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與門診的區別
1
服務時間和預約系統
門診:有固定的工作時間,通常需要預約掛號。門診安排各專業的不同專業級別醫師接診。家長按預約時間有序看病。如果不知道應該掛哪個專業,可以掛內科綜合號。急診:全天候(24小時)開放,無需預約。按病情輕重分級就診,看病順序隨時可能調整。適用於突發的、需要立即醫療介入的情況。至於疑難雜症、慢性疾病需要明確診斷和根治時,不建議掛急診號。
2
病情的嚴重程度
門診:主要處理各個專業非緊急情況疾病,即使是嚴重疾病,如常見咳嗽、胃腸道疾病、慢性病、、惡性腫瘤等。急診:主要處理緊急或潛在生命危險的情況,如嚴重創傷、呼吸困難、高熱、癲癇發作等,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時。
3
等待時間和處理流程
門診:為保證在每個工作單元可以完成預約患者診療,門診限制掛號人數,等待時間相對短。急診:為保證急危重症的的患兒及時得到救治,按照病情的緊急程度進行排序,病情緊急的患兒會“插隊”,優先於病情不緊急的患兒;為了滿足非緊急病情患兒初步診治服務需求,急診不限掛號人數。因此急危重患兒可以迅速得到診治,而非危重患兒等待時間可能較長,特別是在疾病高發季節。強調患兒病情出現緊急變化時,可以再次找分診護士評估,有危重傾向,則會被安排提前就診。
4
醫療資源和裝置
門診:裝置和資源主要針對日常醫療需求和常規檢查。急診:配備有處理各種緊急醫療情況所需的高階裝置和專業救治資源。患兒所需醫護人員以及進行檢驗檢查相對門診患兒更多。
5
治療範圍和跟進
門診:側重於長期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診治。急診:重點是立即解決緊急導致病情惡化、危及生命的問題,經初步診治處理後,一般需要到門診專科醫生那裡進行進一步治療和隨診。
總的來說,普通門診適用於計劃內、非緊急的醫療需求,而急診則是為突發的、需要立即處理的嚴重醫療狀況服務。作為家長,根據孩子的具體症狀和狀況,正確選擇掛號型別有助於提高就醫效率。
急診就診前的準備
1
攜帶重要醫療資訊
患兒的完整醫療記錄,包括以往病史、藥物過敏史、當前服用的藥物、疫苗接種記錄等。如果有,帶上最近的檢查報告或相關診斷檔案。
2
準備個人身份資訊
患兒的醫保卡、就診卡,未辦卡的請攜帶出生證明或者身份證。
3
瞭解症狀和重要時間點
記錄孩子出現症狀的時間和症狀的具體表現;如果孩子服用了任何藥物,請記下藥物名稱和服用的時間。
4
帶上基本生活用品
根據需要帶上嬰兒用品,如尿布、奶瓶、小毯子等。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上一些小玩具或書籍,以消除他們在候診過程中的焦慮。
5
帶上常規藥品
發熱病人可帶上退燒藥。
6
情緒和心理準備
保持冷靜和專注,這對於處理緊急情況至關重要;準備好可能的等待時間,並對可能遇到的情況有心理準備。
到達急診室後的流程
1
掛號
目前掛號流程是到達我院後,早7:30-晚10:00,首先帶患兒到門診服務檯中心評估病情,領取急診掛號憑證,再到掛號處掛急診號。晚10:00後直接掛號處掛急診號。掛完號,即帶患兒到急診分診臺報道。
2
病情初步評估(分診)
急診分診臺護士將對患兒病情進行初步評估,根據患兒意識情況、體溫、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結合病情進行病情分級。因此一定要帶患兒前來分診,危重患兒將被安排優先診治。
3
急診分級分割槽診療
目前我院按照三區四級診治患兒,1級、2級為危重病人在紅區搶救室進行搶救治療;3級急症病人可安排黃區優先就診,4級為綠區普通病人,需等待就診。
4
急診候診
非緊急病情可能需要候診,等待時間取決於當時急診危重患兒以及非危重候診病人的多少。同級別病情按照報道分診順序就診。候診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果有惡化表現,需再次前往分診臺進行專業病情評估。我院急診內科診室就在急診候診大廳,不要去其他地方尋找診室。
5
診室就診
當聽到語音通知患兒就診時,醫生會進行更詳細的病情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詢問症狀的具體情況、病史相關內容、進行體格檢查等。為鑑別診斷還可能安排一些檢查檢驗,如血液檢測、尿液分析、X光或其他影像學檢查。
6
急診治療
醫生依據診斷給予患兒口服藥物或者輸液;在某些病情不穩定情況下,醫生會建議留觀或住院。
7
離院指導
診治結束時,醫生或護士會提供離院指導,包括如何在家中照顧患兒、需要注意的事項、檢驗複診的專業和時間等。
急診科為什麼不按掛號順序看病,為什麼要採取分級診療方案
孩子一旦患病,所有家長都非常焦慮。為滿足家長為非急症患兒求醫需求,同時又能將緊缺寶貴的醫療資源,用於那些真正需要及時救治的急危重症患兒。如果按急診掛號順序,緊急病情患兒將失去寶貴的救治機會。急診採取分級診療方案,就是盡最大努力保證患兒生命安全。
1
最佳化資源分配
分級診療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將醫療資源合理分配。較輕微的病例可以在急診科外的門診或急診留觀區得到處理,留出急救室的床位和醫生時間以處理更嚴重的病例。
2
提高患者流程效率
透過分級,可以更快速地診斷和治療那些需要緊急救助的患者,縮短等待時間,減少治療延誤。
3
改善醫療質量
有針對性地將患者分類,有助於醫生更專注地處理特定型別的急診病例,提高了醫療質量和治療效果。
4
降低醫療成本
透過將較輕微的病例引導到門診或留觀區,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急診科就診,降低了醫療成本。
5
減少擁擠和等待時間
急診科擁擠和等待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患者不滿和不適,採取分級診療可以減輕這種問題。
6
提高急診科應對重大事件的能力
在分級診療的基礎上,急診科可以更好地準備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災難,確保關鍵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7
提高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效率
醫療團隊可以更有序地處理不同級別的病例,提高了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效率。
急診就診回家後注意事項
1
遵醫囑給藥
包括劑量、給藥時間和療程。如果醫生提供了特別的護理指導或活動限制建議,請務必遵守。
2
觀察病情變化
密切監測孩子的症狀,注意任何改善或惡化的跡象。特別注意新出現的症狀或現有症狀的顯著變化。
3
保持良好的休息
確保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病後恢復期間,身體需要更多的休息來促進康復。建立一個安靜和舒適的休息環境。
4
適當的飲食
提供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特別是在孩子恢復期間。
5
補充水分
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的流體,尤其是在有發熱、嘔吐或腹瀉的情況下。
6
藥物管理
妥善保管所有藥物,確保孩子不能自行取用。留意藥物的副作用,如有任何疑問,及時諮詢醫生。
7
避免傳染
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疾病,注意家庭內的衛生和隔離措施,以防止病毒或細菌傳播給家庭成員。
8
複診和後續治療
由於急診是穩定病情,處理緊急情況,所以只開3天的藥物,但不代表就只需用藥3天。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門診複診,進行後續治療直至痊癒。
文 | 郭琳瑛、曲豔凝
編輯 | 宣傳中心 郝潔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選“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