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保健品等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在臨床很常見,進展可能非常快。有的時候,可能一週人就不在了。
撰文 |燕小六
在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又有一例自行用感冒藥致急性肝損傷的病例。經診斷,15歲少女小哲(匿名)因服感冒藥引發肝衰竭,肝臟移植或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經媒體報道後,上述新聞獲得廣泛關注。在評論區,不少人留言稱:怎麼又是藥物性肝損傷!感冒藥大多是非處方藥,為何老出事?
5天感冒藥,吃出肝衰竭
綜合媒體報道,2023年年末,小哲自行購買感冒藥,共5天劑量,帶去學校服用。據其爺爺描述:“包了很大一包藥。”
很快,同學發現小哲眼睛、手黃了。12月25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診斷稱,小哲出現急性肝衰竭、低蛋白血癥、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脾大、肝纖維化、胸腔和腹腔積液。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梁紅霞告訴媒體,小哲病情嚴重,經保守治療後,凝血功能仍然很差,持續上升。
“醫學界”獲悉,小哲已被轉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治療。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孩子後期或會接受肝移植治療,其他細節暫時不便透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吃藥吃出問題?關鍵在劑量
藥物性肝損傷是臨床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也是當前急性肝損傷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相關新聞不絕於耳。
2023年夏,光明網稱,一名11歲女孩在幾天內吃了7種感冒藥,出現嚴重肝功能損害。2020年,一個22歲女孩同時吃3種感冒藥、每種吃兩盒,隨後被確診為肝功能衰竭,繼而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更早之前,2018年,天津市衛健委在官網發文稱,1名27歲研究生加倍劑量、連吃幾種感冒藥後,不幸離世。事後分析認為,死因很可能是對乙醯氨基酚過量導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腎衰竭。
知名藥師、原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藥房主任冀連梅告訴“醫學界”,相較於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大多數藥物急性肝損傷都和劑量有關。
冀連梅介紹,比如感康片和感冒靈顆粒,都含有一種相同的藥物成分,即對乙醯氨基酚。市面上差不多80%的西藥感冒藥都含有這種成分。維C銀翹片、複方感冒靈等中藥感冒藥裡也有它。
若按照藥品說明書的推薦劑量,單獨服用上述任意一種感冒藥,一般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但如果疊加、超劑量或混合服用,就可能造成對乙醯氨基酚過量,有引發肝損傷的可能,嚴重者可能導致急性肝衰竭。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茅益民向“醫學界”表示,在歐美國家,對乙醯氨基酚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見的藥物之一,約有46%的急性肝衰竭患者是源於此。
一方面,這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大量使用有關。另一方面,這是因為對乙醯氨基酚的主要代謝場所是肝臟。一旦代謝飽和,代謝生成的肝毒性產物N-乙醯苯醌亞胺(NAPQI)就會過量,損傷隨之而來。
哪類藥更傷肝?
值得注意的是,感冒藥並非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
根據《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我國26.81%藥物性肝損傷源於中藥和膳食補充劑(包括保健品)。剩餘70%以上是由各類西藥導致的,主要包括抗結核藥(佔21.99%)、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梁紅霞告訴媒體,中草藥、保健品等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在臨床很常見,進展可能非常快。輕者可能出現轉氨酶升高,或者幾天不想吃飯,後面可能慢慢恢復。重者可能像前文所述小哲一樣,出現眼黃尿黃、食慾不振、凝血功能下降等。有的時候,可能一週人就不在了。
《肝臟》2023年9月發文指出,中藥製劑、保健品等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在肝功能指標、併發症等方面表現較差。尤其是中藥製劑所致情況下,更為嚴重。而且,中藥製劑和保健品造成的藥物性肝損傷具體機制複雜,包括多種成分摻雜、加工和製備不適當,以及真菌、殺蟲劑、除草劑、重金屬或毒性物質汙染等。
《關於中藥相關藥物性肝損傷的規範化報告程式的探討》則認為,根據對現有文獻的分析,中藥藥物性肝損傷問題確實嚴重,但其病因藥物的具體資訊未交代清楚。甚至,一些醫師也沒搞明白,常把服用中藥患者的藥物性肝損傷預設為中藥肝毒性。
出於安全性考量,冀連梅認為,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的人,長期或重度飲酒的人,以及正在服用可能影響肝臟功能的其他藥物(如口服抗真菌藥等)的人,最好是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
資料來源:
1.中藥製劑、膳食補充劑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病理特徵. 肝臟. 2023年9月第28卷第9期. DOI: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3.09.018
2.關於中藥相關藥物性肝損傷的規範化報告程式的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第46卷第11期2023年11月.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3
3.Gastroenterology. 2019 Jun;156(8):2230-2241.e11. doi:10.1053/j.gastro.2019.02.002.
來源:醫學界
責編:田棟樑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