“東方之珠”的美譽。
但不管香港發展得如何,歸根到底,它都是中國人的領土,主權從頭到尾屬於中國。
所以,在租借到期後,香港理所應當應該回歸祖國。
但英國人卻不情願了。
為何?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跟中國政府就“香港迴歸”的談判中,曾經說道:“我們沒有從香港拿走一便士。”
顯然,撒切爾夫人的言下之意是,英國對香港如今的成績“有恩”,如果可以的話,香港應該繼續讓英國人管理,這才是對香港未來最好的出路。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別忘了,香港說到底對於英國人來說只是殖民地,而殖民地也就意味著英國人不可能不從中獲取利益。
附在香港身上的“吸血蟲”
據英國方面給出一個數據,英國在香港總計投資高達900~1000億英鎊左右,正是在英國的不計成本的投資付出下,香港才能夠發展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金融中心。
英國人可能沒有說假話,但問題是英國人也不是做“慈善”,他們大老遠跑到中國人的領土上,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說到底還是為了攫取更大、更多的利潤。
而英國殖民香港長達百年的時間裡,總共從香港獲得了多少利益呢?
這一點,從我國前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先生曾經做過的調查就能得出,在香港迴歸前夕,英國人至少從香港每年拿走1000億港幣左右。
這就不難得知英國人為何當初死死窮盡一切手段試圖保住香港,說到底還是捨不得這個巨大的“錢袋子”。
如果不是中國政府強硬表示“不惜動用武力收回香港”,恐怕英國人還不會就此放棄香港這個寶袋。
而英國人固然對香港付出了成本,但為了攫取利潤,也可謂是“竭澤而漁”,絲毫沒有長遠的打算。
在英國人的治理下,香港的股市、樓市十分火爆繁榮,可背後卻蘊藏著巨大的危機,但英國人不管這些,從未考慮如果經濟泡沫一旦破滅,會給香港人民帶來何種災難性的後果。
他們要的只是每年能夠帶來數千億高額的利潤,如果不是中國政府在1998年不計代價保住了香港,否則,在那場重大金融危機中,足以讓香港徹底從繁榮走向衰落。
反過來,到現如今為止,仍有不少香港不明真相的群眾,尤其是青年人懷念當年所謂的英國人統治,甚至還試圖讓英國人回來,繼續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
這簡直是被“洗腦”無可救藥了,忘記了香港是中國人的領土,英國人只不過是拿香港當做錢袋子,根本不可能真心為了香港的長遠發展。
現如今的香港迴歸祖國後,經濟平穩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但香港靠著祖國這個後盾,無疑對於未來的繼續繁榮有著巨大的底氣。
奉勸現在的有些年輕人,不要被西方英國人的“小恩惠”所感動,香港自始至終都是中國人的香港,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是毫無疑問的,也將是永遠無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