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行為極容易破壞關係,很多人每天都在做,卻渾然不知。
那就是:總指望別人來猜你。
例如:
伴侶間,感到生氣、委屈卻不願意明說,覺得對方一定要猜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朋友、同事間,溝通起來總感覺對方話裡有話,得費很大勁才能讀懂言外之意……
似乎很多人都喜歡說“你猜”,也期待在乎的人能猜出自己的心思、情緒和需求。
當這份期待一次次落空時,就會覺得對方不關心、不在乎自己。
就這樣反覆陷入情緒內耗中,有時甚至會誤會、傷害自己身邊的人。
同樣的,總是被要求猜的人,也會覺得對方很無理取鬧,無法好好溝通,而感到無力、厭煩。
“猜”,真的是關係破裂的“隱形殺手”。
那麼,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被猜中”?
除了讓對方“猜”,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好地讓對方懂你、愛你,關係更親密?
今天,壹心理就來好好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有一次我和老公吵架,我不想在氣頭上解釋自己為什麼發火,就拉著臉不說話。
老公一直在旁邊猜我的心思:
“你肯定是因為我回家晚了才生氣的,對不對?”
“是不是我剛剛一直看手機沒理你?”
“你在氣什麼,倒是說呀!”
他猜錯了,還理直氣壯地催我,我更生氣了:“這麼明顯,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他錯愕的表情讓我明白:他真的不知道。
這讓我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為什麼我非要讓他猜?直接說原因不行嗎?”
答案還真是不行。
每次情緒發作時,我的內心都很矛盾:想隱藏真實想法,又希望能被秒懂。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有一種潛意識普遍存在的心理模型,就是會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同時,隱藏一部分真實自我。”
這種心理模型叫做“人格面具”,它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表現出來就是:我們會有意或無意地戴著“面具”接近對方,保留一部分自我不展示,以此來避免被人看透。
這種做法會讓人感到更有安全感、更放鬆、自我評價更好。
同時,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格面具也是“集體潛意識”的一部分。這不僅與個人經歷有關,還和“群體心理”相關聯。
中國人有一種集體潛意識,就是“羞於直接說出真實需求”,千百年來的社會規訓教會了我們:唯有含蓄、內斂才是正確的。
我們的潛意識裡覺得:如果直接說出真實需求,就容易被人詬病、輕視、拿捏;
但我們又渴望真實的需求能得到滿足,所以用一種擰巴的方式來表達:不說話、說反話、隱喻、話裡有話、陰陽怪氣……
透過隱藏自己和含蓄表達,確實可以在關係中佔據安全位置,但一旦習慣這種互動傾向,難免會破壞關係。
“渴望被猜中”是一種普遍心態,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已經到了執著的程度。
只要仔細觀察我們的生活,不難發現,任何關係都有執著於“被猜”的人:
領導喜歡讓下屬猜自己每一項指令背後的意圖,並用這個來評判哪個員工最“醒目”;
戀人喜歡讓伴侶猜中自己所有的心思,大到情緒、感受、需求,小到喜歡怎樣的禮物、吃什麼菜……
親人喜歡隱晦地表達愛意或不滿,永遠不能敞開了說話,遇到問題總是沉默……
明知道猜來猜去大家都很累,依然離不開這個相處模式。
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有這3點:
1、太渴望被看見、被認可。
小時候被父母嚴重忽略感受的孩子,出於補償心理,會特別渴望有人能看見自己、在乎自己的感受。
就像缺愛的女孩愛上渣男,哪怕旁觀者都知道:“這個男人不是懂你,而是懂所有女人,你不要被他騙了。”
女孩依然覺得:“我不說他也知道我想要什麼,一定是我命中註定的那個人。”
這類人會把“被看見”當成是自己在關係裡最大的追求,反覆透過“對方是否能猜中自己”的測試,來驗證自己在對方眼裡是否有價值,這段關係是否值得繼續。
因此當有人能猜中自己的心思,就會對這段關係投入很大的依戀與期待。
相反,一旦發現對方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就會陷入內耗甚至是絕望之中。
我想起最近頻繁上熱搜的《再見愛人4》裡的嘉賓,麥麥和李行亮的婚姻經歷。
麥麥覺得自己作為家庭主婦,和作為歌手的李行亮距離越來越遠,很害怕自己在對方眼裡沒有價值。
於是她無止盡地為他、為了這個家付出,卻始終覺得李行亮沒讀懂她內心的需求。
而李行亮只覺得她性格強勢、太摳門,卻沒有試著去理解她為什麼會這樣做。
但其實無論怎樣,被愛的先決條件是先愛自己。
只有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才能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讓對方滿足自己,而不是永遠在卑微地等待對方給予。
2、希望在關係中佔據“高位感”。
喜歡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上風的人,格外在意關係裡的高位和低位。
“你來猜我,我處於高位,可以評判你是否對我足夠用心;如果我直接告訴你我想要什麼,我就處於低位,在被評判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希望自己學會直接表達,但總覺得有話直說會讓自己失了尊嚴和麵子。
一旦習慣這種認知模式,就容易對高位感產生執念:討厭猜別人的心思,但喜歡別人猜對自己的心思,以此來獲得高自尊感。
3、心理狀態比較“擰巴”。
有些人不追求高位感,依然執著於別人來“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擰巴。
這裡的擰巴主要是指:先天氣質型別,和後天養成的性格特質,打起了架。
在心理學上,先天氣質包括四種類型:樂天型、憂鬱型、激進型和冷靜型。
比如,你的先天氣質型別是憂鬱型,喜歡安靜和獨處,卻在熱鬧的大院裡長大,不得不犧牲一部分的先天自我,融入其中。
長期以往,可能會變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這是因為氣質和性格起衝突,會導致一個人陷入矛盾:
從小就在一個自己不適合、也不想要的環境里長大;
哪怕想要表達真實的自己,也會覺得“我不屬於這裡”“這些人不可能理解我”,而欲言又止。
如果你渴望有人懂、喜歡被人猜、甚至執著於此,但總是遭受巨大的失望。
有3個方法,可以讓你在關係裡感到更加自洽和舒適:
1、內心感到擰巴的時候,去找一個內心的答案。
“為什麼TA不懂我?”
