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誰說中醫都是慢郎中?誰說中醫只能治慢病?鄭師就證明了經方的力量。他對於經方的研究非常深到,常常用經方原方四兩撥千斤,對病情分析更是寥寥數語,一針見血,讓人醍醐灌頂。比如案二用大承氣湯急下存正氣,可謂“膽欲大而心欲小”,與其他醫師的想法完全相反卻一擊中的。案三七年的奇汗,更是一劑交泰丸搞定,簡直是神來之筆。
鄭啟仲疑難病症治驗3則
作者/鄭宏
鄭啟仲主任醫師,系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業醫30餘載,潛心岐黃,擅用經方治療急危重症,每出奇兵而起沉痾,筆者有幸侍診左右,現輯數例以見一斑。
五苓散治消渴
王某,女,14歲,1993年9月4日求診,患者發熱3日,汗後熱退,遂煩渴不止,日飲水十數杯而渴不解,已歷月餘,清熱止渴、養陰生津之劑連進不應。體肥肢倦,乏力懶言,精神不振,腹脹納呆,大便溏,小便不利,脈緩,舌質淡,苔白厚膩而滑,查血糖、尿糖正常。
鄭師曰:此與張仲景“太陽病,發汗後……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相近,先投五苓散試之:
五苓散
豬苓10g,澤瀉10g,白朮15g,茯苓15g,桂枝6g,3劑,日1劑,水煎服。
3日後複診,煩渴大減,腹脹已和,飲食見增,厚膩苔消退,守方再進6劑,諸症悉平,1月後追訪如常。
按:
人體的升降出入是以中焦脾胃為軸心的。脾胃屬土,居於中焦。脾為陰土,喜燥惡溼;胃為陽土,喜潤惡燥。脾主升清,氣機以升為順;胃主降濁,氣機以降為和,脾胃相為表裡,一陰一陽,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受納運化之功。
是案溼邪困脾,脾溼不運,津不上乘而為渴 ;脾不升清則胃失和降,胃不降而生脹滿;脾失轉輸,三焦失調,水道失通,氣化不利則小便不利,欲飲水自救,因脾被溼困,以水救水而反為害,故渴不解、口渴之源,唯在脾溼,故投仲景五苓散,健脾利溼,溫陽化氣,溼去脾運,脾升胃降,水津四布,不治渴而渴自解也。
大承氣湯救咳喘
路某,女,46歲,住院月餘,1994年3月12日邀鄭師會診。以發熱、咳喘入院,青黴素、先鋒黴素、麻杏石甘、沙參麥冬等屢進無效,給氧、強心、定喘等多救不應。
喘息半臥,精神萎靡,嘔惡不食,時而呻吟,腹大脹滿;大便9日未行,下肢浮腫,舌質乾紅而生芒刺,脈細數無力 ,體溫38.6℃,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壓12/8kPa,兩肺滿布溼性囉音,肝大於劍突下約10cm、右肋緣下8cm,WBC:17.4×10⁹/L,N0:78,L0:22。
鄭師處方
大黃9g,枳實12g,厚朴15g,芒硝15g,葶藶子15g。
眾醫聞之,面現恐色,鄭師笑曰: 該患者久病正衰,陰傷邪壅 ,“無糧之師,貴在速戰”。
仲景雲:“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立煎,頻頻與之。藥盡2h許,腹鳴,躁動,遂下青黑燥糞湯便甚多,臭不可聞,腹滿隨消,身現微汗而睡。
翌日,神清熱退,喘平腫消,舌紅有津,脈緩微數。體溫36.4℃,心率86次/min,呼吸21次/min,血壓14/9kPa,腹軟,肝於劍突下5cm、右肋緣下3cm,兩肺溼性囉音大多已消。已見上病下治,腑通喘平,邪去正復之效,辨證調理數日告愈。
鄭師常稱,仲景方三五(即三個承氣湯、五個瀉心湯)最妙,桂枝更神。每臨大證多舉經方而救之,而對少陰急下更是“情有獨鍾”。
奇汗巧用交泰丸
張某,女,62歲,1992年4月20日初診、7年來,每天早晨醒來即全身出汗,先頭部,繼之頸部、胸背、下肢,汗出如洗,擦乾始可近衣、汗後不冷,亦不畏風,患者體魄健壯,面紅如棗,聲音宏亮、望其舌: 舌尖紅、苔薄黃少津 ;診其脈:寸、關浮大有力,尺脈沉細而弦。曾做B超、心電圖、胸部透視、血尿常規、肝功能等檢查,均未見異常。
治療方面,西醫給谷維素、維生素,中醫給知柏地黃丸、逍遙丸及湯劑桂枝湯、玉屏風散、當歸六黃湯等,皆罔效。仔細詢問患者,得知其一次外出開會,早晨下雨打雷,驚醒後通身出汗,以後即每天如此。
鄭師分析到:驚而汗洩不為怪,一驚七載而汗不止者何故?
《素問·宣明五氣論》雲:“五臟化液,心為汗。”《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於陰,謂之汗。”夜為陰,日為陽;寐為陰,醒為陽。由寐而醒,由陰轉陽,病起於驚,“驚而奪精,汗出於心。”(《素問·經脈別論》)此際汗洩,責之心腎,當溝通陰陽為治。
疏方
川黃連30g,肉桂3g,水煎。
囑其在子時(夜12點)服藥。
次日患者複診時喜告:是日晨起未再出汗。診其寸脈見緩,舌紅有減,黃苔變白而有津。鄭師囑其停藥觀察,患者懇求原方再進,遂囑前方藥量減半,再予3帖。3日後來診,未再出汗,六脈和緩,舌淡有津。如此7載奇汗,一交而泰,患者感佩,弟子誠服。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 源: 本文內容來源網路整理自《河南中醫雜誌》(2000年)丨作者/鄭宏。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