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早發現、專科醫生早治療、身體早恢復。
來源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來自義烏的72歲張阿姨,最初感到食慾不佳和體重減輕,經過當地醫院的一系列檢查,診斷為腹膜後巨大,包繞下腔靜脈,與腹主動脈、右側輸尿管關係緊密,緊鄰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當地醫院的醫生悄悄地跟患者兒女說,“你們就帶著病人出去旅遊旅遊,吃好喝好,讓患者今生不要留太多的遺憾吧”。
醫生的話猶如一塊巨石壓在張阿姨子女的胸口,讓人喘不過氣來,不過,面對嚴重的疾病,張阿姨及其家屬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慕名來到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就診。
入院後充分檢查發現,“張阿姨的腹膜後腫瘤直徑近11cm,考慮為惡性腫瘤,腫瘤包裹並截斷下腔靜脈,與十二指腸粘連緊密,同時伴有肝結節肝硬化、膽囊結石”。
宋振順主任醫師向家屬詳細講述疾病的複雜性,“腹膜後巨大腫瘤手術切除難度非常大,腹膜後涉及的器官眾多,結構複雜,腫瘤常與周邊臟器粘連緊密,甚至出現侵犯/轉移至周邊臟器,包裹侵犯至腹主動脈、下腔靜脈、腎動靜脈、髂總動靜脈、腸繫膜動靜脈和門靜脈,術中容易出現大出血導致嚴重後果,需要多學科共同努力。”
為了解決張阿姨的病痛,保證手術安全性的同時促進術後快速康復,治療團隊經過科內反覆討論,組織泌尿外科、放射介入科、營養科、麻醉科、康復科等多學科病例討論(MDT),制定了最佳手術方案,為患者精準排雷的號角已正式吹響:
術前排雷:有備無患
①多次聯絡輸血科,準備充足的備血,為手術提供保障;
②為減少術中出血,放射介入科醫師在術前1天,完成腫瘤血供栓塞術及下腔靜脈造影術;
③為避免瘤栓脫落導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後果,血管外科醫師在術前1天,完成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④因患者腫瘤包繞下腔靜脈,為可能需要進行的下腔靜脈重建,提前準備“人工血管”;
⑤腫瘤與右側輸尿管關聯緊密,為避免術中損傷輸尿管,行右側輸尿管雙J管置入術。
術中排雷:步步為營
①充分遊離腫瘤後,明確腫瘤與腎靜脈的關係;
②因阻斷下腔靜脈後,可能導致迴心血量急劇下降,出現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的風險,阻斷下腔靜脈前,通知麻醉醫生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變化;
③仔細遊離右側輸尿管;
④精準解剖,避免十二指腸等周圍器官的副損傷。
在術前充分準備、術中仔細操作的前提下,主刀醫生宋振順和張志奇主任醫師進行聯合下腔靜脈節段切除重建的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手術順利,完整切除巨大腫瘤。
術後排雷:鞏固前期戰果,
助力患者術後快速康復
手術成功完成後,肝膽胰外科診療團隊協同臨床營養科、康復科、內分泌科等科室,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治療,確保患者術後順利康復。
①早期抗凝、避免發生心梗、肺栓塞、腦梗等嚴重的心腦血管意外;
②監控血糖波動,動態調整血糖變化;
③早期進食,個體化營養補充方案;
④早期下床,階梯化康復鍛鍊活動。
科普時間
“腹膜後”在哪裡?
處於我們腹部和背部之間的一塊區域,想象一下,我們肚子裡的腹膜是一面牆,而腹膜後就像是城牆的“後院”。在這個區域裡,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結構,包括腎臟、脊椎、大血管等。
“腹膜後腫瘤”是什麼?
它就是“後院”裡偷偷摸摸長大的“盜匪”,因為後院比較大,只有生長到一定程度才能引發症狀。
症狀是什麼?
隨著後院裡的“盜匪”越長越胖,需要更多的空間,院子的空間不夠了,就會擠壓、侵佔周邊的空間,引起壓迫症狀。
宋振順主任醫師指出,“腹膜後腫瘤是一種相對罕見而複雜的病症,發病率低。其中惡性腫瘤佔主要部分,發展隱匿,常到晚期才出現臨床症狀,腫瘤較大時可壓迫腹腔臟器、壓迫神經。”
主任醫師建議:“老百姓應當定期體檢,留意身體異常症狀,早日尋求專科醫師建議,在診治過程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溝通,努力做到疾病早發現、專科醫生早治療、身體早恢復。腹膜後腫瘤發病少、病理型別複雜、手術治療難度高,因此推薦患者至到有經驗的大型診療中心就診,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
專家簡介
宋振順 教授
宋振順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第四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兼肝膽胰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脾外科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兼肝膽胰外科主任。
來源: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責編:田棟樑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