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習慣性反問的人嗎?
試想一下這幾個場景:
隨口跟父母抱怨工作很累,TA們卻說:
“誰工作不辛苦?只有你累嗎?”
在家裡找不到某樣東西,問另一半,TA卻說:
“我怎麼知道?你自己不會找嗎?”
點奶茶問朋友要冰的還是熱的,TA卻說:
“不然呢?這還用問嗎?大冬天我喝冰的幹嘛?”
看到這些對話,你是什麼感受?
是不是覺得內心有一股無名火,覺得TA們莫名其妙。
明明回答“別想太多”“沒看見”“熱的”就能解決,卻一定要用反問句來噎你一下。
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反問的一方激起另一方的怒火,把簡單的溝通變成吵架,嚴重破壞關係。
為什麼“反問”會有這麼大的殺傷力?
怎麼和喜歡“反問”的人相處?
如何改掉“反問”的習慣?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習慣性反問。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反問”是指無疑而問,是一種修辭手法。
也就是說,“反問”的關鍵不在於得到答案,而是強調語氣,表達情緒。
因此,我們之所以會在某些場景下對“反問”感到生氣,是因為感受到了其中的負面情緒或被無故攻擊。
這些“反問句”的背後,通常還有以下3種含義:
a.可能是借反問引出對另一件事的態度。
比如朋友小嚴的父母,一直催她相親結婚,但小嚴卻沒放在心上。
父母苦口婆心勸說無果後,就開始變著法地催婚。
有次小嚴家裡的空調壞了,維修工人只能在她上班時間來修,於是小嚴就去問父母有沒有空。
母親卻回覆她:“我不幫你誰幫你?現在知道家裡有個人的好處了?”
其實,母親就是希望透過反問,讓小嚴自己承認“結婚的好處”,以達到催婚的目的。
b.可能是為了展現優越感。
“反問”還有個功能是轉移提問權,把提問的主體換成自己,目的是為了控制話題的走向,或者控制對方。
這種反問通常包含兩層意思:否定+貶低。
比如,你興高采烈地問朋友有沒有聽過某首歌,
TA卻說:“啊?這歌都火了很久了,你才聽啊?”
透過反問,先否定你提出的問題,再對你的品味進行貶低,從而抬高自己,展現自己的優越性。
c.可能是為了發洩情緒。
這種反問,是出於對“問題”本身或提問者感到不滿。
TA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太蠢,不應該被提出;
或者TA們對提問題的人本身就有意見。
舉個例子,高中時我物理很差,遇到不會的題時會去請教成績很好的同桌。
TA偶爾會吐槽我:“這麼簡單還要問嗎?”
以上三種情況,“反問”的重點都不在“問”,而是為了“釋放攻擊性”。
這種行為,屬於心理學中的“隱形攻擊”。
這類人不直接表達不滿,而是習慣採用消極、隱蔽的方式來表達負面情緒,以此來攻擊令TA不滿意的人或事。
“反問”,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偶爾的“反問”可以理解,畢竟誰都有心情不好或者懶得表達的時候。
但有些人卻把“反問”當成習慣,甚至故意用“反問”傷害、激怒他人。
這樣的習慣,對個人和關係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首先,“反問”意味著沒有直接回答問題。
因此,被“反問”的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真實需求被否定了。
就像開頭提到的“向父母尋求安慰”的例子,父母的“反問”就是在無視我們當下希望“被安慰”的需求。
當需求沒有得到反饋時,人會覺得“自我”被攻擊,從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一個人在關係中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可能會有以下2種後果:
a.產生不配得感
當“反問者”試圖用“反問”達到控制目的時,“反問”本身就象徵著權力感。
因此,和一般的隱形攻擊相反的是,“反問”通常由關係中的強者向弱者發出。
這裡的強弱可以是客觀力量的對比,比如父母對孩子。
在這種關係內,被“反問”的一方因為比較弱小,會認為是自己或自己的行為有問題,才會被別人這樣對待。
於是,TA們會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按照對方的期待去表現。
而這種對真實感受的壓抑,會內化成“低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很差勁,產生“不配得感”。
這些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不敢或者恥於向任何人提出自己的需求。
b.引發錯誤的溝通方式
另一方面,這種強弱差異也可以是主觀的。
即關係雙方的實際力量差不多,但其中一方卻經常採用“反問”來奪取力量,佔據關係高位。
比如夫妻之間,或者同事之間。
和孩子不同的是,成年人在感受到被攻擊時,還可以選擇反擊或無視。
於是,這種關係要麼走向“一點小事就吵架”,要麼演變成“冷暴力”。
但無論是哪一種,對關係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原因,可能有這3個:
a.童年期創傷
習慣反問的人,或許本身就成長於這樣的家庭環境中。
神經科學家布魯斯認為:一個人童年時期經歷的創傷,會儲存在大腦中,和成長過程中的其他事件一起,構成TA的應激反應系統。
比如當孩子找不到東西求助媽媽時,被反問:“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不放好?找的時候想起我了?”
