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山童一聲號召,一時間”天下苦元久矣“的口號此起彼伏響起。中原百姓各個揭竿而起,瞬間組織了一支不可小覷的起義軍。他們在各個地方組織起義,一時間,朝廷之上人人自危,籠罩著一股惴惴不安的氣息。
此時執掌朝政的元順帝,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叛變,不僅束手無策,還聽信奸佞讒言,認為是自己的宗室子弟所為,意圖動搖江山、篡奪皇位。而這其中,被第一個懷疑的物件就是遠在湖北的鐵木健。
一、神秘身世
作為成吉思汗的子孫,太子真金的兒子,鐵木健的出身以及能力可謂一直拔尖。後來被封為南平王駐紮湖北麻城,手握兵權,能力也是十分突出。正因自己的突出,才被奸佞恨為眼中釘、肉中刺。
恰逢鐵木健的封地離都城較遠,又手握重兵。而起義軍紅巾軍又是從中原開始,這很難不讓元順帝猜忌,起義軍和鐵木健的關係。加上身邊朝臣們的鼓動,元順帝下令撤去鐵木健的職務,並繳械回都城。
家中聽聞此事的鐵木健,一時之間甚至有些錯愕。畢竟自己為這個家族赴湯蹈火,衝鋒在前,最後竟然換得如此的結果,實在是有些唏噓。但心寒歸心寒,鐵木健很快和家族內部的人一起商議,準備離開此地,向西南方向出發。
二、改名換姓
為了極大程度的儲存家族勢力,逃命至瀘州的時候,鐵木健決定拆散人群,避免引起駐紮在附近守衛們的懷疑。由此開始,鐵木健一行人,分散開來,前往榮縣、樂山等地,至此往後也很少聯絡。
分別之前,他們確認隱姓埋名,重新給自己擬定一個身份。隨即,改姓為“餘”,寓意仍有留存,斬不盡殺不絕。這一改變並不是道聽途說,後來在明朝成化年間,《請神余姓家譜》中非常明確的記載,余姓的祖輩,是大元的先輩,原本是蒙古人,與女真人毗鄰,住在北方。
不僅如此,《餘氏家譜》上關於“鐵改餘”的也有很多的佐證。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姓這件事上,也出現在很多墓碑的記錄當中。如四川瀘州的一個祠堂,供奉著太子真金的塑像和靈位。而太子真金,正是鐵木健的父親。
除了族譜和墓碑的文字記錄,還有豐都縣鐵家槽灣的樹林中,周圍幾公里有著不少的墓葬群,其中的年份,包括了咸豐、同治以及光緒等各個時期的石室墓穴。其中有一個餘朝蔚的墓穴,墓誌銘上記錄著,“祖自鐵木健封王爵,南平娶妻……”。由此可見,為這段歷史也是更加增添了可信度。
三、融入漢族
出逃蒙古後,鐵木健沒有了往日的容光煥發。失去了曾經的榮華富貴以及高官厚祿,猶如普通百姓。赫赫有名的貴族優勢一去不復返,改姓換名以及各奔東西的決定,也就此讓家族四分五裂,從而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隨著逃亡生活的開始,元朝的覆滅,明朝的取而代之。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南下的蒙古人逐漸開始融入漢人的生活,和他們一起生活。放棄原有的遊牧文明,學習著農耕文化,一點點的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
餘家灣就是當年鐵木健家族遷徙南下,最後選定駐紮的地方。地理位置較為寬敞,四面環山。選好了地點,放棄原有的皇親貴胄的身份,自己動手,開始了精耕細作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逃亡南下,鐵木健家族大多是男性。因此在定居下來以後,為了能夠儘快適應生活方式,他們選擇了最為便捷的方式——與當地人通婚。
漢化的主要表現,除了開始了農耕生活,還有風水分化。要知道,漢族的各類文化,對於風水是十分的講究。上有《易經》的乾坤八卦,後有禮法對其進行規範。餘家灣的漢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房屋建築這一塊,對於選址朝向是有著十足十的規矩。
南遷的蒙古人,在這些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不知不覺的也成為這其中的一員,也開始慢慢講究起來。從後期的墓穴的挖掘就能看出,原來的蒙古族人,大多是分散的,沒有集體墓葬的概念。這種合葬的理念,大多都是漢族人才會有。隨著融入漢族人的生活,南下的蒙古人們也逐漸開始適應。
四、重聚一堂
隨著幾百年漢化生活,不論是相貌,還是生活習慣,都早已和原來大相徑庭。有時連他們自己都會忘記自己原本的身份,祖輩是何許人也。
或許是當初,鐵木健家族很早料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於是在分別之前,曾經留下過一首詩,一人一句,便於以後認親。這首詩創作於鐵木健帶著九子一女,走至瀘州鳳錦橋,為了保全家族的血脈,準備四散潛逃之際。十個人一人一句,只為能銘記自己的元朝皇族的身份,為了日後能再度與親人相見。
原本好好的元朝宰相,被胡亂扣上了一頂紅巾起義軍的帽子。害得族人紛紛四散而逃,鳳錦橋頭匆匆分別,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那句“餘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極大程度的表現了親人之間,那種生離的痛苦與揪心。
而就是這首詩,在歷經百年之後,終於實現了後輩們重逢的願望。餘元富作為十人後輩之一的族人,也是一場的興奮,自己因修訂族譜,瞭解到祖祖輩輩傳唱下來的十句詩,意外發現了曾經鐵木家族的後裔,才有了現在的聚會。
總結
命運有時就是如此多舛善變,曾經的四散而逃,終於得以在今日重逢。或許,鐵木家族當初的十句詩,沒想到會相隔如此之久才相見。但這就是宗族文化的強大之處,十句詩就是凝神聚氣的靈魂,只要召喚,家族必然永遠站在身後。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參考資料
[1] 王友富,餘麗偉. 生存需求與族屬變更:黃金家族後裔之漢化現象[J]. 青海民族研究
[2] 華西. 成吉思汗後裔隱居四川600年[J]. 中州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