這是執著於被猜的人,最常思考的問題。
與其糾結這個問題,不如挖掘一下自己的內心,思考一下:
“為什麼我會渴望被TA猜中?”
這個問題可以把我們的關注點從“有沒有人能懂我”,轉移到“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上面。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渴望被懂,是因為自己都不懂自己,需要別人來給予答案。
覺察自己實際上是怎樣的人,挖掘自己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進而明白:
我到底哪部分需要被人懂?
是什麼讓我特別渴望被人懂?
具備什麼特質的人,可能更適合和我在一起,更容易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
2、培養一種更有“定感”的處世習慣。
定感指的是:無論外部環境怎麼變,都能長期保持一種安定的感受。
a. 透過廣泛瞭解各種價值觀來獲得。
和不同的人交流接觸,促進多種想法在腦海中融合,看到萬事萬物的多種可能性,能讓自己減輕因為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全感。
b.透過關注自我體驗獲得。
關注自己從萬事萬物中獲得的體驗,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正視自己喜歡和討厭的地方,能讓自己更善於創造一段安全的關係。
3、多培養“輸出型愛好”,獲得社會支援。
輸出型愛好,是指向外表達自身的愛好,比如分享你畫的漫畫、寫的小說、做的美食……
茫茫人海中,總會有人和你共鳴,這些共鳴能強化人的“主體性”,幫助我們反覆確認自己的想法和價值。
人的內在越堅定,就越不會輕易把評判自己的標準,交到別人手上。
如果,你身邊有執著於讓你猜的人,跟TA們相處讓你感到很累。
要怎麼應對才能保護好自己,又不傷害關係呢?
首先,請你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感覺閾限”。
閾限(sensory threshold),是指為這種“猜”的相處模式設定一個度,比如:我不累的時候,能配合著來猜你;我累了,就沒有力氣猜了。
實在無力去猜時,坦然和對方表達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時時刻刻讀懂需求,希望對方能夠直言相告。
這樣做,一來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並沒有迴避,使對方不因為你無法滿足TA的期待而不安和內耗;
二來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和負擔,認清自己的意願,避免陷入被過度要求的關係桎梏。
然後,如果對方不接受你的處理方式,認為你只是不夠愛、不夠努力,你可以更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比如:“有時我確實猜不准你在想什麼,讓你感到失望了。如果你希望我更愛你、更懂你,就請你給我真正瞭解你的機會,希望你能直接和我表達你的不滿和想法,這樣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盡我所能去滿足你……”
通常,越親密的人越渴望被懂。
所以,雖然對方執著於被猜,但內心是愛你的,可能會願意為你做出一些改變,雙方共同成長。
但如果對方是高自戀者,內心只愛自己,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配合你一起改變,你也就會明白這段關係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進而考慮是否離開對彼此更好。
《我的阿勒泰》裡說:“在哈薩克文化裡,人與人之間產生友情或者愛情,是由於被看見。所以在哈薩克語中,我喜歡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見你。”
人類最本質的需求,是被看見。
我們渴望被人看見自己的情緒、感受、訴求、慾望;渴望被人看見自己欲言又止的話語、閃爍其詞的苦衷、詞不達意的背後……
但其實,在被人看見之前,你要先清楚地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有很多欲望的自己、渴望被愛的自己、害怕失去的自己……
看見自己平凡軀殼下閃閃發光的地方,看見自己明明受了傷卻依然善良倔強的樣子。
只有我們看見自己、認可自己,才有直面一切的力量和可能性。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芒來小姐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路、unsplash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內心被看見。”
如果你也常常隱藏自己真實的需求,渴望被理解和接納,不妨加入壹心理療愈互助群——【情緒加油站】。
在這裡,你的每種情緒都值得被看見,可以獲得群友的理解與支援;可以免費學習《470個心理學療愈小妙招》,涵蓋人際交往、親密關係和自我成長等各個領域,助你覺察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還可以免費觀看心理諮詢師乾貨直播課,與諮詢師實時互動,獲得專屬提升建議,學會直接表達,真正接納自我!
立即點選海報,免費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