這件事會儲存在孩子的記憶中。
當孩子長大後,經歷同樣的場景時,對“丟東西”這件事的應激系統被啟用,匹配到媽媽“反問”的記憶,下意識地做出了一模一樣的行為。
同時,人類學說話的過程中,本身就很依賴“模仿”這種方式。
因此,語言習慣會有一定的遷移性,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大。
如果一個孩子成長於“習慣性反問”的家庭中,那麼TA根本就沒機會去學習如何“不帶攻擊性地回答問題”。
b.敵意歸因偏差
此外,“反問”可能是一些人的心理防禦方式。
TA們之所以習慣用“反問”回答問題,是因為過度識別他人話語中的攻擊性。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敵意歸因偏差”,即把一些非敵意性的表達,識別為對自身的攻擊,於是採取“反問”來防禦傷害。
比如當你問朋友有沒有聽過某首歌時,本意只是開啟和TA的一個聊天話題。
但如果TA把這個問題識別成“對自己品味的攻擊”,就會為了保護自己,進入防禦狀態,用“反問”攻擊你。
再比如朋友麗麗是位全職太太,有天老公下班回家,隨口說了句:“開了一天會,累死了。”
麗麗立馬反問:“只有你累嗎?我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累嗎?”
其實就是因為麗麗將老公的抱怨識別成了“對自己勞動的不認可”,感受到了敵意,從而為自己進行辯護。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高自戀低自尊的人,通常攻擊性和防禦性水平都比較高。
高自戀決定了TA們在意自我形象,迷戀關係中的權力感。
低自尊則導致TA們對評價性話語太過敏感,需要藉助他人的正面反饋,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同時TA們也難以直接表達攻擊性,便習慣採取更隱蔽的方式,來維護自我價值。
c.習得性無助
最後,有些“習慣性反問”可能是固定情境下的“習得性無助”。
比如在網上經常看到有妻子吐槽老公:一做家務就好像失去生活常識。
一遍又一遍地問 “衣服洗完要晾嗎?”“門口的垃圾要扔嗎?”諸如此類的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
再比如你跟同事交接工作,說了很多遍後,TA還是大事小事都來問你。
無論你是手把手教,還是寫了一份超詳細的操作文件,下次TA還是會來打擾你。
這些情況下,人就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
因此更容易消極應對,用“反問”的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其實,我們可以將“習慣性反問”理解為情緒表達能力和情緒理解能力不足的表現。
在應對這種情況時,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如果你是被“反問”的一方:
那麼當你因為對方的言語感到不舒服時,不要直接攻擊回去或者冷暴力,這樣只會升級衝突,積壓矛盾。
相反,你可以試著向對方表達你的真實感受,告訴TA你很受傷。
回到全職太太麗麗的故事中,當她反問丈夫“只有你累嗎”的時候,如果丈夫能夠回應說:
“親愛的,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知道你帶孩子很辛苦,我不是在指責你(肯定對方的情緒)。
是今天發生什麼事了嗎?你想跟我聊聊嗎?(表達自己的支援)。
你這麼說話,其實我有點受傷。(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說累的時候,其實只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安慰,你可以抱抱我嗎(溫和地提出建議)。”
關鍵在於“看見對方的情緒”,當對方感到自己的情緒被接納時,就會體驗到一種安全感,之後的過程也能更加順利。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對方是你最親密的伴侶,最好的方式依然是:
儘量不帶攻擊性地表達,但也不需要無底線地容納對方的情緒。
最後,如果你已經盡力做出了嘗試,對方還是沒有改善;或者你發現對方就是一個喜歡無緣無故攻擊他人的“自戀型人格”,那麼遠離這段關係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如果你是習慣“反問”的一方:
首先,要提高對自己情緒的認識。
這不僅包括:“我有什麼樣的情緒。”
還需要你更深入地思考情緒的來源:“是什麼讓我產生了這種情緒?”
以及情緒的目的:“我這麼做是為了解決衝突,還是僅僅在發洩情緒?”
覺察這些過程,可以幫助你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產生改變的動機。
接著,可以試著做一些情緒表達的練習。
選擇一個輕鬆的環境和心情,試著和伴侶重演一些過去的場景。
用“當你......的時候,我感到......”的句式替換那些“反問句”,看看對話會朝著怎樣的情況發展。
最後,不要過度苛求自己。
每個人的表達習慣是被認知和過往經歷塑造的,改變並不容易。
不要在一開始就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一點點進步才是合理的。
這個過程其實很考驗另一方的“情緒涵容能力”。
所以,如果你真的重視這段關係,希望做出改變,那麼記得告訴對方:
“謝謝你的包容,我真的有在努力改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小紅書上其實很流行“教人說話”:
會有一些網友求助,問如何回覆導師、領導的提問等等。
字斟句酌,很小心地使用語言。
但當物件是父母、愛人、朋友時,反倒不夠在意這些。
甚至因為覺得對方不會離開自己,所以總是肆無忌憚地說出傷人的話。
我們好像習慣了把語言當作獲取利益的工具,卻忘了在最初學說話時,只是為了叫一聲“爸爸媽媽”。
一個熟練掌握說話技巧的成年人,在面對身邊人時,反而常常會低估語言的殺傷力。
但其實身邊人,才是我們最應該用心去對待的。
好好說話,就是在用心愛對方。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麥子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參考文獻:
Hopwood CJ, Morey LC, Markowitz JC, et al.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iatry. 2009;72(3):256–267. doi:10.1521/psyc.2009.72.3.256.
習慣性反問的人,總是有著較強的心理防禦與攻擊性,不知該如何正確表達情緒。
如果你也想避免“習慣性反問”,或者想學到更多紓解情緒、經營關係的方法,不妨加入壹心理療愈互助群——【情緒加油站】。
在這裡,你可以與群友互相交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並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可以免費學習【470個心理學療愈小妙招】,汲取心理能量,修復過往的心靈創傷;還可以免費觀看心理諮詢師乾貨直播課,與心理諮詢師0距離互動,獲得專屬提升建議,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
立即點選海報,免費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