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蝦都塌房了?
你是否聽過這樣的傳聞:
“千萬別吃養殖蝦!為了蝦不生病長得又快,都是靠著大量的激素和藥長大的!”
這蝦,我們還能安心享用嗎?
一、我們吃的蝦全部都是養殖的嗎?
其實說到蝦,市面上我們見到的,大多都是養殖的,市場佔比超過80%。2023年我國農業部曾統計,當年水產品總產量7100萬噸,而養殖類佔到5812萬噸,類別涵蓋魚蝦蟹、貝殼、藻等各種水產品,佔比達到82%。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的養殖蝦年鑑資料,從2013以來,我國蝦產量逐年增長,至2020年,總產量達到630.73萬噸,其中養殖蝦佔比78.79%,所以我們日常吃到的蝦大多屬於養殖出身。
養殖蝦偏多主要因為市場需求旺盛且供應穩定,養殖技術不斷進步,使得蝦的產量、成活率和質量大幅提升,同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相比野生蝦的捕撈受自然因素影響大,養殖蝦更能滿足市場需求。
二、養殖蝦都是藥喂大的?還能吃嗎?
關於養殖蝦,傳的最多的就是,人工養殖會喂避孕藥、激素刺激蝦長大。
這純屬是謠言了!
因為根本沒必要這樣做,要知道蝦性成熟到可以產卵大概需要200天以上,而養殖蝦平均培育週期在60-90天,所以沒必要避孕,而且任何避孕藥對水產生物都無效。
另一方面,養殖蝦的飼料、用藥和其它人工成本已經很高了,再增加激素餵養,只會增加養殖成本,蝦正常餵養就可以達到又快又肥的狀態,不必要催肥。
還有人說,養殖蝦會餵養硫酸銅,吃了這種蝦會有安全隱患,實際上養殖過程很難避免病害風險,所以適當用藥也是正常養殖需要,只要不超標用藥,實際上也不會造成毒害殘留風險。
而且蝦在上市前會有休藥期,等正式上市基本藥物殘留也會代謝完全,一般正規渠道的蝦產品還要經過多次安全檢測才能上市,據第五次總膳食研究資料統計,2023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上市的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在99%以上,所以不必過於擔心蝦會有藥物殘留風險。
其實想要健康食用養殖蝦,注意好以下兩點才是關鍵:
1、吃正規養殖和銷售的蝦
只要認準正規渠道養殖銷售的蝦產品,基本都是有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把控質量的,符合食用安全標準的,可以極大機率避免未知安全飲食問題。
2、適量食用
健康的膳食標準都不建議過量攝入,根據指南建議,日常膳食要保持食物攝入多樣,每週吃兩次水產品。每次攝入量最好在40-75克。避免只吃某一種食物過度,增加危害物質攝入風險,同時也有利於促進身體健康。
三、廣東檢出含致癌物的“毒蝦”?錯了!
前段時間,一個關於“廣州檢出毒蝦”的影片在網上瘋傳,據影片介紹,這些蝦產品有檢出N-二甲基亞硝胺,屬於“2A類致癌物”,有明確致癌風險,引起不少居民擔憂。但隨後很快就有聲音質疑,真相到底是什麼情況?還能不能吃蝦了?
其實,所謂的檢出“N-二甲基亞硝胺”與市場上的鮮活蝦產品還真沒有一點關係,根據廣東省監督局通告內容,日前抽檢到的由皮皮蝦、小海蟹、小黃魚製品零食中存在“N-二甲基亞硝胺”超標,屬於是張冠李戴的假新聞了。
一般新鮮水產品不會含有N-二甲基亞硝胺,除非水產品醃製過程中添加了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新增劑,在微生物的轉化下,還原成亞硝酸鹽才會有可能與胺類發生亞硝基化作用,或者產品發生腐敗分解,才會產生N-二甲基亞硝胺。
圖源自網路
四、蝦線很髒嗎?蝦頭裡是“屎”還是“黃”?
關於吃蝦,還有一些常見的誤區,比如我們常說的“蝦線”,有人覺得那裡面都是“屎”,一定要去除,實際上那是蝦的腸道,裡面都是蝦消化完成後的殘渣和未消化食物,以及一些無法消化的泥沙和代謝物,經過高溫烹煮後,裡面的微生物基本會被消滅,不存在其它安全健康問題,心理膈應的話也可以去除再吃。
關於蝦頭裡的“黃”能不能吃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爭議的點,其實蝦頭囊括了蝦的胃、肝、心、胰臟等器官,是主要的代謝場所,其中小龍蝦的蝦頭還承擔了生殖功能。我們看到的“蝦黃”其實是蝦的肝臟、胰臟等。
此前還有言論說蝦頭裡含有重金屬,特別是發黑的蝦頭,其實兩者關係不大,蝦頭會發黑主要是因為酪氨酸酶會催化黑色素,導致蝦頭看起來黑黑的。蝦頭的安全問題主要和養殖的水質有關,蝦頭承擔著全身的代謝功能,風險因素確實比蝦肉高一些,所以非必要也不建議吃蝦頭。
總的來說,關於蝦的一些不安全言論大多都是謠言,正常情況下適量吃蝦對身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注意好一些安全事項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焦慮。
參考資料:
[1]《養殖蝦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長大的,真的不建議吃?》.人民網科普.2024-07-05.
[2]《養殖蝦可以放心吃嗎?怎樣健康食用?營養師解讀→》 .科普時報.2024-07-30
[3]《蝦線真的很髒嗎?蝦頭裡的"蝦黃"是蝦屎嗎?內行才知道的5件事》.科普中國.202-02-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