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春秋五霸,他們的國君大多叫“公”,如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戰國七雄,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自稱“國王”了,而周天子也叫國王,明顯僭越。
一、封建制最初封的是“侯”而不是“王”,因此叫諸侯國。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禮樂健全、等級森嚴的王朝。周天子稱“王”,“王”以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各等級均有不同的地位和特權,他們使用的器具,穿戴的服裝,欣賞的樂舞,均以爵位的高低而不同,嚴格而鮮明。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後,建都鎬京和豐京(今陝西西安市西南),因為眾人在滅商的時候有功,中原地區被周王朝聯合其他部落所控制。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諸侯國的國君均稱為“侯”。
《尚書》稱“魯侯伯禽宅曲阜,治封之國居曲阜。”“魯侯徵之於費地而誓眾也。”可見周公旦的長子,去周公旦的封地魯國任國君,為“侯”爵。但也有史書稱“魯公伯禽”,應為死後諡號。
分封的這71國大多為侯爵,少部分為子爵,故稱諸侯國。
二、“公”爵為周王朝朝廷重臣才配擁有
當時的公爵,在朝廷內部設立,王朝重臣封為公爵,數量極少,俗稱三公,分封在外的並沒有公爵。
大家都知道“太公望”,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這個不說了。
“周公旦”,周公輔政就是這個周公旦,他是周武王姬發的親弟弟,在周武王在位期間擔任太宰,功勳卓越。周武王死後,他輔佐周成王姬誦,在成王成年後還政於成王。
召公奭,他是周文王庶子,西周的開國元勳,也是位列三公的輔佐大臣。
畢公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發異母弟,畢公與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大臣一道輔佐武王興周伐商。
而周公旦的次子“明保”,也封為公爵,但他並不是繼承父親的封號,根據出土的周代青銅鼎銘文,明保是在掌管“三事四方”之後,才封為公爵。
三、西周末期禮崩樂壞,諸侯國紛紛稱“公”
在周朝初期,周武王分封天下,只有齊國和燕國是公爵國,齊國是太公望姜子牙的封地,但他並沒有到齊國當國君。第二代國君呂伋,為歷經成王、康王、昭王三朝的重臣,由於其去世之日為“丁”,周穆王便以商朝的禮儀諡法,尊其為“齊丁公”。齊國的歷代君主均稱為“公”,從第二代開始的最初的幾代應該都是諡號。
燕國為召康公姬奭的封地,同樣姬奭也沒有去封地,與周公旦等人輔佐周成王。燕國的後來的歷代國君均為侯爵。直到公元前690年,燕莊公開始稱公。
此外還有周公旦的封地魯國,跟齊國類似。
公元前770年前後,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周朝的禮崩樂壞,當時各諸侯國的國君普遍自稱為“公”。
稱“公”的君主相對於稱“侯”的君主,其地位更高,因為“公”是比“侯”更高一級的爵位。在周朝的封建制度中,“公”是最高一級的爵位,只有周天子的親屬和極少數功勳卓著的諸侯才能獲得這一稱號。因此,一些君主稱“公”,他們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功績已經超出了“侯”的等級,需要更高的爵位來彰顯自己的權威和地位。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競爭激烈,為了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優勢和主動權,一些君主可能會透過提高自己的爵位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稱“公”可以讓他們在與其他諸侯國的交往中更具威嚴和地位,有利於開展外交和加強國內統治。
四、諸侯國稱王是戰國時期的事情了,只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楚國
春秋時期,楚國一直有“欲以觀中國之政”的夙願,可惜卻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周天子封爵時,只得到了“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到了楚武王熊通時期(楚國第十七任君主),再次要求周天子給自己提高爵位,卻又被周天子拒絕,於公元前704年自稱王號,為“楚武王”,首開諸侯僭越稱王的先河。因此,春秋時期最先稱王的諸侯國是楚國。
其實在此之前,公元前880年前後,楚國第六任君主楚熊渠曾稱王,熊渠還封自己三個兒子為王,那個時候其他國家連稱“公”都不敢,楚國是蠻夷之國,公然稱王,對抗周室,後恐周厲王討伐,自去王號。
楚國的君主並非姬姓,而是火神祝融的後代,楚國國君羋(音Mǐ)姓熊氏,其祖先最早生活在河南新鄭(祝融之墟)。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稱王的諸侯國順序如下:
第二個稱王的為齊國。齊桓公在位期間,齊國逐漸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在公元前651年稱王,是繼楚國之後稱王的諸侯國。
然後是魏、秦、趙、韓。
魏惠王任用李悝改革後,魏國開始強大。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領韓國等諸侯國前往徐州朝見齊威王,並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
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開始稱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實力大增。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稱王。
在公元前325年左右,韓國也曾經短暫地稱王,但很快被秦國所滅。
綜上,周朝最開始分封的71國都是侯國,因此被稱為諸侯國,雖然齊國、燕國和魯國是“公”的封地,首任國君均未去封地;到西周晚期,一些國家開始稱“公”;到戰國中期,各諸侯國才紛紛稱王,那個時候諸侯國已經很少了,大多數被吞併了。楚國是個例外,稱王更早。
#歷史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