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夠倒黴的,才買就讓我刷到這種內容。”
小吳剛到家就看到媽媽端著一盒15個裝的雞蛋從廚房出來,緊接著就準備丟垃圾桶裡,小吳趕緊上去阻止,哪家好人這麼奢侈吃雞蛋的啊?
詢問後才知道,原來今天超市特惠,媽媽就去扛了箱雞蛋回來,剛到家休息刷手機的時候就看到“市場激素蛋氾濫成災”的影片內容,還內附檢測方法。
“我就去試試了,你絕對想不到有多準,我第一個蛋就是雙黃蛋!第二個蛋清跟兌了水一樣的淡,我當時覺得,人不能那麼倒黴吧...”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吳的媽媽還是決定把雞蛋丟了,這激素吃多可是會要人命的!
一、雞蛋也塌房?大量激素蛋悄然入市?
雞蛋雖有諸多益處,但關於它的爭議從未停歇。近年來,網路平臺頻現“激素雞蛋”的說法,聲稱市面上眾多此類雞蛋,成人食用會擾亂內分泌,兒童則可能影響成長,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更有“行家”指出軟殼、易碎、蛋清稀薄或雙黃蛋即是激素蛋標誌,令眾多網友恐慌不已。但這些言論真的靠譜嗎?激素蛋真相究竟如何?
其實雞蛋本身就含有激素,比如黃體酮,這是天然產生的內源性激素,屬於正常激素,對人體並無害。
而與之相對的外源性激素,多是不法商家為了提高雞蛋產量,在養雞飼料中新增的各類激素藥,導致在雞蛋裡沉積的一種激素。
所謂的雞蛋會致癌,其實指的就是外源性激素雞蛋,生活中的確要警惕。但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外源性激素雞蛋和一般雞蛋基本一致,消費者很難透過肉眼分辨,一般需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才能發現。
好在國家從未批准“激素類藥物”可用於動物促進生長,換言之,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雞蛋,就不含有外源性激素。建議消費者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雞蛋,切莫貪小便宜而購買不合格的雞蛋。
那麼蛋殼軟硬能否成為判斷激素蛋的標準呢?顯然不能。
不僅人會缺鈣,母雞也會缺鈣,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若母雞缺鈣或缺乏維生素D3,就會導致生出的雞蛋蛋殼偏軟。
那蛋液清的是不是激素蛋呢?其實蛋液清主要是雞蛋放置太久了,此時濃蛋白變稀和水分增多就會讓蛋液變清。
至於雙黃蛋是激素蛋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因為雙蛋黃完全就是隨機事件。當母雞連續兩次排卵,兩卵黃進入輸卵管後,受到腺體刺激就會分泌蛋白不斷將自己包裹,這就形成了雙蛋黃,和激素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二、雞蛋真能造假嗎?成本只要1毛錢?
有關“人造雞蛋”的影片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影片中介紹了製作假雞蛋的過程,還附帶“1小時產6萬個”“每天80萬粒”等誇張字眼,一排排雞蛋被機器裝置竟然有序的碼放好,實在有點觸目驚心。
相關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在觀看此段影片後則表示,網路上流傳的“人造雞蛋”食品有移花接木和避重就輕的欺騙消費者嫌疑。這種用化學原料製成的“雞蛋”多用來展示,是無良媒體將其虛假宣傳呈食品雞蛋。雖然人造雞蛋和正常雞蛋外觀相似,但卻有明顯化學合成物氣味,一聞就能區分開來。
更何況現在還沒有能做出天然蛋殼的技術,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影片中並沒有蛋殼製作過程,而是直接將雞蛋和蛋清灌進早已準備好的蛋殼裡。
再者,想要吃到真正的人造雞蛋,成本會很高。之前央視財經頻道就介紹過用化學制品製作人造雞蛋,但成品外表摸起來不平整,還有刺鼻化學氣味,關鍵是蛋黃蛋清的成本就超過40元/公斤。這種“人造雞蛋”就是賠本買賣,商家是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的。
如果非要說,市場上的確還有另外一種人造雞蛋。
這是美國人Josh Tetrick發明的,他將加大那青豆和南亞大豆等12種未經基因改造的植物,共同混合製作出了植物雞蛋。這種人造雞蛋只有蛋清蛋黃,沒有蛋殼,內部營養成分、營養價值的確和真雞蛋差不多,但生產成本還是很高,絕不可能是影片裡說的成本只有一毛。
三、注意!這3種雞蛋才是真的要少吃!
近些年關於激素雞蛋的新聞讓市民很擔憂,其實大家只要到正規場所購買,就可以避免絕大部分激素蛋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幾種雞蛋對健康很不利,應當少吃或不吃。
1、生雞蛋
10%雞蛋都帶有致病菌或黴菌等,生吃雞蛋就可能引起腹瀉或寄生蟲病,有些雞蛋蛋殼上還可能帶有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
而所謂的無菌蛋,也沒辦法徹底保證完全無菌,並且生雞蛋中的抗酶蛋白會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速率,抗生物素蛋白會和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缺乏生物素。
2、黑斑蛋
黑斑蛋就是雞蛋外科有黑點或剝開蛋殼後蛋清上有黑點,是因為雞蛋在高溫或受潮時,蛋殼保護膜會消失,此時沙門氏菌等病菌就會滋生,導致雞蛋變“壞”,長斑也是雞蛋腐化的表現。
3、裂紋蛋
雞蛋殼外表裂開,即使開啟后里面完好,也儘量不要吃。雞蛋在運輸時收到擠壓就易出現裂縫或裂紋,細菌也容易入侵。
近些年網路上”人造雞蛋“”激素蛋“的流言傳得沸沸揚揚,但大多都是博人眼球的虛假宣傳,大家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雞蛋,就不用過於擔心。另外,生活中真正要避免的應該是黑斑蛋、裂紋蛋、生雞蛋和炸雞蛋,最健康也最能保留雞蛋營養的做法仍然是水煮哦。
參考資料:
[1] 《網傳大量“激素蛋”流入市場?真相揭露:有4種蛋少吃或別吃!》.腫瘤醫學.2024-12-21
[2] 《雞蛋真能造假嗎?成本只要1毛錢?》.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2024-06-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