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診斷支氣管哮喘,吸入布地奈德卻沒用?
一
病例匯入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病例:
你知道這個患兒該做哪些診斷?做哪些篩查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兒科的曾莉君老師將帶你做詳細的診斷篩查流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醫生站APP,開啟課程《呼吸醫學特色病例實戰(第二季)》即可觀看,快和小界一起來學習吧!
二
診斷篩查易漏點
在診斷篩查過程中,有一個關鍵資訊非常容易被忽略,那就是該患兒有氣管插管史。氣管插管術是兒科急救中用於維持氣道通氣的一項基本技能,並易併發拔管困難及氣道狹窄。若給氣管插管患兒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可見聲門上區、聲帶及聲門下區組織充血、水腫、形成潰瘍,甚至壞死。瘢痕組織多見於插管時間較長的患兒,可發生在聲門區、聲門下區到氣管的任何部位。
三
為何抗哮喘藥物會失效?
我們知道,支氣管哮喘在呼吸兒科中十分常見,那麼如果一個患兒診斷了支氣管哮喘,但抗哮喘藥物治療卻未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應該思考什麼?從那些角度探索原因呢?
醫學界邀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專家,聯合打造《呼吸醫學特色病例實戰(第二季)》,在這裡,你不僅能獲得上述問題答案,還能免費學習名院經典病例,獲得領域大咖的治療體會和經驗分享。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