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死了以後,為啥趙雲、魏延、諸葛亮都不聽劉備的話呢?老劉、關羽、張飛這哥仨的感情啊,可是鐵得當當的。從結拜起,關羽和張飛就跟定了劉備,立下了不少卓越戰功,都是老劉身邊那幫得力干將。這三兄弟情深意厚,誓言要好生互相關照。
劉備還網羅到一堆能打的將領,比如趙雲、魏延、諸葛亮這些,都是戰場上的狠角色。
不過,關羽、張飛去世了之後,劉備想報仇東征,卻遭到了趙雲他們的反對。
張飛隕落前兆
其實吧,張飛這個事,早就有跡象表明了。劉備跟張飛那可是兄弟情深,可在那個講義氣的年代裡,當張飛去世的訊息傳來時,劉備只淡淡地說了句“飛死矣”。
這段三十多年兄弟情誼,曾經一起立下過生死諾言的親人突然離去,可劉備的回應真是冷冷清清。
這就讓人覺得奇怪,趙雲、魏延、諸葛亮他們會不會就是因為感覺劉備對張飛的死太冷淡,沒把兄弟情看在眼裡才拒絕聽從劉備的指揮呢?
但是,劉備並不是個擅忘恩負義的人。他之所以想要東征,其實恰恰是為了對抗孫權集團的挑釁,捍衛義氣。
那時候,關羽在219年沙場上光榮犧牲,張飛悲憤不已,立志要報此血海深仇。雖然劉備想為關羽討回公道,可惜趙雲和諸葛亮不同意,劉備只能把這個念頭暫時放下。
後來,張飛因為劉備遲遲不出兵為關羽報仇這件事兒,就在劉備面前脾氣暴躁地質問,然後劉備決定東征。儘管趙雲等人拼命勸阻,劉備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甚至說誰敢勸阻就當他的敵人。
大家都因此沉默下來,可就在打算動身之前,張飛居然因為對部下太兇,被人暗算了。這時候,劉備已經組織好了隊伍,要給關羽報仇,結果卻收到了張飛死去的壞訊息。
所謂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早年,張飛對自己的部下要求非常嚴格,經常罵人和打人,關羽走了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張飛的部下範強和張達知道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將是自取滅亡,所以就選擇了幹掉張飛。
為兄弟復仇
張飛走了以後,劉備不甘心就這麼算了,他立刻決定攻打東吳,可是沒人願意陪著他一起去,就連趙雲、諸葛都不願意。最後,只能帶著一些人出發。這次冒險的舉動讓劉備陷入危險,最後還是靠趙雲的幫助,他才保住了點面子,死在了路上。
趙雲、諸葛不想陪劉備玩,是因為他們看出來打這個仗贏不了,不因為別的,就是兄弟死了影響實力。他們也不是說劉備狠心無情,實在是想保護大家,所以拼命勸阻。
劉備死前還挺相信趙雲和諸葛,把孩子交給他們,還告訴他們要是孩子不行的話,可以撤掉他的地位。可是,趙雲和諸葛並沒趁這時候撈好處,反而努力讓劉禪變強。
這說明,老實做事的趙雲和諸葛,不止幫老闆做事,而且不會老闆說的啥就做啥。儘管跟劉備感情沒關羽、張飛那麼深,但是他們的真心實意很感人。
劉備敗得好可憐,連大哥變得都不是個好君主了。起初我們講過劉備怎麼樣成功,又如何敗在義氣上。三人都在差不多的日子裡死了,兄弟之間的感情真讓人心酸。
但是,戰爭裡,家事不算大事,大局才重要,所以很多人覺得劉備當不成好君主。
要是當初劉備能忍下來,聽趙雲、諸葛亮的話,做好準備再去報仇,可能就不會輸得這麼慘。俗話說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劉備那時太著急了,應該比以前更精心籌劃一番才行。可惜他像張飛一樣被仇恨衝昏了頭,作出了衝動的決定。
夷陵那場仗,對劉備來說可不止是個人的失敗,他已經傷痕累累了。丟了荊州、關羽、張飛死了,簡直像是家破人亡。他拼盡全力去報仇,最後還是輸掉了。
這個結局讓他變得很慘,不過這都怪不得別人。他眼裡只有個人義憤,就得承擔隨之而來的苦果。劉備辛辛苦苦創立的基業,還有他的兄弟們全都沒了。這次打擊太大了,讓他一直病著,最後還是死了。
劉備或許會後悔,沒有按照趙雲他們的話來,浪費了他大半輩子的努力。但是,他可能並不在意這些。如果再來一次,他可能還會選擇立刻去報仇。劉備對友情就是這麼執著。
大概是因為趙雲和諸葛亮瞭解也喜歡劉備,所以他們跟從劉備到死,主公死後也繼續幫著他的兒子。他們這麼做可能就是覺得劉備人好,很佩服他,即使知道阿斗不行還是願意努力。
他們對劉備給的`義非常忠誠。雖然劉備在夷陵那次打了敗仗,最後還把命丟了,但在兄弟之間,他從來沒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