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鮮戰爭突然爆發,美軍迅即糾結聯合國軍介入,一場華麗的仁川登陸表演,讓美軍迎來歷史高光時刻。
然而,在短短3年的時間,這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先勝後敗,嚐盡了冰火兩重天的喜悲,美國人的心態產生了重大變化。
美軍上校約翰·馬丁在回憶朝鮮戰爭時,曾無奈地感慨道:“在朝鮮的日子,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作無法戰勝!”
一、傲慢源自刻板認知
約翰上校對志願軍的這句評價,幾乎是所有美軍官兵的共識,美軍之所以如此敬畏志願軍,是因為志願軍帶給了美軍認知上的震撼。
這種震撼源自美軍對志願軍參戰前後的印象對比,志願軍參戰以前,美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兵,都十分輕視志願軍。
朝鮮戰爭爆發時,美國人仍沉浸在二戰的勝利中,美軍在西方擊敗了德國,在東方擊敗了日本,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且不說美國的軍政高層,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民眾,都認為亞洲軍隊普遍裝備低劣、軍事訓練差勁、將領軍事素養低。
從美國決定介入朝鮮戰爭開始,一直到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結束前,美軍都秉持著這種刻板印象,用美軍將領話說是:
“中國軍隊缺乏正規訓練,素質低劣,至少是武器裝備落後,中國軍隊的將領也大多是‘土包子’一類的人物。”
中國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曾邀請一大批美國軍事顧問來華,這些軍事顧問將對解放軍的刻板印象帶回了美國。
令人費解的是,美國人口中的“落後軍隊”,打敗了他們所扶持的國民黨軍隊,可美國人卻只從中看到了國民黨軍隊的差勁表現。
一場中國的內戰,當然不會讓美國人承認自己也是失敗的一方,因為美國人一向傲慢,這種傲慢是基於種族歧視的產物。
在美國的人印象裡,亞洲人身材矮小,大多是做苦力和傭人的形象,白人至上的荒謬偏見,已經深入美國人的骨髓。
關於這一點,從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的會談中,就能略見一二,美軍在朝鮮仁川登陸後,兩人都認為中國只會象徵性參戰。
麥克阿瑟說:“中國的外交發言不過是虛張聲勢,中國軍隊干預朝鮮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中國出兵就是自取滅亡。”
二、武器不能代表戰力
麥克阿瑟和杜魯門的傲慢認知,無形中給美軍上下帶來了一種錯覺:“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只是朝鮮人民軍二流部隊的水平。”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前後,美軍對這種錯覺堅信不疑,因為美軍士兵發現,中朝兩國軍隊武器相差甚遠。
朝鮮戰爭爆發之前,金日成為了能夠順利統一朝鮮半島,不惜花重金從蘇聯購得大量蘇式裝備,其中不乏有飛機和坦克。
僅1949年,金日成就用真金白銀和朝鮮的礦石資源,換來了上百架戰鬥機,幾十輛坦克和裝甲以及數不清的火炮和步槍。
朝鮮人民軍的一個師擁有40餘門火炮,同期志願軍的一個師僅有不到10門火炮,在輕重機槍方面,朝鮮人民軍持有的數量也是志願軍的四倍,而且武器效能更為優越。
至於朝鮮人民軍裝備的汽車、反坦克火箭筒和飛機,志願軍幾乎沒有,這也是志願軍被美軍稱為輕步兵的原因。
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大多是“萬國造”,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繳獲,與當時的美製武器和蘇制武器不能相提並論。
當時,蘇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還向朝鮮派遣了一定數目的軍事顧問,幫助朝鮮人民軍訓練和規範軍隊。
得益於蘇聯的支援,朝鮮人民軍的訓練、編制、管理和戰術都稱得上是國際標準水平,而且帶有濃厚的蘇聯風格。
除此之外,朝鮮人民軍中有很多士兵,曾在日本偽軍中服役,這些人同樣受過一定了軍事訓練,具備較高的軍事素養。
志願軍入朝之初,在武器裝備這一項上,的確如美軍所說,是朝鮮人民軍二流部隊的水平,甚至可能不如朝鮮人民軍的二流部隊。
然而,武器裝備向來不是我軍的強項,我軍能夠在三十年人民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靠的是無畏的精神和堅定信仰。
這一點,美國人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都沒有想明白。
三、擊碎美國人的傲慢
當聯合國軍進軍至鴨綠江邊時,美國仍認定中國不會出兵,事實卻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在10月下旬跨過鴨綠江。
志願軍利用美軍從未見過的穿插戰術,一戰擊退了聯合國軍,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可美軍卻認為是聯合國軍無能,才導致了這場失敗,美軍如此驕狂,註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11月初,彭德懷指揮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僅僅用了半個時間,志願軍就打得美軍指揮官下令全線撤退。
這一戰,徹底打醒了美國人,擊碎了美國人傲慢的心裡,遠在東京的麥克阿瑟,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遇到了“實力強勁的對手”。
12月中旬,第二次戰役基本結束,美軍猶如驚弓之鳥一般,主力部隊開始大規模後撤,這被美國人稱為“最遙遠的撤退。”
麥克阿瑟曾因在二戰中的表現聞名世界,如今,他又一次被世人所熟知,西方媒體紛紛評論:“麥克阿瑟的狂妄鑄成大錯。”
還沒等美軍緩過神,彭德懷又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第三次、第四次戰役,兩次戰役直接將美軍打到了三八線以南。
這時,美軍官兵的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約翰上校回憶說:
“我們看到了一支不同於日本軍隊的亞洲部隊,這是一支完全靠精神力量武裝起來的部隊,他們的裝備一直很差,但是卻能一次又一次挫敗美軍的計劃,我們品嚐到了‘恥辱’的味道。”
正如約翰上校所說,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美國人再也不敢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看作是朝鮮的二流部隊。
美軍高層在作戰爭總結時,有人更是直接將這種觀點看作是“朝鮮戰爭中的最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