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聚焦重要靶點——損傷。
糖尿病腎病(DKD)是一種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臨床特徵為持續性尿蛋白排洩增加,估算的(eGFR)進行性下降,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疾病。腎足細胞被認為是在DKD發生發展,尤其是蛋白尿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醫學領域針對腎足細胞損傷以及DKD管理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基於此,醫學界特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王顏剛教授為我們探討針對足細胞損傷靶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策略。
足細胞損傷是DKD的重要“幕後黑手”
足細胞是附著在腎小球基底膜外的高度分化細胞,是腎小球濾過膜的最後一道屏障[1]。足細胞損傷會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允許蛋白質和其他介質進入腎小管腔,導致蛋白尿和腎功能障礙,在DKD的發生和進展中起著關鍵作用[2]。其損傷的表現主要包括足細胞脫離、足細胞凋亡、足細胞肥大、足細胞上皮間質轉化和足細胞自噬這幾種[3]。
機制上,足細胞損傷主要與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炎症因子、白噬等作用相關。有研究表明,高糖會導致足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等腎組織細胞的線粒體功能受損。損傷而不能被及時清除的線粒體是細胞內活性氧的重要來源,引起氧化應激,誘導細胞凋亡與炎症反應,加速DKD的發生與進展。正因如此,王顏剛教授評價“腎足細胞損傷”為治療DKD的重要靶點。
多靶點控制,延緩DKD進展
基於足細胞損傷在DKD的發病機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近年來醫學領域針對腎足細胞損傷在積極尋找有效的應對措施,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對於延緩DKD的進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強化對DKD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控制,能夠有效減緩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發展程序。因此,目前臨床上針對DKD足細胞損傷多給予藥物治療,透過降壓、降糖、降脂及治療蛋白尿等方式延緩腎損害。在中醫領域,DKD屬“消渴腎虛勞”範疇,透過代謝調節、抗氧化、抗炎、抗纖維化、足細胞保護等作用[4]對DKD進行多靶點的調控,發揮活血化瘀利溼排濁、補脾益腎的功效,一定程度上幫助延緩DKD的發展過程,對抗炎症反應,從而改善治療效果。
多手段強勢助力DKD管理
目前DKD的常規管理手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血糖、血壓、血脂及白蛋白尿等因素的控制,以及透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多項環節在內的綜合管理措施。藥物治療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等新型降糖藥物,有研究表明其具有修復DKD足細胞損傷的作用[2],有效降糖的同時,可降低eGFR、減少白蛋白尿等,對腎臟起到保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SGLT-2i前,應對患者eGFR水平進行評估,對於應用後無法達到理想控制效果,或存在SGLT-2i禁忌者,可使用GLP-1RA類藥物[5]。”王顏剛教授補充道。
中醫領域在近年來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如有些研究發現某些單味藥及其提取物有保護線粒體自噬的作用,對緩解DKD有一定的輔助作用[1]。此外,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王顏剛教授表示,針對DKD腎足細胞損傷這一重要靶點,未來的潛力還有待發揮,有些藥物研究正在進行中,期待未來資料公佈。
小結
總的來說,DKD發病機制複雜,腎足細胞損傷與DKD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是治療DKD的重要靶點之一。目前臨床上對DKD的藥物治療多透過降壓、降糖、降脂及治療蛋白尿等方式延緩腎損害。中醫藥因不良反應較少等優勢[6],可作為治療DKD腎足細胞損傷的輔助手段,兩者結合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專家簡介
王顏剛教授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7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西醫結合博士學位
曾在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留學一年
曾在英國Sheffield Teaching Hospital學習神經病變
山東省齊魯衛生與健康領軍人才,青島市拔尖人才
曾擔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七、八屆委員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青島市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
榮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承擔科技部重點專項、國家自然基金、山東省重大基金、自然基金專案、青島市重大專案等。擔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編委,中華糖尿病雜誌編委。
參考文獻:
[1]劉丹寧, 等. 廣西醫學, 2021, 043(008):1008-1010.
[2]孔英傑, 等.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2023, 32(19):2764-2768.
[3]Zhang L, et al. J Diabetes Res. 2020;2020:7504798. Published 2020 Jul 8.
[4]Tang G, et al. Acta Pharm Sin B. 2021;11(9):2749-2767.
[5]李慧靈, 等. 臨床醫學工程, 2023, 30(8):1175-1176.
[6]於國泳, 等.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 47(4):580-592.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