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學個熱搜藥
氯苯那敏與酮替芬屬於第一代抗組胺藥。在臨床使用上,氯苯那敏常見於多種複方製劑,用於感冒、蕁麻疹等引起的各種症狀,酮替芬主要用於氣道高反應引起的咳嗽或過敏性鼻炎,那麼這二者之間到底有何差異?臨床上應該怎麼選用?
藥理作用有什麼區別?
H1受體啟用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表現為皮膚紅斑、水腫;感覺神經末梢啟用導致皮膚瘙癢;作用在消化道黏膜,引起腹痛、腹瀉;作用在呼吸道黏膜,引起鼻塞、鼻涕;還可以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表現為打噴嚏;呼吸道症狀嚴重時會感覺胸悶和呼吸困難。
氯苯那敏與酮替芬均具有抗組胺H1受體作用,但氯苯那敏能對抗過敏反應所致的毛細血管擴張,緩解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所致的喘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抗組胺作用較持久。酮替芬兼有組胺H1受體拮抗作用和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作用,不僅抗過敏作用較強,且藥效持續時間較長,對預防各種支氣管哮喘發作及外源性哮喘的療效比對內源性哮喘更佳。 [1]
國內批准的適應證有哪些?
氯苯那敏和酮替芬國內獲批適應證如下表所示:
表1 氯苯那敏和酮替芬的適應證
皮膚過敏症:氯苯那敏有明確的鎮靜不良反應,推薦夜間服用促進入眠,如果症狀重者可以早晨使用1種二代,晚上聯合1種一代。酮替芬有穩定肥大細胞膜的作用及強鎮靜作用,可以在瘙癢劇烈者聯合使用。但一般作為蕁麻疹的二線用藥及聯合用藥。
喘息性疾病:酮替芬對哮喘的治療作用有限,但對具有明顯特應症體質者,如伴有變應性鼻炎和溼疹等患兒的過敏症狀的控制,可以有助於哮喘的控制。 [2]
感冒、支氣管炎:氯苯那敏(2-4mg/次,3次/d)等聯合減充血劑能夠改善成人及青少年的感冒相關打噴嚏、鼻塞等多種症狀,多見於複方抗感冒藥組方,使用時須注意不良反應,兒童處方需謹慎。
過敏性鼻炎:酮替芬鼻用製劑可以顯著減輕鼻塞、流涕、鼻癢、噴嚏等典型變應性鼻炎症狀。
需注意哪些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氯苯那敏、酮替芬易透過血腦屏障,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樞抑制作用,產生鎮靜和嗜睡、注意力下降等不良反應。
表2 氯苯那敏和酮替芬的不良反應和禁忌證
警惕!注意藥物相互作用
氯苯那敏:1.不應與含抗組胺藥(如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的複方抗感冒藥同服。2.不應與含抗膽鹼藥(如顛茄製劑、阿托品等)的藥物同服。3.與解熱鎮痛藥配伍,可增強其鎮痛和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4.與中樞鎮靜藥、催眠藥、地西泮片或酒精並用,可增加對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5.可增強抗抑鬱藥的作用,不宜同服。
酮替芬:1.與多種中樞神經抑制劑或酒精並用,可增強本品的鎮靜作用,應予避免。2.不得與口服降血糖藥並用。[3]
更多用藥乾貨,點選下方卡片查詢
參考文獻:
[1]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變態反應性疾病專業委員會.慢性瘙癢管理指南(2018版)[J].中華皮膚科雜誌, 2018, 51(7):481-485.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委員會兒科分會.兒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藥指南.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19(2018).
[3]藥品說明書: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富馬酸酮替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